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人生预案

人生预案

互相消除我,忘记自己,消除对立的想法,一定是彼岸。你有分别,有得失,有爱憎,有输赢,区别自己与他人期间,无论走到哪里都没有净土。消除自己和他人的分别,消除好坏的分别,消除爱憎的歧视,消除生死,一定是彼岸。若问何方者,般若智慧是也。惟有原始之清净心。即"幸运的人,拥有清净心,必见神"之谓。

我在前不久的一次学校毕业典礼上对同学们讲,你们从学校毕业,今后要走向社会,人生即将启程了。究竟对人生作何打算?自己的人生预案必须自己书写。而且,你是既当明星表演,又当导演让自己表现不俗。你们究竟打算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打算设计成悲剧还是喜剧?或者西部剧、闹剧类的打斗剧?自己一生的设计,从今天开始必须由你们自己来完成。

观察当今世间风潮,似乎人们对人生全然没有预案,好像人生就是享受,撞大运,寻欢作乐,这种不计后果的人生观大行其道。人生就是享受,这是何等让人鄙薄的人生观!一钱不值,行同狗彘。享受生活,毫无目的,人生就是抓住更多的幸福,而幸福只是官能的幸福,只是享受现成的生活而已。人们都拥有这样的人生观,那些能够享受生活的人尚可,不能享受的人该当如何?

他们会说:享受生活的权力人人有份,所以我们也得享乐,享乐即人生,没钱,去偷也必须享乐,甚至杀人越货,也必须享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不管明天是蹲大牢还是被枪毙,明天的事随它去。

这种享乐的瞬间主义,即当今世人的想法,没有比这再让人瞧不起的人生观了。这是动物观、生物观。依我看,这种人生观毫无意义。确实,饥肠辘辘之时吃了饭很满意,很高兴,很幸福,吃得越好越觉得生活美好,也许认为享受了这样的生活,对人生有所补益。然而这样的补益,无非是肚子饿了必须吃饭,即使拿别人的也必须吃,是以这样的不益换来满足的补益,所以用数学公式表示,即正加负(补益+不益)等于零。毫无意义,只是把坑填满而已。

仅仅满足于填平欲望这个坑,全无意义。肚子饿时吃了饭,感觉满意、精力充沛,用这样充沛的精力接下来做什么呢?用这样充沛的精力我在人生道路上要干一番什么呢?人生得由此开始。享受生活算不得人生。必须互相有自己的愿望:人生要做什么、干一番什么、留下什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则应。今天在这里能够有这样一个殊胜的因缘,同大家结一次法缘,来表示我的法供养。《维摩经》中有这样一句话:‘诸供养中,...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上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 (第三讲 上)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 整理人 慧雪 校稿 悲贤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炒法 百千万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82)“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82)“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琉璃净土是药师佛所化现出来的净土,位于东方。我们提及药师佛时,其实是指以药师佛为主的七位佛。他们虽然各各有其所化现的净...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经典依据

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菩萨摩诃萨,名字何等,善能宣说如是陀罗尼?” 佛言:“此菩萨名观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苏东坡曾因政治的原因,过了一段种田、写诗的山居田园生活。那时候,他写出了一生中最美丽的诗词,还开垦了一块荒地,种上了稻子,收获了晶莹剔透的大米。他跟夫人说: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于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嘴说法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嘴说法

有一学僧道念,出家数十年,到处参访,皆未能开悟,一日,请示石楼禅师道:未识自己的本性,乞禅师方便指示。石楼:石楼无嘴巴。道念:学僧至诚,洗耳恭听。石楼:你听了什么?道念:学僧自知罪业深重。石楼:老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