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中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大冬天,一个流浪者来到一位比丘的禅室,他因为饥寒而颤抖。 “你可以看出来,我不仅饥饿也受冻,全家人都病在旦夕,如果你有任何一点东西,可以使我们维持哪怕一天的生命,请您怜悯吧。”流浪汉说。 比丘非常同情他,但是身边却找不到一样东西可以布施给他,抬头看到供奉的如来圣像,于是将后面那个金色圈拆下来,送给他道:“拿这个金圈去换钱吧。” 其他弟子看到这个情形,非常惊奇,又不满意,用很生气地口吻责备他:“你怎么可以将佛的金圈拆下来呢?” 比丘回答:“我不过是按照佛的旨意去做罢了。佛陀下世普度众生,假如他看到刚才的情景,佛陀会把自己的手脚都拆下来救他……” 是啊,拜佛,修佛,佛的慈悲心其实体现在一件件小事中。人啊,你往佛的脸上贴再多的金,而心里却不是真正的以慈悲之心待人,佛也许并不高兴啊!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

达真堪布: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问:念六字大明咒时如何观想?答:无论我们诵经也好,念咒也好,都要有三个殊胜的摄持: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首先,念佛、诵经、念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

跟大家讲持咒的问题。如果你入佛门不久,内心不够纯化,障碍还特别多,心态上还有不平衡,跟各位讲,你先去念佛经,而不是去持咒。


如果人格不健全,心态不平,你持咒修,就容易修出魔障。许多人修行,就要找个最厉害最高的法,找佛经也要要找最厉害的经,经中之王自然是《华严经》。


咒语最厉害的,自然是楞严咒。对不对。但你现在基础都不牢固,生活出障碍,身心都出问题,种种恶业都在,你去修最高的密咒,一定会有问题。

有些人一看到功德大,就去修。打比方,太阳的能量比木柴大,而且你不知要大多少倍,但如果你现在肚子很饿,要煮饭,我看你需要的是一堆木柴。


你懂得这个意思吗?就像你遇到障碍,为什么不是求观音,就是求地藏,他们两个就相当于木柴的功用。所以诸位,不要被功德迷惑。

而且佛经中讲到的功德,乃至咒语中的功德,多少倍,满足什么愿望等。跟各位讲,凡夫根本看不懂的。这些功德,是佛给初地以上菩萨讲的。不是给你凡夫讲的。对不对。

像大悲咒,佛在《大悲陀罗尼经》讲,观音菩萨讲完了大悲咒以后,有人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有的证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十地。剩下的无量众生,都发菩提心。

大家去看,同样观音菩萨讲大悲咒,大家一起听,有的证罗汉果位,有的证菩萨果位,更多的是发菩提心。为什么会不同?对不对。


你听了大悲咒,得了什么果。我没有得什么果。所以你不要被功德所迷惑,你达不到那个心量,身心健康,你是获取不了咒语的功德。

不是说咒语不好,咒语的好处是用在起用上。古代有个禅师,他修大悲咒,要建庙时,盖一片瓦,就念一遍大悲咒。


后来他的庙宇风吹不倒。还有莲池大师,当地干旱,他就念大悲咒为老百姓求雨,真的求到了,当地人就称呼他为云栖古佛。

心态不平,长期持咒会出魔障

跟大家讲持咒的问题。如果你入佛门不久,内心不够纯化,障碍还特别多,心态上还有不平衡,跟各位讲,你先去念佛经,而不是去持咒。如果人格不健全,心态不平,你持咒修,就容易修出魔障。许多人修行,就要找个最厉...

无缘见佛破口大骂遭恶报

无缘见佛破口大骂遭恶报

作者:煮云法师笔者为什么要说这一段话?目的是要请未去过普陀的读者,和已去过普陀未见圣像的读者,千万不可因自己没有亲目所见,就轻易的加以毁谤,恐怕要遭到极不幸的后果。现在就说这一个侮辱毁谤、恶口骂詈,...

三丝荞麦凉面

三丝荞麦凉面

   材料:荞麦面,冷开水。胡萝卜丝,黄瓜丝,绿豆芽。鲜榨冰梨汁。调料:盐,生抽,辣椒油,黑芝麻,醋,香油。做法:荞麦面入开水煮至没有硬芯。捞出即刻放冷开水浸泡。之后捞出倒香油拌匀防止你...

田原:素食清爽 静心自然回归自我

田原:素食清爽 静心自然回归自我

田原身为一名创作者,唱歌,表演或是写作都是她创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她最大的心愿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音乐,文字和影像的创作和融合分享给大家。田原一直身体力行的坚持低碳,回归大自然的生活。 这种源于自...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尊者的足迹-笛沙的故事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的故事:尊者的足迹-笛沙的故事

尊者的足迹-笛沙的故事「『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怀此念,怨恨不能息;『彼骂我打我,败我劫夺我』,若人舍此念,怨恨自平息。」【双品YAMAKA-VAGGO(第 3 及 4 偈)】两偈法句是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