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珍文集]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

说说“叶公好龙”式的佛弟子

拉珍

在「老百姓」的文章「到底在抗拒什么?」中,看到「难道佛教徒个个都是叶公好龙吗?」这句话,想了很多。

叶公真的是喜欢龙,你不能说他假喜欢,起码看起来是那样,无论亲戚朋友,外围的人都知道他醉心于龙。龙的雕塑,龙的画像,龙的故事,无一不收藏,房间里的柱子也全都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假设放到二十一世纪的现在,可能有龙图样的笔、本子、衣服、包、音像制品、各类小装饰品大装饰品等等,他大约应有尽有。他每天都在研究龙,龙的习性、传奇等等理论他似乎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并时时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见着真龙。龙感动了,人世间有这么忠诚的一个「粉丝」,一定要会一会他,跟他做个朋友。就这样,真的龙现身在叶公眼前。可惜,我们亲爱的叶公,并没有如读者所想的那样欣喜若狂,而是拔腿狂逃,还恐惧地呼救。

多可笑多可怜的叶公啊!几乎所有的佛弟子读到这个故事都会这样嘲笑叶公的吧。可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佛弟子们,你们中有很多人,也一样的修着「叶公好龙」式的行啊!

你们或出家,或不出家,或在西藏,或在汉地,或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你们虔诚地皈依,日日烧香拜佛,研习经文,诵经持咒,听开示,学仪轨,修法打坐,闭关苦练,看起来头头是道,规规矩矩,今天跟这个讨论哪个古德化了红光,明天跟那个讨论哪个高僧生死自由,羡慕恭敬之情溢于言表,谁能说你们不是真的在修行呢?我来说。我说叶公是假喜欢龙,我说你们是假修行!叶公喜欢的是木刻石雕的假龙,而你们喜欢的无非也就是木刻石雕的假佛。当真的佛陀,因无量大悲,带着至高无上的,能令众生解脱成就的大法、真佛法来到世间,慈悲地将真实可感的佛法展现在你们这些看似真挚无比的佛弟子面前,你们却跟叶公一样躲闪、逃避、慌张,甚至抗拒了。可怜啊!

也许正如「老百姓」说的,真佛法严重匮乏的当今法界现状,致使大多数佛弟子长期以来把那些纸上谈兵的假法、伪法,当成了真的。只以为摇铃打鼓就是密法,以为拿着佛珠念经就会成就,以为穿上僧袍的都是得道高僧,以为提着壶往脑袋上滴水就叫灌顶。种种误坏众生慧命的形式主义完全占据了佛弟子们的心,造就了他们对真实伟大佛法的无知,并因为这种无知,转而对真实的佛法害怕抗拒。这也就是当《多杰羌佛第三世》出现在娑婆世界之后,从各个角落不时冒出反面杂音的原因所在。

至于那些为反对而反对的妖魔的愤怒嘶吼,那是他们的本分,他们的工作,不必理会,也不在今天的话题之内。

佛弟子们,能不能放下那些没用的形式,甩掉遮障你们智慧的固执的所知障弊,牢牢把握住你们学佛修行的终极目的:解脱轮回而成就!当真佛法的光芒照向你的时候,纯净而喜悦地让它引领你们走入成就的光明!

在这里,弟子虔诚祈请至高无上的顶胜如来第三世多杰羌佛,请赐予这迷茫的世间一盏智慧的明灯,照亮众生脚下模糊的路线,请斩断捆缚在众生身上的愚迷绳索,让他们走进您无量大悲光明的正法渡船!!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智敏上师:科颂思考题

智敏上师:科颂思考题

思考题附、思考题第一讲什么是西藏佛教的前弘期?后弘期?略述宗大师简历?宗大师何时写《广论》此书总源何经何论,别依何经何论,有何特殊价值?海公上师集科颂为什么?详释“加持”涵义?为什么称宗大师为第二法...

原生家庭的痛,她依靠学佛 “治愈”了

原生家庭的痛,她依靠学佛 “治愈”了

有一个小孩,喜欢独自玩,可以一个人玩沙包,踢毽子,跳房子,编花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阳光明媚、碧空如洗的日子,她看到别人偷摘自家果园里的橘子,也只敢伸出半只脑袋张望,心想:他怎么还不快点走?却从不...

动力火车,肠胃弱吃素找回健康(图文)

动力火车,肠胃弱吃素找回健康(图文)

爱吃甜食是因为心理需要爱!动力火车团员尤秋兴仍是单身汉,他自称对恋爱使不上劲,转而寻求甜食满足慰藉,冰淇淋、蛋糕、红豆汤都是首选,曾因此胖到脸和肚子明显肿一圈。动力火车长期登陆捞金,平均1年至少有9...

人生不必做的准备

人生不必做的准备

人生不必做的准备有句俗话,叫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就是说出门前要做好准备,以防骤雨和饥饿。推而广之,人生的许多方面都是要做准备的,考试、结婚、比赛、开业、谈判当然,也有不必做的准备。不必做一朝变富的准...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六节 灌甘蔗渝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十六节 灌甘蔗渝

第十六节 灌甘蔗渝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重罚之。时二人中,一者念言:甘蔗极甜,若压取汁,还灌甘蔗树,甘美必甚,得胜于彼。即压甘蔗,取汁用溉,冀望滋味。返败种子,所有甘蔗...

宣化上人:有功德的人,人人见了他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呢?

宣化上人:有功德的人,人人见了他都欢喜,为什么欢喜呢?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