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修学八大人觉

修学八大人觉

阿那律一边弘法,一边还在修行,有一天,他在支提国的瘦水渚村中静坐的时候,就思维道:「道,不是由贪欲得到的,是要由知足才能得到;道,不是在喧闹的地方求的,是在闲静处才能获得;求道要精勤,要有正念,要有多闻和智能才行。」

当阿那律这么想着的时候,佛陀在婆奇瘦的鹿野园中知道他的心意,就特地赶来瘦水渚村赞叹阿那律的正思正念,阿那律又遇到一次佛陀亲自驾临看他的殊荣。

阿那律想把自己所思维的问题,请佛陀印证,请佛陀说出来,因此他就问道:

「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应该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的而接近社会行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槃,请求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很喜欢的讲说八大人觉道:

「阿那律!你问得很好,你所挂念的都是学菩萨的问题,我为你说八大人觉,一切佛弟子都应该不分昼夜,至心诵念:

「第一、你们对世间和人生,应有无常观、苦空观、无我观、不净观,要离生死,求得觉悟,就必得这样观察。

「第二、你们要知道苦的根源,就是由于对世间的贪欲不舍,你们要能少欲无为,才能获得身心自在。

「第三、你们应该察审自己无厌足的心,终日在贪求造罪,若是能够安贫守道,知足常乐,以求智能为事业,这样才能获得平稳的生活。

「第四、你们切忌行善懈怠,有益于人的事做了不要灰心,息灭烦恼,降伏魔鬼,才能出离五阴三界的牢狱。

「第五、你们应该要明白愚痴生死的可畏,对于一切佛法要悉心研究,尤其自己明白道理以后,要发心教化众生,给众生快乐。

「第六、你们应该觉悟到贫苦的人,怨恨很多,学菩萨的人要给他们物质上的救济,精神上的安慰,不要记着仇恨,不要怨怪别人。

「第七、你们生活在世间,不要被五欲的世间打败,无论出家在家,总要不染世乐,过一种清净高远的生活。

「第八、你们不可作自了汉,你们要发大乘普济一切众生的心,宁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因为阿那律尊者的请问,佛陀讲完了这八种修学菩萨的问题,很多人照着这样修行,都改善了生活,使生活获得自在安乐。

有一天,阿那律在禅定中思维佛陀所讲的八大人觉,他想:这个法,是少欲知足之法,不是不知足之法;是远离之法,不是群聚之法;是精进之法,不是怠惰之法;是正念之法,不是妄念之法;是寂静之法,不是愚者之法。

恩师与弟子,他们师徒之间的一唱一和,宇宙人生的真理,修行解脱的路径,实在说,原来就是这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高僧大德能代替众生受苦吗?

达真堪布:高僧大德能代替众生受苦吗?

达真堪布:高僧大德能代替众生受苦吗? 佛在经中说:每个人造的业,果报一定会由自己来承担,谁都不能代替,但是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一些公案里讲,说很多高僧大德代替众生受苦,这样是不是就推翻了谁造业...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文征明生性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过错。有人想要把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他必巧妙地转移另一个话题,使对方无法说下去。他终其生都经常如此。(评)从前马伏波告诫侄儿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有过失,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名...

多次的忏悔不如一次彻底的改正 | 导读:我怎样戒掉网络小说

多次的忏悔不如一次彻底的改正 | 导读:我怎样戒掉网络小说

我对文字很喜欢,看到有字的东西,都会多看两眼,这是从小就养成的习惯。记得每到寒暑假,我会翻箱倒柜找书看。那时农村比较少书籍,家里有书的话,真叫“珍藏”。爷爷有厚厚的《封神演义》《说唐演义》《说岳全传...

达观法师:修行者当有八种心

达观法师:修行者当有八种心

达观法师:修行者当有八种心 修行者当有八种心:建立“信心”,下定“决心”,发“菩提心”,时时“观心”,日久“定心”,必将“明心”,自然“用心”,一切“无心”。 信心是来自于了解,而不是出于口号!您...

星云法师:骂人的艺术

星云法师:骂人的艺术

骂人是恶口,骂人是不好的行为,不管什么人,你骂他,他都会不高兴、不欢喜。生气骂人,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当然可以生气,可以骂人;但是,如果不能解决问题,你生气骂人有什么用呢?当然,有一种人很不讲理,做事...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法官的妙计

佛教故事:民间故事:法官的妙计

法官的妙计波光粼粼的河边,有个叫唐宗普珍的姑娘正在洗衣服,她把一对金戒指放在岸边的石头上。无赖小偷格桑趁她不注意,把金戒指偷走了。姑娘向法官报了案。法官查问无赖格桑,格桑说:戒指是我死去的母亲送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