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母的故事

鬼子母的故事

鬼子母是老鬼神王般阇迦的妻子。

她有一万个儿子,个个都身强体壮,力大无比,最小的儿子名叫嫔伽罗,聪明活泼,鬼子母最喜爱他。

这个鬼子母性情凶残,脾气狠暴,最喜欢的食物就是小孩子,所以她常到人间抓小孩子,活生生地当食物吃。

四面八方的人们,实在受不了这种痛苦,纷纷向佛求救。

佛听说这种情况后,就把嫔伽罗抓来,扣在要饭用的钵下。

鬼子母发现心爱的小儿子不见了,非常着急。她上天入地,到处寻找,整整找了七天。在这七天当中,她饭不吃、茶不思、觉不睡,成天哭哭啼啼,发了疯似地四处乱窜,却连孩子的影子也没发现。后来,听人说:佛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便来到佛居住的地方,向佛打听自己的小儿子到底在什么地方。

佛对焦急万分的鬼子母说:你有一万个儿子,才丢了一个,你就这样伤心难过,四处寻找;那人间百姓有的有两三个儿子,有的只有独子,却被你吃了。

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十倍?

鬼子母惭愧地说:我错了!只要这次老天爷让我找到嫔伽罗,我再也不吃别人的孩子了。

佛就抓起钵,把嫔伽罗还给鬼子母。

鬼子母经过这番变故,果然改邪归正,再也不伤害儿童了。

人民也因此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据《杂宝藏经》卷九《鬼子母失子缘》改编。参见《大正藏》第四卷第492页。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你的债都还了吗

下一篇:金鼠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开示悟入佛知见

佛教故事:禅宗开悟:开示悟入佛知见

开示悟入佛知见世尊始于阿含会上且说人天十善,免堕三途。及后说无常、空苦、无我、四谛及十二因缘之法,令众生权出三界,勉离生死。次说般若,以显真空妙有,而破二乘偏空之执。四十年后,佛将涅槃,方于法华会上...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

  学佛一法,亦易亦难。从言教上解悟,此理甚为轻易,所谓言下顿悟。如用功适合,即亲见到自己本来面貌,亦不为难。但要获得真实受用,不为一切境界所转,随时随地自己作得主张,能够解脱安闲,冒昧颠沛都能如是...

28 岁男子车祸死亡,两亲家竟互责“佛祖与上帝不显灵”

28 岁男子车祸死亡,两亲家竟互责“佛祖与上帝不显灵”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睡梦中,我被急促的电话声吵醒了,接起电话,大女儿哭喊着:“妈妈,东东死了,车祸……”那边一片哭声!我差点喘不过气来。东东是我女婿,今年 28 岁,跟女儿结婚才...

随缘放生也需斗智斗勇,您有好办法吗?

随缘放生也需斗智斗勇,您有好办法吗?

放生可以说是学佛修行人的一门“必修课”,也是自利利他的一种善行。佛教经典里,常常倡导戒杀护生。《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众生至爱者身命,诸佛至爱者众生,能救众生身命,则能成就诸佛心愿。”《药师琉璃...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对小偷的布施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对小偷的布施

对小偷的布施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若言行不当或有过失,则必须鞭策自己更用心。度人则必须应机施教,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人人的心念都不同,既然不同,就必须因时...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荣不肆意,辱不失意

佛教故事:在闹市中修行:荣不肆意,辱不失意

荣不肆意,辱不失意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身常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荣辱不惊,保持平常心,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不是平庸,它是来自灵魂深处的表白,是源于对现实清醒的认识。人生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