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学佛越久离佛越远」是真的吗? 

经常听说:「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佛三年,佛在西天。」这似乎表示,学佛越久,

离佛越远是肯定的事实。其实这是对佛教的一种误解,认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等

于完成了究竟圆满的佛果,也就是说,只要心回意转,马上就可以花开见佛,或者立即成

佛。而一旦信佛并开始学佛之后,才知道成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事实上,学佛之道可分为两种:一种叫做难行道,从初发菩萨心,到修行自利利他、难

忍能忍的菩萨道,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才能完成佛道。另一种称为易行道,要学念阿弥陀

佛圣号,凭藉佛的本愿力,先求往生西方净土,经过长时间的薰闻,证得圣位的菩萨之后,

再以自己的愿力,回到世俗的凡夫群中,广度有缘的众生,积聚智慧与福德资粮,直至功行

圆满,方能成佛。所以学佛越久,知道佛法越深,才了解从凡夫到成佛的路程是相当遥远

的。 

因此,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意指在逐渐地成就佛之功德的开始,亦即指完成了自

己能够成佛,也必将成佛的第一步。认同众生与佛本来一体,无二无别,只是在迷为众生,

悟即为佛,并不是说,当我们承认自己有成佛的可能之时,就已同时完成了佛的福德和智

慧。 

也有一种情况是,学佛之初勇猛精进,觉得佛果指日可期,而且他们也的确能够重重突

破,似乎烦恼迅速消除,智慧速疾增长;但是日久之后,仍然觉得烦恼未除,反而感受到障

碍重重,业障、魔障、病障层出不穷。如此一来,可能有两种结果:知道了学佛成佛不是一

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所以不再急于成佛,而能改采脚踏实

地、逐步前进的心态,甚至抱持不问收获,但自耕耘的态度,努力修学。另一种则是对于佛

法失去信心,认为开悟成佛之说,只是一种观念或理想,解脱烦恼,转凡成圣,乃系不可能

的事,所以放弃修行,或者改信其他宗教,以期获得另一种方式的归宿。 

综合以上诸种情况,可得一个结论:「学佛越久,离佛越远」的问题,是基于「断烦

恼、证菩提」的观念而起。如能体会到无求、无得,方证无上的佛道,但以佛法用之于现实

人间的日常生活,即能解除许多矛盾的心结或情结。若不急求断烦恼证菩提,烦恼自然已在

减少,那样的话,不仅不会感到学佛越久离佛越远,而且会使你突然发现,佛就在你的眼

前。只要自心与佛的慈悲与智慧相应,自心即是佛的全体大用。因此,《宗镜录》的作者永

明延寿禅师主张:「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若将佛的慈悲与智慧,应用于日

常生活,而不急求了生死证涅盘,岂会产生「学佛越久离佛越远」的误解?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师:身体变成光,光再恢复成身体,物质与能量互相转化

净土法门法师:身体变成光,光再恢复成身体,物质与能量互相转化

现在这个社会之乱,全世界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没有出现过这么样乱的社会,不是一个地区,全世界。为什么这么乱?中国人把老祖宗的教诲丢掉了,《弟子规》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诲,从尧舜禹汤一直到清朝末年,每个人都学...

百丈禅师与野狐禅的公案

百丈禅师与野狐禅的公案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禅师的嗣人。“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可见他对禅门的贡献。一日,百丈禅师说法圆满,大众皆已退去,独有一老者逗留未去,禅师问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老者答道:“我某甲不是人...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人生启示录<二)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人生启示录<二)

四【俞敏洪:与其有钱不如值钱】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比如我们常看到一些富二代腰缠万贯,但除了挥霍什么都不会,这样的人分文不值。但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因为值钱的人都有足可夸耀的某种能力,凭此能力,他不仅...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在家人事物牵绊多,怎样修行最高效?

文:成刚法师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荔姐妙计退色狼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荔姐妙计退色狼

荔姐妙计退色狼满媪,是纪晓岚先生弟弟的乳母。她有一个女儿,名叫荔姐,嫁给邻乡的村民为妻。有一天,荔姐听说母亲患病,想回娘家探亲。可是事出匆促,来不及与丈夫同行。时已黄昏,没有月亮,荔姐一个人独自在黑...

夏天喝茶的好处

夏天喝茶的好处

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冷饮来消暑,其实喝茶也能起到消暑的作用,而且饮茶比喝一般饮料更有益。夏季喝茶的好处主要有几个方面:1、茶叶是不含添加剂的天然饮料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加入任何添加剂,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