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法师: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看到佛,而有些人总是看到魔呢?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看到佛,而有些人总是看到魔呢?

寂静法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地方太丑太臭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公园,出来以后却感叹道,好美啊!芳香扑鼻!

原来,第一个进去以后总是趴在花下,寻找狗屎,所以只看见狗屎,只闻到臭味。而另一个却漫步公园,眼睛总是看那些美好的东西,公园里虽然有龌龊的地方,但他总是绕开,知道狗屎也会让鲜花更美丽芳香,将注意力投入到欣赏春天的生机盎然,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这个公园,就是我们的世界!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不同思维模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给这两个人造成完全不同的感受,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不同的命运。所以我说:看到就得到!Toseeistogain.不是知识与智商决定命运,是思维模式决定命运。我们将在夏令营中训练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不完美的世界,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转换丑恶看到美好,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得到美好。

在培训界有一句话:注意力等于事实!注意力就是用心。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心是什么,就播种什么!心想什么,就滋长什么!

现在我们就会看人了!那些经常埋怨社会、埋怨家人、埋怨领导、埋怨他人的人,肯定命不好。那些眼睛总是罪恶的人肯定心中装满了罪恶。那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我想大家早就知道了:就是苏东坡在佛印禅师眼中是佛,而佛印禅师在苏东坡眼中是牛粪。最后还是苏小妹给哥哥点破了:心中是什么,就看到什么!

从佛法来说,我们只能看到心中的东西。我们一生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得到心中的东西。所以修炼是如此的重要!修心是如此重要!——我们一生中往心中装了什么多么重要!在子女教育上,我们由此也知道了,往孩子的心中装什么多么重要!因为所装的一切都将成为命运。

中国老祖宗早就说:隐恶扬善。所以那些传播恶、传递恶的人比制造恶的人罪业要大得多!今天世界的问题,就是很少人扬善,太多人扬恶造成的。

多年以前,我曾经遇到某人,他告诉我,多少次他看到我的老师很坏。刚开始我还相信他,以为自己没注意,老师隐藏太深了。

当时我与他走在成都青龙场立交桥上,因为我很依赖自己的老师,听到这些消息后,非常痛苦非常绝望,很想从高架桥上跳下去。

紧接着我想,我天天在老师身边都看不到,他好不容易来一次就每次看到,,这其中有没有值得研究的呢?况且凭我的判断,老师也不可能是那样的人呀。

就在我痛苦万分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我的业障!就是业障看我没有人依靠,老师是我的救命稻草,就想阻止我依靠老师,这样我不就得不到教诲,继续无依无靠流浪在迷茫的苦海中吗?

后来我又明白,这是我业障的表现,我要忏悔。我也明白了那个人是怎么回事?一个人总是看见恶,这本身就是恶业的表现。

虽然智慧慈悲的人眼睛里也会看到罪恶与苦难,但他心中生出的依然是美与善,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发大愿去承担,去改变,而不是传扬、仇恨和不满。这就将烦恼转成菩提

多年后,当我回头再看看那个告诉我“秘密”的人,已经成为一个标准的苦难众生。我不禁悚然,如果当时我相信他,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看到佛,而有些人总是看到魔呢?为什么有人些总是看见善,而有些人总是看到恶呢?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看到美,而有些人却总是看见丑呢?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事物中觉悟,而有些人却总是在事物中迷惑呢?

是世界的问题吗?

显然不是!世界总是两面同时具有的。那是什么问题呢?佛法说,是业力!是不同的业力感召了不同的果报!是业力控制了心的开关拨向了不同的方向!因此我们急要做的不是改变他人,而是用佛的智慧愿力把开关拨到美好觉悟的方向!

让我们一起忏悔业障,不见恶,不扬恶,不埋怨,不抱怨,用心做好自己,真正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接受一切,转变思维,去感受万物的恩典,传播万物的恩典,让恩典充满人间!

最后,让我们再复习一遍: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Whatyouseeiswhatyougain.

感恩这个世界那些总是看到美好的人!是他们带给了这人间的美好!也感恩生命中那些不美好的,正是因为这些,才激励、滋养我们不断成长!亦如莲花因污泥而美丽。

感恩这个表面不公平实际却无比公平的世界!感恩这个表面不完美实际却完美无缺的世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门观察】为何佛法实证的圣量表法会遭人反对?

【佛门观察】为何佛法实证的圣量表法会遭人反对?

自南无释迦世尊创立娑婆世界佛教以来,就有各种检验修行者是否证道、是否超凡入圣的方法。比如:从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到当今大圣德旺扎上尊、开初教尊拿杵上座就是圣量表法,就是展显圣体质、圣体力、圣心力的实相表...

茹素 净其身清其心

茹素 净其身清其心

(一)素文化的发展:提到素食,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两个方面:正心修德和有益健康。不错,自从人类走出蛮荒,素食就一直在这两种理念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着。(二)正心修德:远古的人类生活于自然中,他们的饮食...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可赞美的入灭

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可赞美的入灭

可赞美的入灭在僧团中,成为龙象人物的是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阿难陀等,而不是罗侯罗。一个严肃于密行持戒的人,他只是默默无声的修道,默默无声的与世无争,或者,因为罗侯罗是佛子的关系,佛陀对他有特别多...

结婚择吉日误区  你一定要了解

结婚择吉日误区 你一定要了解

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事情是需要用到择吉日的,选择一个好的日子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个好的运势,让我们有一个美好的开始,期待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很多人挑选日子都是找算命大师帮看,但是有一些择吉日误区你也是需要...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

第五节 我已披上了出家人的袈裟,我将利用一切时间和精力求证菩提。/苦行僧悉达多那是阴历五月的月圆日。一轮圆月从喜马拉雅山的雪峰口冉冉升起。溶溶的月光沐浴着银色的大地,熠熠生辉。突然,一阵毛毛细雨轻轻...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善恶有无之间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善恶有无之间

善恶有无之间禅的世界是要我们超出是非、善恶、有无、好坏、枯荣等等相对的世界;禅的世界是要我们在生死之外,找寻另一个安身立命的所在。药山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云严,一个叫道吾。有一天,师徒几人到山上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