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听质直语?

自古忠言逆耳,同样自古因善纳谏言而名垂史册的名人志士和君王亦不少见。那么自古所谓的忠言和我们佛教徒所言的质直语一样吗?个人认为,忠言与质直语虽有不同,但对多数听者而言感受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逆耳。那么逆耳的就一定带有恶意吗?

恰恰相反,凡是忠言和质直语都是出自善意的、真诚的,没有自我的彰显和刻薄存在,否则就不名为忠言和质直语,尽管这样,可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不喜欢听忠言和质直语。学佛的佛弟子都知道直心是道场,却在很多情况下对此种直心不以为然,俨然把质直语当做了恶语的代名词,似乎只要质直语都失去了柔和。

曾在一个群里,我对有位师姐写的心得体会提出了不同看法,师姐私下与我交流说:“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佛陀也说了要柔和语……”。在她的认知里与很多人一样存在着一个误区:质直语和柔和语是对立。

其实,我当时在群里发语音的语调真的挺柔和,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恶意,只是观点比较直接。于是我反问她:您觉得我今天在群里跟您说的是质直语吧?她说:“是的”。我又反问:“那今天我的语气是柔和的,您认可吧?您觉得这二者冲突了吗?”她回道:“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她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如此:在他人不赞同或者驳斥了自我的观点,不是附和或顺着自己的时候,我们注意的焦点根本不是对方的语气柔不柔和,观点对不对,而是直觉地就因对方与自己的观点相悖而反感,更有甚者会觉得你是谁呀?你算老几?凭什么你总是说别人?可以说在这样的思维下,别人的质直语无论态度语气如何在自我的心中都成了令人厌烦的存在,甚至认为充满了恶意。其实我们回忆一下,我们遇到的直心之人有几个是带着恶毒去说的?多数情况下是我们狭隘的心胸和逼仄的格局致使自己把其归为恶毒。很多同修间的矛盾就是源于对他人的质直语心存反感和怨恨造成的。

史上因善纳谏言而成就一番作为的君王和士人大有人在,作为佛弟子反倒缺少容言之量,总是计较他人的质直,如此还谈什么修行?又或者佛弟子如果皆因惧于他人对质直语的反感而失去了直心道场又将会是如何?各自明哲保身或者像世俗人一样察言观色,绮语恭维吗?如此虚伪我们和那些拿“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来断章取义之辈又有什么不同?所以说佛法面前只有原则,直心是道场是佛弟子该有的品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狭小的心量就把质直语扣上恶意的标签,把质直语作为柔和语的对立面或者是搞是非的代名词。佛弟子应拓展自我的格局,珍惜别人对我们的一片诚心,把质直语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照见污秽及早清除,如此才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也才不辜负对我们质直之人的一片真诚。

撰文:篱菊半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打搅了"——师傅的话造就了释宗演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打搅了"——师傅的话造就了释宗演

"打搅了"师傅的话造就了释宗演大正时代花园大学的校长里,有一位了不起的和尚叫释宗演。近代名僧,曾出任镰仓圆觉寺住持。此人少小离家,从家乡若狭到京都建仁寺的两足院,跟随学者僧俊崖修行。其间遇一事。一天...

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

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

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末学业障深重,关键时刻念药师佛,急病皆除,不敢独享;这几年学佛,无什么大见闻,但关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护佑,真是屡次获益。不敢独享,在此把这天大的好事奉献给大家:一、前几年还...

净土法门法语: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语:心里面有阿弥陀佛,口里头有阿弥陀佛

1《无量寿经》里面说“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学佛的人在临终最后一念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现前来接引你往生——十念一念皆得往生,决定在临终一念!2真正的修行是要在起心动念处做功夫,念头才起,不管它是...

女人在面对破碎的婚姻想挽回感情  这样的方法你

女人在面对破碎的婚姻想挽回感情 这样的方法你

很多女人在结婚之后才发现,原来经营夫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很多容易的事情。两个人没有了新婚时期的甜蜜之后,应该怎么样相处,对于彼此的不满也是越来越多,最关键的是当自己的婚姻遇到危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人生预案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人生预案

人生预案互相消除我,忘记自己,消除对立的想法,一定是彼岸。你有分别,有得失,有爱憎,有输赢,区别自己与他人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净土。消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消除好坏的分别,消除爱憎的歧视,消除生死...

大安法师:《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大安法师:《阿弥陀经》的三部重要注疏

古往今来《佛说阿弥陀经》有诸多的注疏,这些注解里面有三部我们要加以注意。第一是莲池大师的《阿弥陀经疏钞》,第二部是幽溪传灯大师《阿弥陀经略解圆中钞》,第三是蕅益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莲池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