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学佛网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说清楚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腐化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学生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果断的信心,谨慎遵守因果,并且精进修持、懊悔罪障,一定不会腐化。”故学生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译 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97)给孤独——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邻近有一婆罗学生活特别贫苦,家里有妻儿奴隶等许过多人。他想:我应该靠一个富贵的人,生活才好过。他四处寻找,后来,据说给孤独施主很慈悲又乐于布施,认为施主肯定会发心照顾他的。便如影随形不时刻刻都跟着给孤独施主。一天,施主困惑不解地问:“婆罗门,你为何天天跟着我?”他说:“施主,我现在生活很艰苦,很想获得您的照顾。”施主听了便准许照顾他。

一次,他们一路去了祗陀园。本来给孤独施主习惯性的天天与五百家属一路清扫祗陀园。施主因另有工作,就将清除的义务拜托给这婆罗门,婆罗门愿意地准许了,开始清除卫生。时世尊观其基本很好能提议无上的菩提心,便作了加持,使他所扫之地灰尘越扫越多,天黑了还没清除完,他只好在祗陀园住宿。世尊告阿难尊者:“阿难,你今晚一定要和施主一路住宿。”又告诉诸比丘:“本来我的学生是不开许随便显示神通和神变的,但今晚我特殊开许你们可以显示各自的神通和神变给婆罗门看。”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与婆罗门一路住宿。诸比丘各自显现神通神变,婆罗门看了认为异常罕见,问:“尊者,我们所看见的罕见工作到底是什么?”尊者说:“是世尊的学生们在显现神变。”婆罗门心想:世尊的学生都有如斯罕见的神变,那么世尊肯定有更不了不起的神变。时世尊又发世间心而想:假如前夜四大天王能来,中夜帝释天能来,后夜梵天能来,就很好。念毕,果真他们都来了。婆罗门也现量地见到了这些天人,又问:“尊者,这些天人来这作什么?”尊者说:“这些天人是来拜见世尊的。”婆罗门又想:假如天人也来朝拜,那说明获证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很有意义,我很想能证得佛位,不过,想证得佛果必须积累广大的资粮,广行布施,发无上的菩提愿。次日,他去佛前作礼后返回舍卫城。途中赶上了给孤独施主及五百家属,施主问他昨晚怎么没有回来?他就把工作的前因后果及夜间的见闻给施主具体说明,并说:“我已发无上正等觉的愿,但苦于无财富赡养和广行布施,不知若何是好?”施主赞叹道:“善哉!善哉!你发如是殊胜的大愿,我可以知足你所需要的财物。”在给孤独施主的赞助下,他发心供佛及僧三个月。圆满的那天,他对世尊及僧众一一作了最上赡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愚痴的众生。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须眉,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众生,号曰无忧闷如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挽回出轨婚姻有什么办法,一方出轨了怎么办

挽回出轨婚姻有什么办法,一方出轨了怎么办

挽回出轨婚姻究竟应该怎么做呢?想让对方浪子回头,就要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另外,还要学习一些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的方式方法。如果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可以接着往下看:1、分清双方出现的过失另一半出现了出轨的...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行佣供母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行佣供母

行佣供母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年丧父,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

相恋的两人感情危机,如何挽回一个不爱你的人

相恋的两人感情危机,如何挽回一个不爱你的人

两个人能走到一起,应该说是一种缘分,彼此间应该多点的理解。生活中的恋人,相处时间长了,往往会因为一些非常琐碎的事情而感情出现矛盾,甚至到了感情出现危机的时候。那么,年轻人在面对感情不和的时候,在相处...

达真堪布:如何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

达真堪布:如何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

达真堪布:如何得到上师善知识的摄受即使我们已经皈依了佛门,但是佛法广大奥妙,没有上师善知识的摄受,我们无法能够领悟佛讲的这些道理。师已摄受不是只给你灌个顶、传个法,而是需要具备一些条件:第一,你是求...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中道)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转心。佛陀知道后,就晓喻他说:譬如...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三章 轮回说

佛教故事:因果故事:第三章 轮回说

第三章 轮回说l、各宗教的轮回说在东方各民族中,印度民族对轮回说的信受,是最坚定而不受任何思想及学说所动摇的,因在印度民族中,有人见到他人过去各生的不同动态,好像看电影那样的一幕一幕的演出,使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