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第七章 佛陀的异母妹妹:难达

难达(Nanda)出生时,深受父母佛陀的父亲与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哈巴迦巴帝.苟答弥(Mahapajapati Gotami,或译为「大爱道」,大爱道瞿昙弥,是佛陀的姨母、姨妈)的钟爱。[1]她名字的意思是欢喜、满足、高兴,是其父母为婴儿降世感到特别欢喜而取。

在意自己美貌而未精进修行

难达(Nanda)非常有教养、典雅与美丽,为了区别和她同名者,她后来被称为鲁帕难达(Rupa-Nanda),或有时孙陀利.难达(Sundari-Nanda),意思都是「美丽的难达(Nanda)」。

她家族释迦王族成员,在族中有人成为正自觉佛陀之不可思议事实的影响下,陆续出家。当中有她的兄长阿难达(Ananda)、堂兄及母亲,以及其他许多释迦族妇女。因此难达(Nanda)决定追随他们的脚步,她不是因为信仰佛与法,而是出于亲情才这么做,她想和他们一样。

我们不难想像这位典雅的佛陀异母妹妹,是多么受人爱戴与尊敬,人们看到这位可爱的王家女有多么感动,她和世尊如此亲近,如今就以比库尼的装扮走在他们之间。但其实这对比库尼的生活并不好,难达(Nanda)太在意她的美貌与讨人喜欢,那都是她前世善业的果报。

如今这些善果反而对她很危险,因为她忘了精进与净心以增进它们。她感觉自己和人们的期待之间有落差,她远远落在许多贵族男女出家所达目标之后。当然世尊会责备她,有段很长的时间,她不是去改正自己的行为,而是尽量避开他。

佛陀以神通力善巧度化

有一天,佛陀要求所有比库尼一一来见他,接受指导。然而难达并不遵从,等到大师特别传唤她,她才出现,举止之间显得羞愧与不安。佛陀针对她一切正面的特质对她开示,因此她愿意聆听,并欢喜接受他的话。虽然世尊知道这些谈话令她振奋,使她喜悦并准备好要接受他的教法,但他并未像往常在其他这样的场合般,立即向她解释四圣谛。他知道她还不够成熟,无法领悟四圣谛,因此他藉由一个善巧方便加速她的成熟。

因为难达(Nanda)如此着迷于自己的美貌,佛陀便以神通力变现出一个更美的女人,然后在她眼前以明显而惊人的速度衰老。因此,难达(Nanda)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能看见别人可能几十年才注意到的变化人们经常因为亲近与习惯,而忽略青春与美丽的消逝,老之到来,以及死之将至。这个场景令难达(Nanda)深受震撼,彻底动摇了她。

修习无常观与不净观而证果

在给她上过这堂无常的图画课之后,佛陀接着才向她解释法义,以这样的方式她完全洞见四圣谛,达到入流果,七世之内便得以解脱。佛陀给她的禅修主题是无常观与不净观。她持续修了很久,「日夜无歇」,就像她在自己的偈(gatha)中所说:

难达观察此身躯,

生病、污秽与恶臭,

修习不净之禅观,[2]

制心一处得安止:

「此如是,故彼如是,

彼如是,故此如是,

腐败故呼出恶臭,

愚者才爱好此事。」

如实观察彼如是,

日夜无歇勤修习,

以己智慧吾正观,

于是乃得亲眼见。

吾更住于正念中,

以善巧念解析它,

吾如实洞见此身,

内外二者皆如是。

于是吾于身无染,

内在贪著已灭除。

心中精进与离欲,

完全止息安稳住。(Thig. 82-86)

由于难达(Nanda)过去着迷于外在美貌,因此有必要以不净禅观加以对治,之后她才可能以平等心看待两端。在克服对身体的贪著之后,难达(Nanda)接触到「不死」①的真美,于是再也没有任何事能干扰她心中的平静。

「禅定第一」比库尼

后来佛陀称赞他的异母妹妹为比库尼中「禅定第一」者。这显示她不只遵从「观」②的解析方式,且也有禅定的安止③体验。享受过这个禅悦之后,她不再需要任何低下的享受,且很快就找到不灭的寂灭之乐。

虽然她是因为贪爱亲属而出家,但最终还是成为完全解脱者,成为她所尊敬大师的真实法子。

原注

[1]出处:Thig. vv. 82-86与注释:Ap. ii, 3:5。

[2]修习不净观,是藉由思惟身体各器官与组织,或观想一具腐坏的尸体。(译按:思惟身体各器官,是将身体分成三十二部分作为禅修的主题,例如头发、体毛、指甲、牙齿、皮肤等。修持时以厌恶作意正念于身体各部分的不净,是止业处;若以地、水、火、风四界观照,是观业处。修习此法,能去除对五蕴的执著而获得解脱。观想腐坏的尸体,是观察死尸腐烂的十种不同阶段,例如肿胀、青淤、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等十相,此修习法即是对治对身体的贪欲。)

译注

①「不死」是指印度修行人所追求的永恒生命,在佛教而言,即是指止息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轮回的「涅槃」。

②观(Vipassana):音译为「毘婆奢那」,意思是「从各种不同的方面照见」。「观」是直接照见一切现象都是无常、苦、无我的,从而获得觉悟。

③安止:即心完全专一的状态,又称为「禅那」,包括四色界禅与四无色界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菱角两吃辅助抗癌

菱角两吃辅助抗癌

菱角含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健脾养胃、补肾养血的功效,被称为江南“水塘五秀”之一。经常食用对肺癌、胃癌、食道癌、直肠癌、膀胱癌等有辅助治疗作用。菱角食用方法很多,煮、炖、炒...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的故事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的故事

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的故事五个亚洲人和一个美国人漂流到了一座荒岛上。迫于生计,他们决定分工协作:亚洲人负责打猎、捕鱼并烹饪成食物;美国人占据了沙滩,他负责吃饭并将剩下的残羹冷炙分给亚洲人。当亚洲人...

刚分手如何挽回前男友的心 让他回到自己的身边

刚分手如何挽回前男友的心 让他回到自己的身边

当一段感情结束,女生知道自己被男友分手了,就感觉是天要塌下来了一样。只是顾着自己伤心难过,对于自己前男友的想法却并不关注,其实他有可能也在伤心,只有你敢于行动,敢于主动联系他,你们就有复合的可能。不...

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

为何众生沉沦生死而不信轮回

《佛说见正经》记载,一天,佛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棵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说人死有后世,为什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还没开口佛已知道,世尊就...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问:满一上师:“释迦牟尼佛生到了何方世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可不可以称作法界?” 答:释迦牟尼佛生到何方世界?这说法不准确。何...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加拿大落矶山脉露易丝湖

佛教故事:哼哈一如说:加拿大落矶山脉露易丝湖

加拿大落矶山脉露易丝湖原来,冰雪、阳光、美丽的花、清澈的湖水,能同时在虚空中拥有,展示了各人的美。也互相助长彼此特异的风光,看来这些美丽的花,又将青春准备布施给下一代了。而清澈的湖水,将施与慈悲的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