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母

是佛教开启了我的良知,明白了为人之子的事理。二十五岁以前仿佛只知道对父母索要和抱怨,把父母的辛苦养育当成理所应当。现在有时回家,看到三十、四十大几的姐弟们依旧劳顿老母,工作、生活不顺利,在她身上撒气,把她当成不花钱的劳动力和出气筒,我的心在落泪,在流血。

母亲的命实在是苦。她只是我们这个有着地主成份的家庭的童养媳,拿她自己的话说,只是一条看门狗。她自从来到我们张家,可以说没有享一天福,有的只是地主的高帽子和嗷嗷待哺的四个孩子。

我十四岁时因为成份不好,初中再也上不下去,只好辞别家母和我熟爱的老家,到荒无人烟的一所兵团子女黉舍去上学。四年后家母也带着我的小弟来到兵团,她宁神不下我,怕我受人的欺负,怕我冻着,怕我吃不饱。所以她上汽车,乘火车,整整在路上折腾了四天,才见到我。她看到刚下课的我穿戴有补丁的衣裤,哭红了眼睛。因为四年没有见面,我当时只是愣愣地看着她,竟然不知道给她倒一杯水喝,更没有钱请她吃一顿饱饭。

后来我工作了。只如果我回家的日子,家母便早早擀好面,做好羹,站在门口望着,一看见我的影子,便赶紧下面。她知道我在单位吃食堂馍馍吃伤了。

在我生病住院的日子,家母日夜守护在病榻前,几天几夜不合眼,不吃饭。二十年后,我生日的一天,闲谈中才知道,当时恰是秋收的日子,家父却说她饰辞到病院享清福去了。

家母就是这样任劳任怨、忍气吞声地生活着。

现在想来,带给她撕心裂胆的最大而又最持久的苦楚的,当是我削发的日子。姐姐告诉我;当时她和家父正用积攒了三年的钱在给我盖的新房上泥,傍晚时接到我的家信,说自己决意削发,就是十头牛也不能将自己拉回去,她被这当头一棒打昏了,差点从房上掉下来。她写给我一封短得不能再短的家信,大意是说,家里没有一小我对不起你,你为什么要削发,而且十头牛也不能把你拉回来。字有些颤颤巍巍,纸也是皱皱巴巴的。

我回信给他们说,假如你们阻拦我削发,我就跳海。他们再也没有给我来信,我吓住了他们。我使他们笑不出来,更哭不出来。我的追求、执著、虚荣和理想化的人生幻觉,带给了家母又一次意想不到的袭击。

我无法想象我当时带给她多么大的苦楚和悲哀。

她心里有苦不能给别人说,怕人笑话,七天七夜没有吃喝,更没有出门,整小我瘦了一圈,象变了小我似的。家父更是全日全日喝闷酒,但在人前还要装出笑容。我的决意削发,伤透了他们的心,击碎了他们对生活的全部的努力和愿望。

家父是在被评上全师工作标兵的庆功会上,有人问起他的儿子时,一口酒下肚,倒下后就再也没有起来。

我会奔丧,家人告诉我说,父亲得的是脑溢血,在垂死之际,他把自己的头事业般地掉到朝着北京的偏向。他等了三天,终于在绝望中合上了双眼。十年没有见面了,他想见儿子一面。可我照样没有见到家父,天热,家人早早地将他埋在了天山脚下的荒原上。现在独一能依靠我的哀思的就是到坟上培一把土,烧几张纸。

家人在诉说他们为侍候病中的老父时受了若干若干苦,花了若干若干钱时,自然而然谈到了家母的赡养事宜,流露出担心和无奈。

生活使我再一次悟透了生活,明白了责任,发清楚明了良心。我暗下决心,就是卖身,也要安顿好老娘的晚年生活。于是,我做出了跨越自己能力而又有刻日的承诺。

我为老母置办了房子,友人可以帮我照顾,我心安理得地当我的和尚。

现在友人们见我三天两头打电话问候家母的冷暖,说我是个孝子,而我知道我只是尽了一小我子应尽的责任而已。

佛说,借使有人左肩担父,右肩担母,行切切里,也不能报父母的养育深恩。借使有人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刺血为墨,尽情书写父母的养育之恩,也书不能尽。

因为崇奉的习惯,我劝家母也吃斋念佛,并为她说了很多素食与健康的事理,她只是木然地说,我只知道不坑人不害人就可以了。未了,自言自语地说会不会象李逵一样,为了尽孝心,却背了老母去喂了老虎呢?

摘自《福建佛教》1999年2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如何看好心

星云大师:如何看好心

人平日会看人、看事、看物、看山河大地、看日月星辰,甚至看自己的手脚,却看不到自己的心。俗话说:“世有百千闲日月,人无一点好身心。”世间尽管有多少闲适的岁月,但是人实在很难保住清净自在的身心。如何看好...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4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14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正是末法时期,本师释迦牟尼佛是特别为了我们这个末法时代的众生而开示药师佛法门的。由于佛陀不会作妄言,...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9 方便庄严

宽见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9 方便庄严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9)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九、方便庄严经文:方便庄严故,速得成满,为无为乐。我们都想修行,都想度众生,可是要想度众生必须有善巧方便,有了这种善巧方便才能够成办一切。佛法所说的智...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

慧广法师: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第一节 礼佛罪灭的征象在国内,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以为只要礼佛、持咒,就可以消除业障、灭除罪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这是有经典可作根据的。然而,各人罪业有轻有重,忏悔者的用心...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8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8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38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菩萨,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昨天我们将「勿弃字纸」这一句讲完了,今天开始我们来看第五十二句: 【勿谋人之...

佛陀教你不生气:你在想什么呢

佛陀教你不生气:你在想什么呢

你在想什么呢我们的生活应当是正常的,对自己的举动也不用过度地考虑,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内心,就一定要谨慎,因为,你的种种念头都会通过你的行为反映出来。之所以说我们不用考虑行为,实际上是要提醒你注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