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21.文殊菩萨赴宴

21.文殊菩萨赴宴

阿阇世王在修行的过程中产生很多疑问,他知道文殊菩萨有无限的智能,想请他帮助自己解决疑难,于是邀请文殊菩萨到王宫吃饭。

文殊菩萨看他非常诚恳,便准备第二天亲自带领众弟子和许多天人到王宫赴宴。阿阇世王听到菩萨同意赴宴,非常高兴的问:

「请问文殊菩萨,明天有多少人到场?我好准备斋饭。」

这时,文殊菩萨身边的舍利弗尊者代替文殊菩萨回答:

「差不多五百人。」

国王回到宫中,马上下令各方开始准备,里里外外都忙碌了起来。

第二天,国王及群臣在宫外相迎贵宾,远远看见文殊菩萨一行人慢慢走来,人数大概有二万二千五百人。

国王看到吃了一惊,心想:「这下糟糕了,我只准备五百人的斋食,今天却来了这么多人,这可怎么办?」

正在发愁的时候,忽然一个名叫「休息心」的天王和一个名叫「金毗」的仙人来到国王旁边,告诉国王说:

「国王请不用发愁,文殊菩萨无边的法力,是深不可测的!」

国王听了他们的话,心中才稍微安心,赶快将众人迎入宫中。

国王等大家都坐好,就向文殊菩萨行礼,表示内心的欢迎,并说:

「请众人原谅,宫中准备的饮食器具甚少,我已经吩咐马上补办,请大家稍微等一下。」

文殊菩萨对国王说:「你应办的事都办了,用不着再费心了,就请你休息一会儿吧!」

只见文殊菩萨轻轻念了声咒语,一个个金钵、银钵、铜钵带着光辉,像排队一样整齐的从天而降。然后文殊菩萨对国王说:

「现在可以分派饭食了。」

分盛饭食的时候,国王惊奇的发现,每当饭盛出一钵后,盛出的饭又满起来,好象没有盛饭一样。等到二万多人都分到斋饭以后,准备好的饭一点儿也没减少,还是像之前一样多。

吃完饭后,众菩萨把钵向天空一掷,钵便自动悬在半空中。等到文殊菩萨向国王讲了一段佛法之后,这些钵才忽然不见,不知去向。

用完斋饭后,国王请文殊菩萨为众生解答疑难。文殊菩萨讲解精妙入神,众人听得个个法喜充满,感悟颇深,而阿阇世王更是获益匪浅。

最后阿阇世王佩服的说:「文殊菩萨果然是充满智能的圣人啊!」他对佛法的疑惑,也因此一扫而空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2)(《大经解》讲授)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2)(《大经解》讲授)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2)(《大经解》讲授) 无量寿经讲座22(第二品) "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菩萨在说法的时候,让大家都能听到他们所能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善能分别众生的语言,那么这更是善能分别...

新开素食馆的管理36计之补充(3)-- 案例分享

新开素食馆的管理36计之补充(3)-- 案例分享

案例1. 一南的装修案例 -- 缺乏专业眼光使决策艰难 在确定装修设计师这件事上,由于一南没有设计知识和眼光,无法判断哪个设计师是合适的、可以委托的。致使与设计师磨合沟通的过程拖长,...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很久以前,有一个年轻人,脾气非常不好,动不动就与人打架,因此,人们都很讨厌他。有一天,这个年轻人无意中游荡到了大德寺,正遇到清心禅师在讲佛法。他听完之后感到非常懊悔,决定...

达真堪布:放下,放在哪?

达真堪布:放下,放在哪?

达真堪布:放下,放在哪? 很多人的心念转不过来,认为成佛的事与自己很遥远。其实并非如此。成佛是何种概念?解脱是何种概念?成佛之因是什么?福德和智慧圆满叫成佛;永恒的摆脱烦恼与痛苦叫解脱;我们所有的...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舍宅部 第十一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舍宅部 第十一

舍宅部 第十一如婆沙论说。有威德者。便有宫宅。七宝庄严。一切山河诸神。悉有舍宅,依之而住。无威德者。如浮游浪鬼。饥渴之徒。悉无舍宅。权依冢墓。暂止丛林。草木岩穴。是其居处。故庄严论云。佛言。我昔曾闻...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问: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有人因找大德、空行母授记“于何年可得大成就”,故由喜而慢,由慢而惰,认为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