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业经》:(15)第二辆马车──对佛生喜得佛授记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

  堪布索达吉译导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位婆罗门的儿子乘着满载物品的马车到城中上供下施,他见到世尊托钵化缘,刹那间对世尊生起了无比的欢喜心。

  (译者:有些人以为这些公案几乎都相同且又简单,不值得多闻多思,甚至觉得很浪费时间。这是一个很大的邪见(Miccha

  Ditthi),若佛经不值得闻思,不知道世间什么杂书能胜于佛经?只有从一切经论中吸取窍诀才易证悟佛的密意,大家应该好好闻受,将受益于生生世世。我十多年的传讲也多是论典,除《药师经》外,便是《百业经》,这次若能圆满讲完,其功德不可思议。整理出的法本,大家要常看,领悟其要旨,实行于自己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中,将对自身受益非浅。)

  界后听到了无常(Anic-cam)、苦(Dukkha)、空(Sunnata)、无我(Anat-ta)的法语(Dhamma),同时共诵偈曰:“生起出离心,入于如来教,摧毁诸四魔,谁人能行持,清净梵净行,远离轮回苦,灭尽诸烦恼。”世尊放光,光绕三千大千世界后,入于白毫间,以示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施主将得独觉(Pacceka Buddha)果位。

  时阿难尊者见此,便恭敬合掌请问:“世尊,今日以何因缘放光微笑?若无缘无故,诸如来正等觉不会如此?唯愿为说,愿乐欲闻。”世尊告曰:“如是无缘无故诸如来、正等觉不会放光微笑。你刚才见到那位乘马车的婆罗门的儿子吗?”“见到了!”佛告阿难:“他见我时,生极大欢喜心,以此功德他将在十三个大劫中不堕恶趣,又将于十三个大劫中转生天人,享受诸乐,后转为人身,出家修持三十七道品⑴,证得独觉果位,彼名曰欢喜独觉。故尔我今放光微笑。”

 

点我:

相关文章

妙臂菩萨所问经第四卷--法天

妙臂菩萨所问经第四卷--法天

  第四卷妙臂菩萨所问经   分别诸部分第十一   复次我今于持明藏。分别佛菩萨等。乃至诸部所说真言印契等。如来所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及说明主名字故名持明藏。又观自在菩萨亦说三俱胝五洛叉真言。而此...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七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第七卷--提婆设摩阿罗汉

  第七卷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所缘缘蕴第四之二   诸色界系善心,有能了别色界系法耶?   曰:能了别,谓若麤若苦若障,若静若妙若离,若如病若如痈,若如箭若恼害,若无常若苦若空若无我,若于因谓...

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佛教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

佛说盂兰盆经译文--未知

佛说盂兰盆经译文--未知

   白话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常照法师 【经文】 大智舍利弗,能随佛转*轮,佛法之大将,怜愍众生故,白佛言:「世尊!如前后经中说,弥勒当下作佛,愿欲广闻弥勒功德、神力,国土...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法贤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法贤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 宋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法贤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广严城大林楼阁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除诸重担所作已办。如大龙王。心...

尘唾自污

尘唾自污

  佛陀在鹿母讲堂说法。有一天,一如往常着衣持钵,到舍卫城乞食,途中一位婆罗门迎面而来,冲着佛陀开口怒骂,佛陀不予理会,仍旧安详的继续前行。  佛陀的从容安详使得婆罗门更加愤怒,于是弯下腰抓起一把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