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阿弥陀佛”得成就

民初,谛闲法师有一位徒弟,这徒弟四十多岁才出家。他的年龄跟法师差不多,他们是从小一起玩的朋友。谛闲法师家庭环境比较好一点,所以念过书。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带出去,所以算是见过世面。他那个同学生活非常困苦,学一个「锅漏匠」的手艺。什么叫锅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他能把它补起来再用。他就天天挑个担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体会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了和尚,于是就找。找到谛闲法师,在庙里住了几天,就跟老法师说:「我要出家。」法师问:「为什么?」「人生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说:「你不要开玩笑啦!住几天还是去做生意吧!」为什么不让他出家呢?老和尚考虑他年岁太大了,在当时,四、五十岁就是老人,体力也衰退了,出家,五堂功课学不会,念经也念不来,这样,住在寺庙里,让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难过啊!学讲经吧!他不识字,于是,老和尚就拒绝他。结果他就硬赖着:「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就说:「这样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他说:「这没问题,我认你做师父,你说什么我统统听,统统接受。」老和尚就说:「这很好!我给你剃头,剃了头之后,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寺里。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说宁波乡下,有很多小庙,破庙,废庙没人住,就找一个小庙住下来。」老法师在附近,找几个护法、信徒每一个月给他送一点钱、送一点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个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给他洗衣服,并烧中午、晚上两餐饭。然后教他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交代他:「你就念这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将来一定有好处。」这个人没有读书,但是听话、老实,他就死心塌地念这六字圣号。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个庙里,三年都没有出门,一句佛号,一点也不杂,这就叫精进。这一天,他离开寺庙,到城里去看他的亲戚朋友。晚饭吃完,就跟那位烧饭的老太太说:「明天你不用替我烧饭了。」这老太太心想:师父三年都没有出门,今天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请他吃饭,所以叫我不要给他烧饭。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庙里去看看,师父有没有回来?那是个破庙,庙门都是不关的,到庙里,喊师父,没人应,就再去找一找。看见师父站在寮房里,面对着窗户,手拿着念珠。叫喊,他不回应;走到他面前,才知道,他死了!站着死的,念佛往生了。这时老太太吓了一跳,她从来没有看见人死是站着的,于是赶紧报告那几位护法。这些护法一瞧,也不晓得怎么办,就派人到观宗寺报告谛闲法师。那时候没有车,请人去报信,来回需三天。你看他,站着往生,还要站三天,等他的师父来替他办后事。诸位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进啦!谛老看了之后,非常赞叹说:「你没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讲经说法的法师,名山宝剎的方丈住持,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你啦!」一句阿弥陀佛,就叫专精,不夹杂、不间断,是成功的关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建房择吉日注意事项 农村的人更应该看

建房择吉日注意事项 农村的人更应该看

看日子、挑个好日子,在中国的古代就已经很盛行了,中国历来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所以,这个古老的习俗一直都延续到现在。现在的很多结婚、嫁娶、搬迁、开业、破土、修缮、下葬等这些都需要通过择吉日来进行,以求...

扣五丝

扣五丝

原料:蘿蔔 300克、面粉 100克、鹽 適量、番茄醬 適量、糖 適量、水澱粉 適量、熟植物油 適量、白芝麻 適量...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获福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获福

布施获福世人总认为,供养与布施,获得一福报最殊胜的,莫过于供养佛了。但佛陀以平等的观念,却不以为然。经云:「供养三世一切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当此末法时期,人多注重看人表面。若有真正修持的人...

犯太岁如何化解?怎样破解太岁

犯太岁如何化解?怎样破解太岁

犯太岁如何化解?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舍得吃,舍得喝,舍得穿,享受顺境时的各种欢乐,在调理运势的花费上却不屑一顾,不以为然,殊不知,人生之乐都是建立在顺境之上的,太岁之年运荡,不慎恐会破财、分手、...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像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像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像被误会的“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有人说我喜欢钱,喜欢女人,喜欢**,喜欢享受刺激。这个你喜欢是吗?那是暂时没有事,这个人老吃肉,让他天天吃肉,他就不行,为什么呢?他...

海涛法师:扫墓的时候是不是能作施食-

海涛法师:扫墓的时候是不是能作施食-

海涛法师:扫墓的时候是不是能作施食? 问:扫墓的时候是不是能作施食? 答:施食就是布施食物给这一些无形的鬼道众生,包括树神、土地神,我想我们中国人都拜土地公,施食没有问题,拜好兄弟也是施食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