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四节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我的双脚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第四节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我的双脚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悉达多太子

「亲爱的耶输陀罗,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放弃了太子的荣华富贵。不过,我现在正被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驱使者。」太子一边说着,一边坐到床边。他的王妃就在一旁。

「亲爱的,仅仅为了我吗?还有腹中的小生命,您的亲骨肉吧?」

太子回答道:「耶输陀罗,由于孩子的缘故,我对你的爱会不断增长。但是,一股为千百万众生奉献的动力正越来越激烈地驱使着我。这不仅是为了无数的印度人民,而且是为数不胜数的将要出生或者正在出生的众生。你多次问我为什么总是坐在床边一言不发,苦思冥想。我不再隐瞒你了,如果你为我生下一个小王子,我将感激不尽地离开你。我儿将继承我父亲的江山。我已答应了父王,他的王国将得到保护和继承。」

「哦!我的天哪!您在说些什么啊!」

王妃紧张得再也说不出话来,曲伏在太子的大腿上,泪如雨下。她顾不了王家的礼仪,放声痛哭起来。

太子可以感觉到她的心在剧烈地跳动,枕在她头下的手被泪水沾湿了。她那怀孕的身子特别引起他担心。太子扶起他的腰,他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她腹中轻轻地颤抖着一个小生命。太子暗想,是不是由于疼痛,小生命蠢蠢不安起来?他身子向后移了移,带着一种炽烈的爱,深情地望着她,他想摸一摸那个不安的小生命。他对泣不成声的耶输陀罗说道:

「爱妃,不要再哭了。擦干眼泪,站起身来,让小生命舒服舒服吧。」

太子把耶输陀罗从膝盖上扶了起来。望着她那痛苦的脸,抚摸着她那蓬乱的秀发,他试了好几次,想擦干她的眼泪,但都徒劳无益。她的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

最后,她终于讲话了:

「殿下,请答应我,您永远不会丢下我。除非您答应我,您将无法擦干我的眼泪。只要我有一天活着,请不要离开我。不要使我感到孤独、寂寞。离开了您,我就没有了我的世界。我为您而生存。只因我能爱您、关心您,照顾您,我才能快乐地生活。不要使我苦涩的生活再充满泪水吧!」

「亲爱的耶输陀罗,你不要把你的爱心仅仅施及于我。把这种爱扩展到王宫以外的大千世界中去吧!成千上万生活在外面的众生都值得我们爱护和同情。如果你把你的慈悲扩展到外界的一切众生,那么,我们的分离就不会成为你痛苦的源泉。

耶输陀罗,我离开你,不是今天,也不是明天。如果你给我生了一个儿子,继承父王的江山,那么,我将会离开你。如果是一个女儿,我们的分离就会拖延。」

「殿下!在那次求婚大典上,当你把一束鲜花送给我时,您难道就不曾希望同我白头偕老吗?并不是在您给我戴上花环时,我的生命才与您连在一起的,早在我第一次听到您名字时,我就发誓在此娑婆世界中,我将始终不渝地与您同甘苦,共命运。在无数生死中,我们就有夫妻之份。亲爱的夫君啊!我爱您的音容花貌,我爱您的抚摸,我爱您身上的每一个部分。但是什么原因使我得不到您的爱呢?告诉我,最亲爱的,如果我身上有任何不纯洁之处、邪恶之处,或者不足之处,只要我能成为您忠诚的妻子,我就一定改掉这些瑕斑污点。」耶输陀罗请求道。

一阵从来没有过的深沉的爱涌上太子的心头,他用手指轻轻地梳着她那瀑布式的秀发,静静地等了好一会儿。

「我最亲爱的王妃!」带着一种温和的声音,太子深情地说道,「我找不出你的任何不足和缺点,就像其他身为丈夫的男人一样,能找到像你这样贤慧的妻子,我感到十分的幸福。即使有一天,我们真的分离了,我将一如既往地爱你。但是,我现在想做的就是把我对你的爱扩展到每一个众生。爱妃啊!我不是为了保护方圆几十里的释迦王国而生的,这终究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白白地用自己的白骨肥沃大地,那不是一种正当的生命观。我想,拯救人类才是最高尚的正道。」

「我的夫君啊!如果您不见怪的话,我就大胆的说了。」耶输陀罗鼓起勇气,用手擦了擦眼泪,抬起头,激动地说道:

