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宗法师:平衡的自在

平衡的自在

当心和外在的事物互动的过程能够保持平衡,自在才会生起。

种种不满足的心、嫉妒的心、傲慢的心,当你有这些心念的时候你就会痛苦啊!是不是?我们现在生活里面经验到的很多烦恼的事情,是因为我们的心和境界互动之后,生起了烦恼的不平衡,当你心中有烦恼的时候,跟境界是没有办法保持平衡的,因此是不会有真正的自在快乐。

佛法要教我们的,不是要去改变外在的事情。世界是改变不了的,我们不可能完全地改变世界。或者范围讲小一点,先不要想改变世界那么伟大;我们觉得所处的公司有很多个缺点,老板也很多缺点,同事也有很多的问题,包括自己的家人也常常带给你烦恼,那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改变的,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的生命。我们只能尊重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自主权,意思是你到底要怎么去运作你的生命,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握,没有人可以替你做决定。

而我们可以做的,只有尊重别人的生命,除此之外,就是改变自己的心灵模式。当自己的心能够改变的时候,世界就不一样了。因为外在的事物一定会有不圆满的显现,但你学会了保持平衡的心去回应。

要如何保持平衡的回应呢?要学习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尖酸刻薄

纪晓岚写的因果故事:尖酸刻薄

尖酸刻薄赛商鞅者,不欲著其名氏里贯,老诸生也。挈家寓京师,天资刻薄,凡善人善事,必推求其疵颣,故得此名。钱敦堂编修殁,其门生为经纪棺衾,赡恤妻子,事事得所。赛商鞅曰:世间无如此好人,此欲博古道之名,...

佛教故事:禅·看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佛教故事:禅·看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孔子曾经这样说过: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南怀瑾则认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人类最大的缺点,和最大的愚蠢。人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即使能够注意,也...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达真堪布:我认为做人可以低调,但是做事要高调,这样对吗? 问:上师讲,做人要低调不能高傲。低调做人没问题,我认为做事要高傲,因为我是个带队训练,要成绩,有时候很高傲,所以有些矛盾。 答:你可以有自...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玫瑰泪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玫瑰泪

我急匆匆地赶往街角的那间百货商店,心中暗自祈祷商店里的人能少一点,好让我快完成为孙儿们购买圣诞礼物。到商店一看,不禁暗暗叫起苦来,店里的人比货架上的东西还多。好不容易挤到了玩具部的货架前。一看价钱,...

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生老病死人生苦,两位长寿老人,结局却不同

千百年来,福禄寿全是人们毕生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位老寿星却希望早日离世。长寿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喜乐,反而给了他孤独和空虚,寂寞与悲伤。索迪米约老人一直期待死亡,他的棺材摆了 24 年,...

悟光法师:心经思想蠡测 七

悟光法师:心经思想蠡测 七

心经思想蠡测~七五戒中之不杀生是身庄严,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是口庄严,不贪、不嗔、不痴是心意庄严,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体,身口意庄严,都会令人信敬,即是身教。教示人要清静身口意即是言教。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