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

为什么有些人不爱听质直语?

自古忠言逆耳,同样自古因善纳谏言而名垂史册的名人志士和君王亦不少见。那么自古所谓的忠言和我们佛教徒所言的质直语一样吗?个人认为,忠言与质直语虽有不同,但对多数听者而言感受却有相似之处,那就是逆耳。那么逆耳的就一定带有恶意吗?

恰恰相反,凡是忠言和质直语都是出自善意的、真诚的,没有自我的彰显和刻薄存在,否则就不名为忠言和质直语,尽管这样,可是我们很多人还是不喜欢听忠言和质直语。学佛的佛弟子都知道直心是道场,却在很多情况下对此种直心不以为然,俨然把质直语当做了恶语的代名词,似乎只要质直语都失去了柔和。

曾在一个群里,我对有位师姐写的心得体会提出了不同看法,师姐私下与我交流说:“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佛陀也说了要柔和语……”。在她的认知里与很多人一样存在着一个误区:质直语和柔和语是对立。

其实,我当时在群里发语音的语调真的挺柔和,更重要的是我没有恶意,只是观点比较直接。于是我反问她:您觉得我今天在群里跟您说的是质直语吧?她说:“是的”。我又反问:“那今天我的语气是柔和的,您认可吧?您觉得这二者冲突了吗?”她回道:“不冲突,是柔和的质直语,非常感恩。”她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情况下都是如此:在他人不赞同或者驳斥了自我的观点,不是附和或顺着自己的时候,我们注意的焦点根本不是对方的语气柔不柔和,观点对不对,而是直觉地就因对方与自己的观点相悖而反感,更有甚者会觉得你是谁呀?你算老几?凭什么你总是说别人?可以说在这样的思维下,别人的质直语无论态度语气如何在自我的心中都成了令人厌烦的存在,甚至认为充满了恶意。其实我们回忆一下,我们遇到的直心之人有几个是带着恶毒去说的?多数情况下是我们狭隘的心胸和逼仄的格局致使自己把其归为恶毒。很多同修间的矛盾就是源于对他人的质直语心存反感和怨恨造成的。

史上因善纳谏言而成就一番作为的君王和士人大有人在,作为佛弟子反倒缺少容言之量,总是计较他人的质直,如此还谈什么修行?又或者佛弟子如果皆因惧于他人对质直语的反感而失去了直心道场又将会是如何?各自明哲保身或者像世俗人一样察言观色,绮语恭维吗?如此虚伪我们和那些拿“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来断章取义之辈又有什么不同?所以说佛法面前只有原则,直心是道场是佛弟子该有的品行,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狭小的心量就把质直语扣上恶意的标签,把质直语作为柔和语的对立面或者是搞是非的代名词。佛弟子应拓展自我的格局,珍惜别人对我们的一片诚心,把质直语当作镜子来反观自己,照见污秽及早清除,如此才有利于我们的进步,也才不辜负对我们质直之人的一片真诚。

撰文:篱菊半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香道养生】枸杞、桔梗、五味子等香药的食用方法

【香道养生】枸杞、桔梗、五味子等香药的食用方法

枸杞《本草纲目》中说枸杞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中医常用它来治疗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健忘、目眩、目昏多泪、消渴、遗精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

只因一念贪财,苦修二十年仍入轮回

只因一念贪财,苦修二十年仍入轮回

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高石桥有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经娶妻,生育一子,当时正在上海经商。王和尚则自幼好善,心慕修行,自从父母亡故之后,更是识破尘凡,一心想了死活...

力士移山经

力士移山经

力士移山经 西晋天竺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游拘夷那竭国力士所生地大丛树间。与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临灭度时。时国臣民皆出来会。佛问阿难。斯国大众何故云集。贤者阿难白世尊曰。有大石山去此不远。方六十...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循序渐进的生命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循序渐进的生命

循序渐进的生命在印度洋海岛上,有一种红嘴的鸟,它的颜色深浅决定了在异性眼里受欢迎的程度。那些一心想让自己变得更受异性欢迎的鸟,必须调整体内的胡萝卜素。研究表明,胡萝卜素是促使颜色变红的主要原因,但同...

净土法门法语:只要能够断恶修善就决定得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语:只要能够断恶修善就决定得生净土

断恶修善对于往生净土非常重要,我们虽然不能大精进,不能修禅定,不能持经戒,一定要断恶修善。这说明什么?这是最低的标准。善恶的标准就是十善业道,恶就是杀、盗、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念头就是贪瞋痴...

父亲教我,半小时换来一世从容

父亲教我,半小时换来一世从容

父亲教我,半小时换来一世从容李未是一位成功的职场人士。当他的老同学还在为饭碗苦苦挣扎时,他已顺利地完成了由低级白领到高级白领到金领的过渡。事业、金钱、美女,一样不缺,而最让人羡慕的是,这一切似乎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