「殿下,请允许我说说我知道的事。如果说错了,请原谅。您想遁入森林,从事折磨肉体的苦行生活,由此来发现离苦之道。您想在乡村、城镇、王国以及整个世界上宣扬圣道,拯救整个人类。但是,正如父王所说的那样,以迦毗罗卫国为中心,建立一个强大统一的大印帝国,广施仁政,使之政清人和,给全国人民带来和平与财富。您不认为,如果这样的话,你将为整个人类作出更伟大的贡献?这样一个强大统一的政府将会保护人民,使之不受贫困、死惧的威胁。」

太子悉达多笑着答道:

「耶输陀罗,不久以前,我也曾这样想过。但是,只有发动一场屠杀人类的残酷战争,才能建立这样一个像你所说的王国。以如此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永远实现不了这样的宏愿。话又说回来,在你想来,哪一种王国才是没有恐怖而又繁荣昌盛的呢?耶输陀罗,我想,你的王国并不是那种只有国王、王后、僧侣,以及高官贵族纵情享爱豪华生活的王国吧?相反,你是指政府迎合广大群众的需要,由贫民百姓自己民主管理。在这里的王国中,将不再有种性、等级及权力之分。虽然我可以跨出宫门,轻而易举地成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但是,我们释迦族那些一贯心高气傲,把人民当牛马的人也能这样做吗?即使他们都积极地为统一整个印度而战,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他们的地位和权力,而不是为了摧毁种族、等级以及权力阶级。虽然世界上没有做不了的事,但你想一想,即使我们建立一个大印帝国,我们对如此追求得来的东西会安全得万无一失吗?就如同新生植物会蔓延于刚被烧焦的草原一样,人们的贪心,欲念、憎恨和恶意是无法控制而加以消灭的。它们将重新升起,并不断带来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烦恼。耶输陀罗,并不是善于统治国家的本领,而是一种培育道德的体系,才能给无数灾难深重的众生带来和平与快乐。」

耶输陀罗听罢说道:

「殿下,我想,这样的道德培育只能促进精神修养。但这又怎可能促进和提高社会必不可少的物质和经济的繁荣呢?比方说,一个圣人能根据道德法规来安慰引导众生,并使他们从世界的贪欲和污染中解脱出来。然而,人类社会就会在一代之内消亡了。这并不是什么为众生服务,而是一种不可想象的罪恶。」

悉达多太子惊讶地望着王妃。不用说,他为她的独特见解而欣喜、满意。太子没有隐瞒他的欣赏之情,说道:

「我对你的博学多闻感到高兴。我也感到十分的幸福,快乐。我的爱妃不仅美丽无双,道德高尚,而且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女中豪杰。我期望探讨的是对真谛的发现和认识。为了认识真谛,我需要你的帮助。告诉我,刚才你所说的是你自己的观点,还是别人教你的?」

「殿下,这些全是我自己的。不过萨布拉也给我这种鼓励。所以,这种鼓励使我对社会、人生时有这样的态度。萨布拉是我父亲的婆罗门国师。我常常聆听他具有哲理的见解。他教我认识字,像其他婆罗门一样,他并没有自找麻烦地教我背诵呔陀经典,而是鼓励我积极地独力思考。他给我讲了许多宗教导师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的教理教义。这样,我认为,只有在稳定的经济基础和完整的道德教育体制下,一个独立自主的政府才能对人类做出更伟大的贡献。」

「耶输陀罗,我没有任何反对观点。但哪些才是救济众生的经济体系和道德教育呢?首先,你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才是最完美的经济制度呢?对我来说,不管是萨布拉的学说,还是其他宗教师的,都没有关系。」

「殿下,萨布拉所说的和您先前所做的基本上一样,谈的都是怎样远离恐怖,建立一个充满繁荣的世界。他说,国家财产都应由政府接管,工业、商业以及农牧业都由国家统一管理,然后就不再会有百万翁和穷困潦倒的乞丏了。」

「这种理论真的好吗?」

悉达多太子接着说道:

「毫无疑问,一旦成立了这样一个政府,沉醉于金钱的富豪巨商将会被消灭。但是,难道他们的位置就不会由国王及其心腹幕僚来代替吗?」

「即使这样可以消除经济上的不平等,但是我不认为这样可以建立政治上的平等。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长久遭受痛苦的黎民百姓虽然摆脱了一种形式的压迫,但是他们还得受另一种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殿下,在公正道义的君主政权之下,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

