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听质直语?

自古忠言逆耳,同样自古因善纳谏言而名垂史册的名人志士和君王亦不少见。那么自古所谓的忠言和我们佛教徒所言的质直语一样吗?个人认为,忠言与质直语虽有不同,但对多数听者而言感受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逆耳。那么逆耳的就一定带有恶意吗?

恰恰相反,凡是忠言和质直语都是出自善意的、真诚的,没有自我的彰显和刻薄存在,否则就不名为忠言和质直语,尽管这样,可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不喜欢听忠言和质直语。学佛的佛弟子都知道直心是道场,却在很多情况下对此种直心不以为然,俨然把质直语当做了恶语的代名词,似乎只要质直语都失去了柔和。

曾在一个群里,我对有位师姐写的心得体会提出了不同看法,师姐私下与我交流说:“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佛陀也说了要柔和语……”。在她的认知里与很多人一样存在着一个误区:质直语和柔和语是对立。

其实,我当时在群里发语音的语调真的挺柔和,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恶意,只是观点比较直接。于是我反问她:您觉得我今天在群里跟您说的是质直语吧?她说:“是的”。我又反问:“那今天我的语气是柔和的,您认可吧?您觉得这二者冲突了吗?”她回道:“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她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如此:在他人不赞同或者驳斥了自我的观点,不是附和或顺着自己的时候,我们注意的焦点根本不是对方的语气柔不柔和,观点对不对,而是直觉地就因对方与自己的观点相悖而反感,更有甚者会觉得你是谁呀?你算老几?凭什么你总是说别人?可以说在这样的思维下,别人的质直语无论态度语气如何在自我的心中都成了令人厌烦的存在,甚至认为充满了恶意。其实我们回忆一下,我们遇到的直心之人有几个是带着恶毒去说的?多数情况下是我们狭隘的心胸和逼仄的格局致使自己把其归为恶毒。很多同修间的矛盾就是源于对他人的质直语心存反感和怨恨造成的。

史上因善纳谏言而成就一番作为的君王和士人大有人在,作为佛弟子反倒缺少容言之量,总是计较他人的质直,如此还谈什么修行?又或者佛弟子如果皆因惧于他人对质直语的反感而失去了直心道场又将会是如何?各自明哲保身或者像世俗人一样察言观色,绮语恭维吗?如此虚伪我们和那些拿“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来断章取义之辈又有什么不同?所以说佛法面前只有原则,直心是道场是佛弟子该有的品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狭小的心量就把质直语扣上恶意的标签,把质直语作为柔和语的对立面或者是搞是非的代名词。佛弟子应拓展自我的格局,珍惜别人对我们的一片诚心,把质直语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照见污秽及早清除,如此才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也才不辜负对我们质直之人的一片真诚。

撰文:篱菊半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惊心动魄,风水师想收走她的保家仙做护法!

惊心动魄,风水师想收走她的保家仙做护法!

特别提示:应该说,学佛的人确实不应该供保家仙,但一定要妥善处理,弗成随意弃之不顾,甚至交给心术不正的人处置。本文是作者投稿。风水师弗成随便找作者不签字 我从出生就不能吃肉,吃了会吐,并且从小我的眼睛...

索达吉堪布: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索达吉堪布: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索达吉堪布:什么是佛?什么是魔? 过客:社交恐惧症怎么克服?念《地藏经》可以吗? 堪布:可以。 过客:年轻人如何做到不浮躁,实现内心的富足? 堪布:最好学学佛。 过客:总是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如何是...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五、已婚妇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三十五、已婚妇

三十五、已婚妇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两位大施主平时关系非常密切,他们都认为两家关系一直很和睦,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一个施主说:「你我两家关系很好,以后应继续保持下去。」另一位说:「那,我们做亲家...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俺去市场买了两只草龟,一只浑身黑黑绿绿健康的野生鳖,一只清清绿色的饲养鳖。把四位菩萨提回家中,放出来。个个缩头缩脑没动静。俺跪下,合掌,皈依念佛。一会,只见两位鳖菩萨把前脚都直直伸了...

为了环境 少吃肉食

为了环境 少吃肉食

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会上介绍了全世界88个低收入缺粮国其中有31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比80年代中期增加了2.5亿,达到8亿人。穷...

我该怎么挽回要分手的男友?和合术帮助挽回

我该怎么挽回要分手的男友?和合术帮助挽回

他是一个特别要面子的人,有点大男子主义,但是他很疼我,有几次我当着全班打他脸,有一次嘴都出血了,后来因为一次小事就冷战了很久,最后他说要分手,我没有同意。我开始经常去他朋友圈留言,后来别人说不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