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贫穷者——供佛发愿而得授记98--学佛网

译序(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妓女、猎人等人物,形象地说清楚明了善恶之因必感善恶之果的真谛。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曾有“无见堕恶趣,有见生善道”的教言,即没有因果正见的人难免腐化恶趣,而有因果正见的人自然能往生善道。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也在六千余名四众学生前强调:“凡听闻、读诵、受持此《百业经》的人,若能对因果不虚生起果断的信心,谨慎遵守因果,并且精进修持、懊悔罪障,一定不会腐化。”故学生们对此经生起了极大信心。.....。

在翻译《百业经》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在此谨表谢忱。以此功德,愿我们及一切有情坚信因果,同生极乐! 愿增吉祥!

译 者

一九九九年一月三十日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98)贫穷者——供佛发愿 而得授记

一时,佛在舍卫城。大施主给孤独家先后生了七个孩子,各各取了适合其种姓的名字,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他们,他们都如海莲般迅速地成长起来。施主想:应该把这七个孩子送到修学佛法的扎德沃团体里去进修,能使他们对佛法生起信心,否则将对他们的崇奉有障碍。便把孩子们送到扎德沃团体去了。扎德沃的学员全皈依佛法僧三宝、守持戒律、闻受佛法等等一切行为都如理如法。而此外的团体常作世间的娱乐、去***院等等,多是不如法的行为。

当时,有一婆罗门儿子无衣无食异常贫穷。他想:自己应该依靠一个扎德沃的人保持生活,假如这样无依无靠困苦地活着太可怜了。便到扎德沃团体中问:“我想参加你们这个团体,但不知你们有什么前提?”他们告诉他:“交五百嘎夏巴涅即可。”他说:“五百嘎夏巴涅(印度货币)?!我这么贫穷肯定拿不出来,但你们是大福报的人很富有,能否照顾我不交五百嘎夏巴涅,别的再给我生活费。”这七个善良的孩子见了如斯可怜的婆罗门儿子,就说:“你假如真的这么贫穷,那么你是否愿意皈依释迦牟尼佛?若能皈依,我们可以照顾你的一切。”他说:“我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是谁呀?”这七个孩子对他宣说和赞叹了释迦牟尼佛的各种功德,他一听到佛的功德,急速生起了很大的欢乐心,他欣喜雀跃:“佛陀既然是如斯的弗成思议,我决心皈依佛陀。”他就皈依了佛法僧三宝加入了扎德沃团体,也获得团体给他保持生活的嘎夏巴涅。

有一天,扎德沃团体里的学员发心赡养世尊及僧众。有人建议:“我们每小我负责一天的供品及一切工作,免得人人都很辛苦。”婆罗门儿子说:“我这么贫穷,肯定承担不起,你们不要这么作。”有人轻视地对他说:“承担不起就离开我们的团体。”他想了想:加入这个团体多么不轻易,我不能随意马虎离开。于是,提出建议:“你们看这样行不可?我最后一天作赡养,在这之前,你们把天天剩下的供品给我,可以吧?我也只有这个办法。”他们都准许了,并把三个月中剩下的供品全给了他,他还发动了其他人,准备得异常圆满。到赡养的最后一天,他沿路装饰一新,还有夜灯,准备了各类精致饮食。次日,他迎请了世尊及僧众,还请了萨迦国王和给孤独施主,依次入座后,他亲手赡养世尊及所迎请者。圆满后,还一一赡养了上好的礼品,并于世尊前发愿:以此善根,愿我将来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世尊赞叹授记曰:“善哉!善哉!善须眉,汝将成就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号曰随众如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一种伤害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一种伤害

一种伤害现代家庭中最缺少的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放手。不少父母把对自身生活的所有关注和因为自身身心不健康而积累的过剩心理能量都转移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近日举办的2...

海涛法师:身体欠安洗肾已经好几年,弟子该如何忏悔,才有机会再接受肾脏移植能够成功?

海涛法师:身体欠安洗肾已经好几年,弟子该如何忏悔,才有机会再接受肾脏移植能够成功?

海涛法师:身体欠安洗肾已经好几年,弟子该如何忏悔,才有机会再接受肾脏移植能够成功? 问:身体欠安洗肾已经好几年,也曾经接受妹妹的肾脏捐赠移植,却因动脉阻塞无法恢复健康,同样要洗肾,弟子该如何忏悔,...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宁静平安的心境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宁静平安的心境

宁静平安的心境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方外知己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佛印说:这是飞来峰。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4.母牛的布施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14.母牛的布施

14.母牛的布施有一次,佛陀请阿难到摩耶利家向他要一点新鲜的牛乳,那时摩耶利与他五百多名弟子正要进宫面见国王,一出门就遇见阿难。摩耶利问:「阿难尊者这么早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吗?」阿难回答说:「佛陀身...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只支付公道的价钱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只支付公道的价钱

尼希文请朋友到自己家吃晚饭,打算为他们做一个酱汁肉。突然,他意识到家里没有盐了。所以,尼希文把儿子叫过来。你去村子里买点盐,但是,你要付一个公道的价钱:既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他儿子感到很惊奇。我可...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淡去的紫萝兰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淡去的紫萝兰

淡去的紫萝兰雪是乡政府设立经济开发区后引进的人才,听说是省城的高材生。可是在乡人的眼里,雪只不过是一个十分好看的花瓶而已。雪长得漂亮,不是乡人眼中端庄,而是城市姑娘的艳美,可是到了乡人的嘴中是狐狸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