「耶输陀罗,你听说过,曾有哪一个君主实践了我们所设想的经济制度?」

「没有。陛下,萨布拉说,只有彻底摧毁现有社会秩度的战争,才能建立这样一个没有种族、阶级和权力差别的政权。」

「耶输陀罗,我希望你现在已明白了。我早就说过,道德教育具有更伟大、更重要的意义。只有实行正法,即使是公正慈善的国王也会得到培育和约束。众生的解脱和快乐并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而是取决于他们思想中产生的正确意识。假如说,到目前为止,还不曾有一个真慈善的国王诞生于印度国土,那是因为正道还没有显示于人间。所以,许多国家虽然貌似繁荣富强,但是,整个社会依然淹没于无边无际的苦海之中。耶输陀线,为了众生的福利和快乐,我应追求、发现这一圣道。我知道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我知道这很艰巨,我也知道这种使命意昧着奋发,勤勉。我亲爱的耶输陀罗,我需要你的帮助。这样,我才能为人类奉献出最高贵的礼品。」

耶输陀罗站了起来,久久地凝视着她的丈夫,然后,坚毅地说道:

「夫君,我为您自豪。我知道您在想什么。我也十分清楚这种理想远远高于大印帝国的概念。但是,为了认识及发现智慧之本,我认为没有必要要到深山老林里去修行。住在王宫里,和我相依为命,您难道就无法得到这圆满的智慧了吗?

生活在森林里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您从小娇生惯养,您是不能适应那种生活的。即使是为了追求高尚的道德,我又怎忍心看着您受苦呢?在这宫院周围一块风景美丽的空地上建一楝房子,您就住在那里,尽情地享受您的禅悦,思维您的无上正法。我将像仆人一样关心、照顾您的起居。最亲爱的夫君啊!请不要离开我。这样大的打击和痛苦,我又怎能承受得了啊!」

「你确实很有智慧,我知道你的意思。这是由于你对我的爱深不可拔的原故。但是,想要一心一意地修行,家庭生活是不适当的。就像漂浮于天空中的一撮丝绒,我的思想必须从额外的纷扰中解脱出来。」

「要是这样的话,亲爱的夫君,您就住在迦毗罗卫城里任何一块您所喜欢的地方吧!」

「不,耶输陀罗。」

「那您就住在释迦王国中的一个适当的地方吧!」

「我现在还不能立即答应。为了消除自我,我必须拋弃种姓、家族和王国的概念,从而才能真诚地适应知足常乐的生活。所以,在这个大千世界中,我的双脚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耶输陀罗见他决心已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紧紧地抱着太子的双脚,亲吻着,悲吟道:

「殿下,生生世世以来,我一直爱慕着您。愿您忠贞妻子耶输陀罗的祝愿永远伴随着您!我实在受不了,作为了一个同样具有人类感情的女人,我真想放声痛哭。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妻子,她丈夫的高尚志向就是为了解救一切众生,我要自豪地微笑。我亲爱的夫君啊!愿一切高尚的思想辅助您!愿您接受一切仁慈神圣的无量祝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属虎办公室风水布局 几个简单方法助你招来财运

属虎办公室风水布局 几个简单方法助你招来财运

一般做老板的人都会对风水有一定的信奉,生意做得越大的人对风水就越是注重,那如果你的老板是属虎的,那在风水方面你可以给他一些什么好的布局建议呢?不如就把这份属虎办公室风水布局推荐给他,让他的财运大发,...

太上感应篇图说108:认恩推过

太上感应篇图说108:认恩推过

经文:认恩推过。【原文】海外均为使,如何肆诈谋。有恩皆自己,畏祸诿同俦。歌舞开华宴,金赀聚满舟。一朝奸毕露,富贵等浮沤。注:恩非己出,而冒认为己;过实在我,而推诿于人。其始不过要誉避怨之心,然人有善...

星云法师:以退为进

星云法师:以退为进

读书的人,希望每日进步;经商的人,希望日进斗金;有的人一遇到利益,总想得寸进尺。其实,做人处事应该要以退为进! 有一首诗形容农夫插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佛教故事: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

佛教故事: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

庄周还是庄周,蝴蝶还是蝴蝶小和尚向禅师请教快乐之事,禅师对他讲了庄周的故事:有一天黄昏,庄周来到城外的草地上。他一直在痛苦中生活,很久都没有这样放松了。他想通过放松自己来摒除心中的杂念。他仰天躺在草...

