为什么我们有的人学佛转变不了业力?

梦参老和尚: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

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不了决心来修行,道力连一半都还没有得到,那个障缘使你做不下去,所以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种种障缘都发生了。

你要是同流合污,大家都这么做,什么问题也没有;如果你想跟人家不一样的,那就反过来,什么障缘都会发生。

当我们做一个事业,要想发财,在你的事业上有个基础的话,要费多少的心血?要出多少力呢?何况要永断生死?我们要明白,我们所付出的,能换得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代价吗?能不能?自己心里很清楚,不可能的。随时自己警惕自己,不论做了什么,心里所想的,把所做的事业全部回向给圣道、善业,愿一切众生永远不受贫乏,愿一切众生都能随意满足自己的愿望。

我们现在用有为的身心,无常的身心来换取一个无为的清净世界,换取常寂光佛土,我们现在怎么样牺牲来换取那样的结果,我认为都是好的、值得的。但是若拿现在有限的生命力来换取一点点享受,这个损失太大了,这就是往迷途上走。一切诸佛菩萨教诲我们不要走这种迷途,不要在这个地方贪图一点点享受,一点短暂的幸福。在我们人间,有哪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幸福,一直到死还是幸福?一个也没有,历史上从没有一个人是这样的。

我们出家了,以修行换取将来的幸福,但是在你修行、学法的这一段时间不好过的,要经过一番彻骨的痛下决心。这是痛苦的阶段,要跟多生累劫的习种性做斗争,所以为什么称大雄大力大慈悲呢?这是慈悲,不是伤害,像阿罗汉翻“杀者”,杀什么呢?杀这个罪恶,杀一切业障魔障。

下决心修善法,若缘不具足也没有办法。天天拜忏,拜〈地藏忏〉也好,拜〈占察忏〉也好,忏悔自己的罪业,但是生活逼迫你,缘不成熟,勉强的偷闲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为什么呢?没有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用功用得猛力,有种降伏的力量,把一切恶业或不善业降伏下去了,等这个力量消失了,外界干扰的力量一来,心简直不能定下来,修行不是很容易就可以成道的,功力一散,面对魔障的时候就很容易堕落。

你必须修行二十一天,但是有两个字不容易做,就是“一心”,三七日中,我们能够达到三个小时“一心”就不得了了,由三个小时就能延续到三十个小时,三百个小时!我们的心定过吗?我们这个妄想心定过吗?要能定过三个小时的“一心”,到临终只要一念,“一心”就到极乐世界了。修个三七天,就差不多,三七天之后就算你没有开这样的智能,自己也感觉不同了。

我们转变不了业力,什么原因呢?功夫不到。

发菩提心的人还是不多,我们怎能说菩萨不加持我们呢?经上要求我们做的都没有做,方法再好也是不行的,为什么?方法再好,你不做还是得不到。无论什么方法都是叫我们做的,信解行证,要行才能证,要行才能兑现,你要是不做兑不了现,而且这个兑现绝不假的。有智能的人他不会只说不做的;他是边说边做,在做当中随时随地利益众生。修行的时候是利益众生,不是为了自己成道。发一个出离三界苦,究竟证菩提的心,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就像《占察善恶业报经》,我想要达到“一实境界”,就要修二种观行,这样才是发大心的众生。只为自己就是狭隘,随时随地想到一切众生,想救一切众生的苦难,这才叫大悲心,才是菩提。

我们要学地藏菩萨,就要发大愿。可是发大愿要注意一点,特别是对你的冤家、仇人不要生起恨心了,要发愿先度他们。父母眷属可以慢一点,因为你的冤家、仇人会处处找你麻烦,不要再对他们生起恨心了。度冤家、仇人是发大慈悲心的最好方式,心量要开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上很多人可能对佛教还是有误解,不仅仅说是正信还是迷信这种问题,他们可能连一些最基本的概念也会搅混,譬如皈依、出家、剃度、受戒。之...

《楞严经》卷六

《楞严经》卷六

  楞严经卷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父亲是我生命中的一座山,我愿做父亲的一艘船

我的父亲并不高大,甚至在人群中显得很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小时候,我只感觉父亲很关心我,但更多时候是感觉到,似乎父亲老是得罪人,很多人都不待见他,我还经常责怪他不合群。等我长大了,自己做了父亲,猛然...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动物之爱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动物之爱

动物之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我们留下了一首字字珠玑的诗,可谓意味深长: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母爱都是一样的伟大,而没有物种和地域的区别。在非洲稀树草原,某探险...

无德失宝

无德失宝

无德失宝有个人,家里非常穷。他不愿靠劳动致富,只幻想靠神灵保佑自己发财!他见别人去庙里祭祀天神,以保佑合家幸福,子孙满堂,财源茂盛,就也去庙里祭祀天神。他太穷,家里拿不出祭祀天神的东西,就东凑西凑,...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

感温禅师之侍者悟道因缘对一个真正的修道人来讲,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无时不在说法。如果功夫用得好,一个平常看起来极微不足道的机缘,足以激发其本有的智慧现前。感温禅师的侍者之悟道,便是一例。投子感温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