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6.看见佛陀

6.看见佛陀

毗舍离国有五百个盲人,他们因为看不见,做不了任何工作,只能各自乞讨度日,受尽人们的歧视。

这时,悉达多太子成佛了,佛陀出现于世的消息传到这五百位盲人的耳里,他们心里再也不能平静了。因为凡是见到佛陀的人,所有病痛折磨都能一扫而光,所有的痛苦都能化解,一切忧愁、烦恼都能解脱。于是,这五百盲人一起商量说:

「我们多么需要见到佛陀啊!只要见到佛陀,我们就能见到光明了!」

一个带头的盲人说:「对!我们应该去见佛陀,而不是等在这里让佛陀来见我们,大家说是吗?」

「可是我们要怎么去呢?我们根本看不见路呀!」几个盲人无奈地说。

那带头的盲人说:「如果大家真的要去见佛陀,就必须请人带路。这样吧!我们每人想办法讨足一个金钱,凑足五百个就请人带大家去。」

于是大家分头去讨钱。经过好些日子,吃了不少苦头,这五百盲人才凑足五百枚金钱,请到一个人来为他们带路。

带路的人在最前面,其它人一人拉住一人的衣服,排成一行,长长的队伍蜿蜓曲折,非常壮观。

他们往佛陀所在的舍卫国出发,一路历经种种艰辛,但越走心中越亮,脚下似乎也轻松了。可是在快走到摩竭国的时候,要经过一片山泽,那领路人见道路艰难,便找借口溜了。

盲人们等呀等,始终不见那领路人回来。众盲人惊慌地说:

「大家的心血都白费了,那个坏蛋把我们的钱拿走了又不管我们,这可怎么办呀?」

正当大家六神无主,进退不得的时候,那个带头的盲人听到前面有水声,便让大家手牵手往那方向摸去。走着走着,突然他们听到一阵怒骂:

「你们这些畜牲,瞎眼了吗?把老子种的幼苗都踩死了!」

「哎哟!实在对不起,我们是真的看不见啊!要是看得见也不会犯这种错了。好心人啊!求您大发慈悲,指给我们一条去舍卫国的路吧!我们的钱已经被骗走了,只有等以后再来赔您的秧苗,我们绝不食言!」

田主觉得这五百个瞎子也确实可怜,长叹一声说:

「算了!你们跟我来吧!我找人带你们到舍卫国去就是了。」

「今天可遇到大好人了!」盲人们又惊又喜,连忙道谢不已。

田主派人带盲人们往舍卫国,等到了舍卫城,盲人们高兴极了,没想到寺里的住持说:

「你们来迟了,佛陀已经回到摩竭国去了。」

盲人们大失所望,便又折往摩竭国。一路上吃苦受累,好不容易到了摩竭国,谁知佛陀又回到舍卫国去了。

盲人们虽然已经劳累不堪,但他们坚信能见到佛陀,于是又回头向舍卫国出发。他们下定决心,不见到佛陀绝不罢休。可惜的是,这次到舍卫国仍未见到佛陀。

「佛陀去了摩竭国。」寺庙住持同情地说,盲人们只好又回摩竭国去。

当这些盲人共走了七个来回的时候,佛陀见他们的善根已经成熟,便在舍卫国的精舍等候他们。

佛陀的慈光闪耀,照得盲人们两眼放光,他们终于见到向往已久的佛陀了。

「救苦救难的佛陀啊!请赐我光明,让我一睹像天光般的佛陀啊!」五百盲人纷纷跪下,五体投地,顶礼感恩。

佛陀看他们这么虔诚,便对他们说:

「你们这样虔诚,以坚定的信心长途跋涉,我答应让你们重见光明。」

「谢谢佛陀的慈悲!」五百盲人当下就重见天日了。全都跪在地上感恩地说:

「感谢佛德无量!愿佛陀为我们授戒,我们万世万代永远跟随您、供养您!」

佛说:「好的!我的徒弟们!」

于是五百人成了佛陀的弟子,尽心修行,最后都成为阿罗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蜂花粉的作用与功效

蜂花粉的作用与功效

蜂花粉的作用1、蜂花粉对前列腺疾病的作用:蜂花粉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免疫力,来达到美容效果。蜂花粉也是治疗前列腺炎的理想药品。对治疗前列腺增生有效率为9...

星云大师:祸莫大于;不知足

星云大师:祸莫大于;不知足

追求快乐,是一般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目标。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乃至儿女成群、子孙满堂,却独缺快乐,生命将失去意义。如要拥有快乐,那就是常常感?满足。——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万...

陈士强教授:净土宗文献方隅录——南宋宗晓的《乐邦交类》与《乐邦遗稿》

陈士强教授:净土宗文献方隅录——南宋宗晓的《乐邦交类》与《乐邦遗稿》

陈士强教授:净土宗文献方隅录——南宋宗晓的《乐邦交类》与《乐邦遗稿》陈士强北宋以后,净土信仰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流播最广的佛教修持法门,而且渗入诸宗,变为天台宗、禅宗、律宗、华严宗人兼弘的教说...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站在山下看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站在山下看你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唉!这是我的业障!”当某人遭到报应时,也都归咎于业报。“业”,在佛学里是一门非常高深、微妙的道理,它说明世间上的一切果报都是自作自受。“业”是自由...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67节:第十章 学海无涯,自胜为疆(4)

此时的玄奘也非常奇怪,不过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回答有什么不妥,也不便去问戒贤法师为何要痛哭,只是十分平静的坐在那里,静观其变。戒贤法师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坐在一旁的亲侄子觉贤法师给大家讲一下发生在三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