    常在北京灵光寺喝茶,绕塔念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北京的荣君居士,有次托我带他去灵光寺见演道法师。演道法师护持佛牙舍利30余年,为很多人敬仰。我约好通知荣君居士,建议上午去喝茶,下午见演道师。荣君居士高兴答应了。那一天(2011年)是个周六,一块儿三个居士喝茶谈佛。荣君居士是修地藏经的专家,在庐山东林寺受了菩萨戒。他说起有个寺院打戒七,当听到有“打戒七”那一刻,他心里很震撼。我听荣君居士说到戒七时,也是很震撼。

    我们都很赞叹“戒七”修法。行菩萨道,如果没有戒律,也就是个“众生道”,所作所为,跟凡夫的行持和心念没有什么两样。在世间行菩萨道,如果没有戒定功夫,就很容易被外境所转。反过来,如果不在世间行菩萨道,而把自己局限于某个清闲空间,单纯把戒守住了,最多是个半仙人,甚或是一个闲人,于世间没有多大帮助。所以,行菩萨道不是一件容易事。身处世间,做世间事,而又始终保持清净,的确需要很深的戒功。打戒七的初衷,就是要练就这般功夫。

    七天为一个修行过程,犹如七天一个治疗疗程。这是“克期取证”的良法,在佛门广泛运用。常听到的,常看到的,有佛七、禅七、地藏七。七天之内,放生念佛,叫打佛七;七天之内参禅打坐,叫打禅七;七天之内,忏悔读经,叫打地藏七。七天之内,克期,克定时间段,精神境界达到一个特殊的境界,取个证,证得一个菩提层次。

    那么打戒七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和荣君居士都没有参加过戒七,只能猜想说个一二。七天之内,一直读菩萨戒经,参戒体。期间,可能类似般舟行,不睡觉,不说闲话,一直读戒经,参戒体。就像抗拒睡魔一样,抗拒各种魔障。种下戒的金刚种子。脱胎换骨,戒体入,色体出,完全换个人了,戒七的功效也算有了。

    打戒七是一种手段,类似短期的出家,也类似一定时段守八关斋戒。因此,不要指望一个或几个“戒七”就能把累劫的习气打掉。打戒七(佛七、禅七等都如是)固然有其特殊功效,但不会一劳永逸。持戒有两个方面,诸恶莫作,是持戒;众善奉行,是持戒。如果总是看别人不顺眼,言语、行为伤害到别人,就不是持戒行为。把佛法的戒条都弄清楚了,还只是学戒,学了之后,一点点慢慢受持。自己持戒,是一个修行过程,需要慢慢来;持戒过程,是一条智慧的道路,不可机械蛮干。大乘菩萨以“利他”为戒律最高境界。

    虚云和尚说:修行以戒为本,戒是出生死的护身符。禅宗、教宗、净土宗三家,及一切法门,都以戒为先。但戒定慧三法不能偏废,要三法圆融,才得无碍。持戒若不明开遮,不通大小乘,不识因时制宜,种种妙用,死死守戒,固执不精,成为错路修行。三学圆明,才得上上戒品。

    广钦老和尚说:有戒约束,才不易犯错。戒是戒内(自己),不是戒外(别人),当我们起了坏念头时,就应拿戒律来制止——以戒为师。戒是戒自己,求忏悔即是戒。戒也不要太执着,否则本是守戒,结果反被戒回去了。戒不生烦恼,不和人起冲突。

    持戒修行,不论难易,不论效果大小,如果有条件,有机缘能尝试打戒七,一定于戒定慧修行有裨益。打戒七相当于强化培训班,人有佛性的一面,也有贱骨头的一面,这恰恰是强化班的理论依据。星云大师说,学佛修行,实际上是跟自己的战争。战争要讲究战略战术,战争有时很残酷。佛七、禅七、戒七,真正打用起来,也是很残酷的。有很多人打佛七时,念阿弥陀佛念了阿字就睡着了,猛醒过来,念到弥时就做梦了,念了一天一夜就脚肿了,当然战争结束,自己就胜利了。(2011年8月2日)

听说有“打戒七”的那一刻很是震撼

    常在北京灵光寺喝茶,绕塔念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北京的荣君居士,有次托我带他去灵光寺见演道法师。演道法师护持佛牙舍利30余年,为很多人敬仰。我约好通知荣君居士,建议上午...

道养万物 生生不息—道教养生文化漫谈

道养万物 生生不息—道教养生文化漫谈

养生在现代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这不是得益于现代人由于生活水准的提高,或者是对生命的理解和重视,而是因为这些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诸如张悟本一类的养生达人,把这本应该神圣清静的养生世界搅得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