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恩深似海

慈 庄   

当毗婆尸佛在世时,印度有一大国叫波罗奈国,国王罗阉,他有三个王子。广大的领土分由三个王子分守,国王在王宫统治全国大事,过着太平丰年的生活。

“好事不常”,是一般人所公认的,波罗奈国亦如此,他的太平日子不久,跟着就是动乱的来临。

国内有一个叛臣,名叫罗厚逻,为要谋夺王位,而起兵造反。国王一时得不到王子们的援兵,就在叛兵中遇难而死。罗厚逻破了王城,得到庞大的军力,浩浩荡荡地又向王子们镇守的城池进攻。大王子二王子,被突来的袭击,不久就被打垮了。因为他们没想到太平年会有叛乱的发生,防备不及。

大王子二王子都在叛臣的刀下牺牲。叛臣更不愿放弃三王子的领域,想一网打尽,斩草除根,免得将来有怨恨。如果留着三王子,将来他知道父兄被杀,这不共戴天之仇,一定不肯罢休。于是他带领大队兵马又向三王子进军。三王子得知此事,惊怕万分,昏倒过去,好久不省人事,几个时辰才苏醒过来。因为没有大的军力来抵抗,他的臣子都劝他避难到邻国,借兵求援。

邻国亦是强大的,以前有邦交关系,互相友好。三王子为要雪洗国仇家恨,只好向邻国求援。但是路程很遥远,只有两条路可走,平常比较有商人来往的是须要七天,一路沙漠。另一条是较远,须十四天的时间才能到,并且还有一段阴暗的森林,出了森林,又是一段无寸草、无人烟的荒漠地带。

臣子们知道王子愿意避难,立刻为他准备七天的干粮,共三人份,于是王子到后宫,拖王妃拉王孙,急急地跑出城,向邻国奔难。王妃也知道大难临头,慌慌张张地跟在后面奔逃。

三王子在匆匆之间,走错了路,走到须要十四天才能到的路上去。但是他们所预备的干粮食物只够七天用。他们走了七天七夜,粮食已尽。到了第十天的早上,已是饥渴交迫,无力再走,路途还是那么遥远,这是多么为难。在此人烟全无,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时候,生命就在这瞬息间。干粮三天前已完,三天来都以草木树叶充饥,现在实在不能支持下去。三人面不成人色,消瘦至极。王妃仰天大哭,哭得喉咙也哑了,泪水也哭尽了。王孙更是全身无力,王妃伤心后平静下来对王子商议道:

“如此下去,我们非死不可。必须想法解决,否则将来由谁代报此仇呢?”

停了一会儿,王妃再接一口气说道:

“我愿牺牲,你们把我身上的肉割下充饥,父子二人,至少能有四天的力气走完这段路程,解决这一灾难。”

王子至今一筹莫展,只好依话做。他把心一横,闭起眼睛,在腰间抽出寒光四射的宝剑欲向王妃砍去,手一举高,就软了下去。宝剑落地,无法忍受的饥欲,顿然间被良心制止。王孙见父王拔剑向母亲,亦急忙跑过去,紧抱住父王的手,不肯放松,满面泪水地问父王道:

“父王,你拔剑做什么?”

王子悲哀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滚不停,滴在王孙的脸上,分辨不出是王子的泪还是王孙的泪。哭了好久王子才回答他道:

“想杀了你母亲,把她的血肉用来充饥,救活我们的生命,以便将来报仇!”

“万万不可,世间上哪有杀母亲而自食呢?”王孙说后,这三人放声大哭,哭得天崩地裂,似乎一群饿鬼的号啕之声。

忽然王孙狂奔向前面走去,一会儿就不见人影。没有一顿饭时间,王孙两手捧了六块血淋淋的肉回来。王子见到肉迫不及待地囫囵吞下了五块,王妃也拿了一块正在吞食着。王妃刚咽完,王孙扑通一声倒了下去。一看脚手紧紧地用布条扎着,血已湿透了。王子与王妃恍然有悟,顿时不省人事也昏了过去。一阵南风吹来,若有人告诉他们道:“放下吧!留下王孙,向前赶,再两天就有水草。”王回过头来找不到人,但他们明明听见有人跟他们讲话。最后只好忍痛照办,继续赶路。

果然两天后得到水草,暂时还能支持。到那个邻国,该国文武百官都出城迎接。国王为同情他们的遭遇,更听得王孙遭遇,上至国王下至百姓,莫不为他们流下同情之泪。于是准备一大批军力给三王子返国复仇。

返国的消息传来,百姓痛恨叛臣的心生起,不多久,全国的领土又夺回来。

庆胜酒会中,王孙出现,双喜临门,并且身体都恢复康全,不但父王母后感为奇事,全国军民都感是太平的吉兆。

王孙告诉众人,他的回来经过。昨天他仍在昏睡中,今晨有一白衣的人,来他面前对他说道:

“回家吧!大家等着你,孝顺的人!诸佛菩萨会保佑你。”随后有一阵阵和风把他从昏睡中吹醒过来。他醒来后看见一条路,就一直走,也不知道是要回来。  

佛力不可思议,至诚的人,就有佛力帮助。这王孙经过久远的修行,他也成就佛道,他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炫耀不如关注

佛教故事:动物寓言故事:炫耀不如关注

比较鹅蛋找鸭蛋比大小,鸭蛋说:我不和你比,我跟鸡蛋比。鸡蛋说:看你美的,我不跟你比,我要跟鹌鹑蛋比。鹌鹁蛋说:比什么?鹅蛋、鸭蛋、鸡蛋、鹌鹑蛋,本领差不多,不信,谁敢让石头碰一碰? .no-mobi...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忿怒品·第十七品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忿怒品·第十七品

忿怒品第十七品治好皮肤病的女士舍弃忿怒,灭除我慢,解脱一切系缚,不执着名色的人,不受苦。 (偈221)有一次,阿那律陀尊者前往迦毗罗卫城时,所有的亲戚,除了妹妹萝西妮以外都来探视他。他们告诉他萝西妮...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世尊与燃灯佛的因缘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世尊与燃灯佛的因缘

以前有个提和卫国,国王名叫灯盛,他有一位神奇的儿子,出生之时身边一切光明照彻,犹如明灯,因此被称为燃灯太子(锭光太子)。国王灯盛在临终之时将政务托付给了锭光太子,太子明白世事无常的道理,根本无心政务...

荒YIN国的下场

荒YIN国的下场

很久很久以前,南瞻部洲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波罗摩达。他有两个儿子,都很聪明能干,国王也很喜欢他们。两个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一天,小王子想:“我是老二,父亲死了以后,继位当国王的一定是哥哥,我是没有当...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适可而止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过去在印度有个小国叫未登伽城国,城中有个仙人,相貌丑陋的世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来。虽然如此,但他在山中坐禅已修得了五种神通。当时国中有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女孩子,国王把她召进宫后就倍受宠爱。后来因...

佛教故事:法音集:诵经要法

佛教故事:法音集:诵经要法

诵经要法守成法师著隋开皇初年间,杨州有一僧,一生别无他事,以专诵《涅槃经》为恒课。人皆称他:涅槃僧。因逐日持诵,久之则经文烂熟,句义亦能肤解,自以为无师自通,乃诵经工夫所致,于是我慢自矜,讥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