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1.文殊菩萨赴宴

21.文殊菩萨赴宴

阿阇世王在修行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他知道文殊菩萨有无限的智能,想请他帮助自己解决疑难,于是邀请文殊菩萨到王宫吃饭。

文殊菩萨看他非常诚恳,便准备第二天亲自带领众弟子和许多天人到王宫赴宴。阿阇世王听到菩萨同意赴宴,非常高兴的问:

「请问文殊菩萨,明天有多少人到场?我好准备斋饭。」

这时,文殊菩萨身边的舍利弗尊者代替文殊菩萨回答:

「差不多五百人。」

国王回到宫中,马上下令各方开始准备,里里外外都忙碌了起来。

第二天,国王及群臣在宫外相迎贵宾,远远看见文殊菩萨一行人慢慢走来,人数大概有二万二千五百人。

国王看到吃了一惊,心想:「这下糟糕了,我只准备五百人的斋食,今天却来了这么多人,这可怎么办?」

正在发愁的时候,忽然一个名叫「休息心」的天王和一个名叫「金毗」的仙人来到国王旁边,告诉国王说:

「国王请不用发愁,文殊菩萨无边的法力,是深不可测的!」

国王听了他们的话,心中才稍微安心,赶快将众人迎入宫中。

国王等大家都坐好,就向文殊菩萨行礼,表示内心的欢迎,并说:

「请众人原谅,宫中准备的饮食器具甚少,我已经吩咐马上补办,请大家稍微等一下。」

文殊菩萨对国王说:「你应办的事都办了,用不着再费心了,就请你休息一会儿吧!」

只见文殊菩萨轻轻念了声咒语,一个个金钵、银钵、铜钵带着光辉,像排队一样整齐的从天而降。然后文殊菩萨对国王说:

「现在可以分派饭食了。」

分盛饭食的时候,国王惊奇的发现,每当饭盛出一钵后,盛出的饭又满起来,好象没有盛饭一样。等到二万多人都分到斋饭以后,准备好的饭一点儿也没减少,还是像之前一样多。

吃完饭后,众菩萨把钵向天空一掷,钵便自动悬在半空中。等到文殊菩萨向国王讲了一段佛法之后,这些钵才忽然不见,不知去向。

用完斋饭后,国王请文殊菩萨为众生解答疑难。文殊菩萨讲解精妙入神,众人听得个个法喜充满,感悟颇深,而阿阇世王更是获益匪浅。

最后阿阇世王佩服的说:「文殊菩萨果然是充满智能的圣人啊!」他对佛法的疑惑,也因此一扫而空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鬼索欠债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鬼索欠债

鬼索欠债恒王府长史东鄂洛,谪居玛纳斯,乌鲁木齐之支属也。一日,诣乌鲁木齐,因避暑夜行,息马树下。遇一人半跪问起居,云是戍卒刘青,与语良久,上马欲行。青曰:有琐事,乞公寄一语,印房官奴喜儿,欠青钱三百...

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八)

百喻经--山羌偷官库衣喻(八)

山羌偷官库衣喻原文: 过去之世,有一山羌,偷王库物而远逃走。尔时国王遣人四出推寻,捕得将至王边,王即债其所得衣处。山羌答言:“我衣乃是祖父之物。” 王遣著衣,实非山羌本所有故,不知著之,应在手者著于...

中晚年必定发达的人 出生时辰有这些特点

中晚年必定发达的人 出生时辰有这些特点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这么一些人,早年的时候生活艰苦,贫困潦倒。但到了中晚年后,好运开始降临,事业运和财运都有了重大突破,从此以后过上了富贵荣华的日子,此类人就是我们常说的先苦后甜。那么中年必发...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

高振农教授:中国近代佛教中的伦理思想(上)高振农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佛教教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佛教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清规和戒律之中,而戒律是全部佛教教义经、律、论...

两次亲身历险念佛的殊胜感应

两次亲身历险念佛的殊胜感应

作者:瓦后宫主(编者按: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经验,每人的因缘不一样,不建议执一非余。本文作者有一段宿世姻缘,请看文后)古德有云:“诵经不如持咒,持咒不如念佛”。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此种说法,但都没认真放在...

我国素食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我国素食文化与佛教的关系

一说到佛教,大家都会想到素食,其实素食与素斋不同,但是却也有关联,就如中国的素食文化与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一样。那么最近流行起来的新素食文化又与佛门有何渊源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佛教传入中国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