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6.精进求法的均儒邻

26.精进求法的均儒邻

从前有一个国王名叫焚摩难。他平日乐善好施,在国内供养许多诚心拜佛、笃信佛教的僧侣。

每当斋戒的日子,国王总是劝导人们前往寺庙听法,遵从佛陀的旨意;每当佛陀讲解佛法的时候,国王也总是认真恭敬地聆听。

国王有一个太子,名叫均邻儒,他经常随同父王一起听佛陀讲法。他很喜欢佛陀所教授的道理,总是专心听讲,领悟得很快。

终于有一天,太子均邻儒对国王表明自己的心意。

太子说:「父王,我们能遇上佛陀、接触到佛法,是多么难得啊!可惜我现在能够听到的经法太少了,恳请父王允许我出家,跟在佛陀身边修行吧!」

国王被太子的真诚感动,就顺从太子的意愿,准许他出家。

均邻儒辞别父王,来到佛陀所在的地方,请求佛陀让他做一个比丘。佛陀见均邻儒出家的信心很坚定,便收他当弟子。从此以后,均邻儒遵照佛陀的旨意,严格遵守戒律,勤奋修行。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修行,他终于成为一个阿罗汉。

国王这时还不知道太子已经得道,见他日夜勤学苦修,餐餐都是粗茶淡饭,就经常给他送些好吃的,但均邻儒总是不肯接受。国王看他是发自内心的拒绝,不解地问太子说:

「在我统治的国土内,有许多奇珍异宝可以让你享受不尽,还有很多美味的饭菜供你品尝。你身为太子,为什么乐于做一个清苦的修行人呢?」

这时,只见均邻儒的身体从地面上轻轻升到半空中,在空中自由飞来飞去,一下子将身体分成几份,一下子又将身体全部散开,或出现、或消失,变化无常。

国王见到他的儿子竟有如此的神通变化,原本怜悯太子受苦的难过心情随即转变成见到太子得道的欢欣喜悦。国王急忙五体投地向均邻儒行礼,并请太子讲解佛法。

国王问:「我诚心学佛很久了,但是一直不能解脱烦恼,这是为什么?」

均邻儒为国王向佛陀请教,佛陀让均邻儒为国王讲述人生「苦」、「空」、「无常」等道理。

经过均邻儒的讲述,国王终于明白佛经的义理,解除了内心长久以来的烦恼,并发愿永远护持佛教、供养僧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之路,您能坚持多久?

学佛之路,您能坚持多久?

这个世界很功利,它承认你的努力,但未必就有你要的结果。有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没有结果,不是因为我们不努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坚持。因为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1950 年,弗洛...

星云法师:四种忍

星云法师:四种忍

人间最大的力量不是枪炮、子弹,不是拳头、武力,人间最大的力量是“忍”。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忍有四种真义:一、遭恶骂时默而不报:有人对我们恶口毁谤、无理谩骂时,我们要默而不报,用沉默来...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犯根本重罪者

欲海回狂白话卷一:法戒录_劝犯根本重罪者

第一卷 法戒录 劝犯根本重罪者劝犯根本重罪者(共三则,皆戒)《华严经》说:犯下邪淫的罪业,能使众生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若从恶道出来再次转生为人,还会受到两种果报:一是自己的妻子不忠实,二是...

观世音现世蛤蜊 原来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观世音现世蛤蜊 原来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当有人需要指点迷津或是有所慧根,需要有人对其开悟的时候,就会出现观世音现世的情况。观世音现实形态各有不一,有一次观世音甚至是现世于蛤蜊上,对唐文宗进行开悟。传说当中唐文宗非常喜爱食用蛤蜊,一时间...

《大乘起信论》原文

《大乘起信论》原文

(马鸣菩萨造 梁真谛三藏译)归命尽十方,最胜业遍知,色无碍自在,救世大悲者。及彼身体相,法性真如海,无量功德藏,如实修行等。为欲令众生,除疑舍邪执,起大乘正信,佛种不断故。论曰:有法能起摩诃衍信根,...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二卷--观三相品第七(下)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二卷--观三相品第七(下)

《中论要解》第二卷--观三相品第七(下)汝先言生住灭无无穷过,以本生生生生,生生生本生。今复言生时生,若生时有生者,应生本生及生生。汝既曰本生生生生,生生生本生,何得更有生,生此本生及生生呢?若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