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5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5)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的经验,为这一乐舞绘制了左边圆,右边方,前有战阵,后有队伍的乐舞队形,即《破阵乐舞图》。

《秦王破阵乐》是当时唐朝最流行的一部大曲,它的流行不仅仅是因为囊括了那个时代最丰富、最精彩的音乐元素,更在于其雄壮激昂的曲调、恢宏磅礴的阵势象征着大唐王朝蒸蒸日上的国力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可以说,《秦王破阵乐》就是当时的一首进行曲,是大唐王朝的国歌。能够在万里之外的印度听当地的国王提到最能代表大唐精神的曲目,玄奘岂能不因此而感到自豪!

然。此歌者,美我君之德也。

这就是玄奘简短而有力的回答:是的,这就是用来赞美我大唐皇帝盛德和功勋的那支大曲!

听了玄奘的话,鸠摩罗王流露出了对唐朝的由衷赞美和神往,玄奘该怎么说?是唯唯诺诺的称是,还是将话题转入自己最擅长的大乘学说?此时,玄奘已不仅仅是一个僧人,在鸠摩罗王眼里,他就是大唐。

既然代表大唐,那就要有大唐子民的风采,就要有大国之民的自豪感:

我大君圣德远洽,仁化遐被,殊俗异域,拜阙称臣者众矣。

我们有理由相信,玄奘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字字铿锵:首先告诉鸠摩罗王,大唐皇帝威名远播,前去朝拜称臣的国家数不胜数;其次是在暗示鸠摩罗王也可以派出使节向大唐示好。

鸠摩罗王并不知道玄奘偷渡者的身份,在他看来,像玄奘这样的高僧,也一定能够在大唐皇帝面前说上话,所以当场表达了希望能够前去朝贡的心愿。

一个多月后,戒日王征战归来,想要继续那烂陀寺与般若毱多的那场辩论,后来才知道玄奘居然在鸠摩罗王那里,于是非常不快,当即派出使者前往鸠摩罗王那里,让他把玄奘送回来。作为印度实力仅次于戒日王的国王,鸠摩罗王一直想找机会跟戒日王较量一下,不但不放人,还撂下一句狠话:

我头可得,法师未可即来。

这时,玄奘已然成了印度两大国王较劲的砝码。戒日王看了鸠摩罗王的答复后大怒,但他毕竟是见过风浪之人,自己的国家刚刚经历一场战争,如果真的为了一个僧人翻脸开战,也未必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就派使者告诉鸠摩罗王,既然这样,那就让我的使者带着你的脑袋回来吧,我不要玄奘法师了。

戒日王的实力摆在那里,鸠摩罗王当然也不敢贸然翻脸,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也跟辩论一样,首先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方,所以他立刻调集两万象军分乘三万艘大船逆上恒河,和玄奘一起去见戒日王。

两万大军为一位僧人护驾,这就是玄奘在印度受到的待遇。

来到戒日王的驻地后,鸠摩罗王命令大军在恒河北岸扎营,又派人安顿好玄奘,然后渡河前去拜见戒日王。戒日王见鸠摩罗王虽然阵势浩大,但毕竟还知道客客气气的前来拜见,也就没有多加为难,只是问他玄奘在哪里,为何没有一同前来。鸠摩罗王就反问,既然大王您如此崇信佛法,又怎么可以让玄奘法师渡河涉险前来拜见你呢?只一句话,就把戒日王的气势全部压倒,可见鸠摩罗王也非善辈。

当天半夜,戒日王迫不及待的渡河前去拜见玄奘。在这次会面中,玄奘非常自豪的为戒日王介绍了祖国大唐的风土人情和英名君主,深深的打动了戒日王。戒日王跟玄奘的见面在贞观十四年,而在第二年,戒日王的使臣就已前往长安拜见了唐太宗。玄奘可能不会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一番豪言壮语,直接促成了唐朝与印度最大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

电影《天地英雄》(故事发生在公元700年)里遣唐使马快对马贼头子道:此乃大唐之土,朝廷无官之地我便是官。而在六十年前的贞观十四年,玄奘法师同样可以自豪的告诉所有人:我乃大唐子民,大唐德威远播之地,我便是大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学佛时碰到周围的人嘲讽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学佛时碰到周围的人嘲讽怎么办?

索达吉堪布:学佛时碰到周围的人嘲讽怎么办? 问:学佛时碰到周围的人嘲讽怎么办?答:大善知识博朵瓦曾经这样说过:“别人不悦,正合我意,他们不高兴是他们的事,他人冷嘲热讽对我丝毫也无损害,自己哪怕只有一...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行一切善,舍一切恶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行一切善,舍一切恶

行一切善,舍一切恶得与大善知识结下法缘,乃是殊胜因缘。在人生旅程中,或有迷失、或有踌躇之际,大善知识正如一盏明灯,指引修行成道之途。《沩山警策》亦云:亲附善者,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因此,...

放生: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

放生: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

放生还是杀生,慈悲还是可悲?放生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传承和提倡的优良传统,但是近年来,随着放生人数的增多,放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放生引发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诸如将本来生活在南方湿热环境的动物放生在干寒的北方...

几大原因详解三论宗理念缘何衰灭

几大原因详解三论宗理念缘何衰灭

三论宗理念是我们国家本土的一个佛教文化宗派,有我们国家先人进行建造。佛教的理念虽然虽然说起源于印度,但是三论宗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确实是在中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实三论宗理念在我们古代的时候虽然盛行...

堕胎了为什么要超度?怎么去超度婴灵呢

堕胎了为什么要超度?怎么去超度婴灵呢

有些人因为自己的不注意导致自己怀孕,也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宝宝生不下来。有的则是因为宝宝有一定的缺陷,不得不把宝宝打掉,这时候的妈妈还是很伤心,那么打胎后怎么给孩子超度,这是一些妈妈想为孩子做的最后一...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

几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应●广恩禅师,闭门绝食,念诵大悲咒。时值隆冬酷寒,霍氏的儿子在榛莽中获得二枚桃子,鲜洁可爱,献给法师吃下。从此,他诵咒更灵验,火不能烧,暴不能害,以至鸡啄香而燃,牛受戒而驯化,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