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97)给孤独 依给孤独得佛授记--学佛网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说清楚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腐化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学生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果断的信心,谨慎遵守因果,并且精进修持、懊悔罪障,一定不会腐化。”故学生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译 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97)给孤独——依给孤独 得佛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邻近有一婆罗学生活特别贫苦,家里有妻儿奴隶等许过多人。他想:我应该靠一个富贵的人,生活才好过。他四处寻找,后来,据说给孤独施主很慈悲又乐于布施,认为施主肯定会发心照顾他的。便如影随形不时刻刻都跟着给孤独施主。一天,施主困惑不解地问:“婆罗门,你为何天天跟着我?”他说:“施主,我现在生活很艰苦,很想获得您的照顾。”施主听了便准许照顾他。

一次,他们一路去了祗陀园。本来给孤独施主习惯性的天天与五百家属一路清扫祗陀园。施主因另有工作,就将清除的义务拜托给这婆罗门,婆罗门愿意地准许了,开始清除卫生。时世尊观其基本很好能提议无上的菩提心,便作了加持,使他所扫之地灰尘越扫越多,天黑了还没清除完,他只好在祗陀园住宿。世尊告阿难尊者:“阿难,你今晚一定要和施主一路住宿。”又告诉诸比丘:“本来我的学生是不开许随便显示神通和神变的,但今晚我特殊开许你们可以显示各自的神通和神变给婆罗门看。”阿难尊者依教奉行,与婆罗门一路住宿。诸比丘各自显现神通神变,婆罗门看了认为异常罕见,问:“尊者,我们所看见的罕见工作到底是什么?”尊者说:“是世尊的学生们在显现神变。”婆罗门心想:世尊的学生都有如斯罕见的神变,那么世尊肯定有更不了不起的神变。时世尊又发世间心而想:假如前夜四大天王能来,中夜帝释天能来,后夜梵天能来,就很好。念毕,果真他们都来了。婆罗门也现量地见到了这些天人,又问:“尊者,这些天人来这作什么?”尊者说:“这些天人是来拜见世尊的。”婆罗门又想:假如天人也来朝拜,那说明获证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很有意义,我很想能证得佛位,不过,想证得佛果必须积累广大的资粮,广行布施,发无上的菩提愿。次日,他去佛前作礼后返回舍卫城。途中赶上了给孤独施主及五百家属,施主问他昨晚怎么没有回来?他就把工作的前因后果及夜间的见闻给施主具体说明,并说:“我已发无上正等觉的愿,但苦于无财富赡养和广行布施,不知若何是好?”施主赞叹道:“善哉!善哉!你发如是殊胜的大愿,我可以知足你所需要的财物。”在给孤独施主的赞助下,他发心供佛及僧三个月。圆满的那天,他对世尊及僧众一一作了最上赡养,并发愿:以此善根,愿我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无明愚痴的众生。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须眉,汝将成就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度化无量众生,号曰无忧闷如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史:第二课、经典的结集

佛教史:第二课、经典的结集

第二课经典的结集佛陀一代教说,透过集众会诵的方式,经大众审定认可后,有系统的编辑成书,垂为典则,称之为「结集」。依佛陀的遗教,佛涅槃后,当以戒为师,以法为依止,故佛陀一代教法的传续,所谓三藏结集,乃...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

南塔光涌禅师悟道因缘袁州仰山南塔光涌禅师,仰山慧寂禅师之法嗣,俗姓章,豫章丰城人。刚出生时,神光照庭,马皆惊鸣,因起名光涌。光涌禅师少时长得非常英俊聪敏,依仰山慧寂禅师剃度出家。后北游参学,曾礼谒过...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

我身有无出大智度论【经文】有人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至其前;复有一鬼追来瞋骂,谓死人是我物,汝忽担来,是何道理?先鬼言:『此是我物,我自当持来。』后鬼言:『是死人实我所有。』二鬼各捉...

两百岁出家的老人

两百岁出家的老人

佛在世时,一次行脚到王舍城竹林精舍。那天精舍里聚集了很多比丘弟子,佛陀在开示说道时,忽然间,外面传来一阵吵杂的声音。佛陀就对阿难说:「你去外面看一下,到底外面的声音是怎么回事?」阿难出去后,看到一位...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菩萨本行经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上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见诸沙门。身心懈怠不勤精进。告阿难言。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

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

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

茶,源于绿色,赋予生命,尊享健康。今天,您关注健康了吗?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