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菜”健康清新

我国民间早在先秦时就有素食风俗。佛教传入我国,汉族僧侣“持斋吃素”,寺院素食烹饪发展起来,在人们饮食生活中别树一帜,推动了民间的素食风俗。

梁武帝时,南京建业寺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青芽、烧春菇和白莲汤,制作精美,是佛门弟子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和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油皮包好煎成的。

宋元至明清,寺院素菜已能配成品位甚高的全素席。许多菜肴,以荤托素,如素鸡、素鸭、素鱼、素火腿等,不但与荤菜形似,而且味道也略有一点相近。寺院斋厨可以用白萝卜或茄子加发面等原料制成“猪肉”,可以用豆制品、山药泥烹制出“油炸鱼”,可以用绿豆粉掺水仿制成“鸽蛋”,用胡萝卜加土豆仿制成“蟹粉”,厨师的巧思和手艺满足了人们饮食情趣上的需要。

寺院素菜中的一道名菜“罗汉斋”,是用十八种原料做成的,喻意对佛教十八罗汉的虔敬。上海玉佛寺的罗汉菜是用花菇、口蘑、香菇、鲜磨菇、草菇、发菜、银杏、素鸡、素肠、土豆、胡萝卜、川竹笋、冬笋、竹笋尖、油面筋、黑木耳、金针菜加调料做成的,外形丰肥,口味清鲜,可以与鸡鸭鱼肉之味相媲美。此外,扬州大明寺的“笋炒鳝丝”(主料香菇)、重庆慈云寺的“回锅腊肉”(主料面筋)等均属素斋中的名菜,其形、色、味和质感都可乱真。

寺院素菜在民间很受欢迎。明清时江苏人喜吃的什锦豆腐羹(又叫“文思豆腐”),原是天宁寺文思和尚最早做的。清代美食家袁枚称赞的醋渍萝卜和腌大头菜,原是承恩寺僧人的过粥菜。寺院的素什锦早已成为江南人家的家常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人际宝典:教你三招,让不喜欢你的人从此喜欢

这个世界几乎人人都希望自己被别人喜欢,最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可现实生活往往无法达愿。而更让人困扰的是,有些人明明不喜欢你,甚至讨厌你,但他会伪装自己不表现出来,让你无法摸清对方的真实想法。我...

素炒三丝

素炒三丝

【材 料】:青椒1个、黄豆芽100公克、辣椒2根、素火腿100公克【调 料】:盐、味素各适量【要 领】:黄豆芽也可以改用绿豆芽,但一样要去头尾。【作 法】:1、所有材料洗乾净后,青椒、火:腿、辣椒切...

宣化上人:魔就专骗人,叫人不要持戒,不要受戒

宣化上人:魔就专骗人,叫人不要持戒,不要受戒

  魔就专骗人,  叫人不要持戒,不要受戒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作圣解,则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谤持戒名为小乘,菩萨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于信心檀越饮酒啖肉,广行淫秽。因魔力故,摄其前人不生疑谤。鬼...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输是一座桥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输是一座桥

输是一座桥上中学的时候,他代表学校参加教育局举办的乒乓球比赛,结果第一场就输了,被淘汰出局,年轻气盛的他,恼得把拍子狠狠地摔在地上,觉得还不解气,又重重地在上面踏了几脚,并且发誓说:一辈子再也不打乒...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弘誓愿

虚云法师开示录-四弘誓愿

六月二十五日开示地藏王菩萨发大誓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一切菩萨也如此发心,我们每天晚殿,也如此发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凡...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通过夫妻和合符咒增加感情

夫妻之间经常吵架通过夫妻和合符咒增加感情

争吵几乎是每一对夫妻之间都会经历的事情,有些人争吵后会冷静下来,好好解决问题,有些人争吵后感情越吵越坏,最后分开。不管是哪一种争吵总是会影响夫妻感情,夫妻之间如果经常争吵可以通过夫妻和合符咒增加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