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十大弟子传:修学八大人觉

修学八大人觉

阿那律一边弘法,一边还在修行,有一天,他在支提国的瘦水渚村中静坐的时候,就思维道:「道,不是由贪欲得到的,是要由知足才能得到;道,不是在喧闹的地方求的,是在闲静处才能获得;求道要精勤,要有正念,要有多闻和智能才行。」

当阿那律这么想着的时候,佛陀在婆奇瘦的鹿野园中知道他的心意,就特地赶来瘦水渚村赞叹阿那律的正思正念,阿那律又遇到一次佛陀亲自驾临看他的殊荣。

阿那律想把自己所思维的问题,请佛陀印证,请佛陀说出来,因此他就问道:

「佛陀!在六和敬的僧团中,忘记自私,忘记小我,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对众生要绝对慈悲,绝对仁爱,这也是应该知道的。但是,佛陀!在家学道的信徒很多,出家的而接近社会行弘法利生的弟子也很多,关于他们如何求得觉悟,进入涅槃,请求佛陀慈悲开示。」

佛陀很喜欢的讲说八大人觉道:

「阿那律!你问得很好,你所挂念的都是学菩萨的问题,我为你说八大人觉,一切佛弟子都应该不分昼夜,至心诵念:

「第一、你们对世间和人生,应有无常观、苦空观、无我观、不净观,要离生死,求得觉悟,就必得这样观察。

「第二、你们要知道苦的根源,就是由于对世间的贪欲不舍,你们要能少欲无为,才能获得身心自在。

「第三、你们应该察审自己无厌足的心,终日在贪求造罪,若是能够安贫守道,知足常乐,以求智能为事业,这样才能获得平稳的生活。

「第四、你们切忌行善懈怠,有益于人的事做了不要灰心,息灭烦恼,降伏魔鬼,才能出离五阴三界的牢狱。

「第五、你们应该要明白愚痴生死的可畏,对于一切佛法要悉心研究,尤其自己明白道理以后,要发心教化众生,给众生快乐。

「第六、你们应该觉悟到贫苦的人,怨恨很多,学菩萨的人要给他们物质上的救济,精神上的安慰,不要记着仇恨,不要怨怪别人。

「第七、你们生活在世间,不要被五欲的世间打败,无论出家在家,总要不染世乐,过一种清净高远的生活。

「第八、你们不可作自了汉,你们要发大乘普济一切众生的心,宁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因为阿那律尊者的请问,佛陀讲完了这八种修学菩萨的问题,很多人照着这样修行,都改善了生活,使生活获得自在安乐。

有一天,阿那律在禅定中思维佛陀所讲的八大人觉,他想:这个法,是少欲知足之法,不是不知足之法;是远离之法,不是群聚之法;是精进之法,不是怠惰之法;是正念之法,不是妄念之法;是寂静之法,不是愚者之法。

恩师与弟子,他们师徒之间的一唱一和,宇宙人生的真理,修行解脱的路径,实在说,原来就是这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念佛回家]专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论坛开通啦!

[念佛回家]专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论坛开通啦!

【好消息】专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论坛开通啦!更新:2017.1月已改版,南无阿弥陀佛。站名:念佛回家www.huijia18.com宗旨:专依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一向专念南無阿弥陀佛愿景:成为各弥陀道场...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僧稠 (岭东第一禅)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僧稠 (岭东第一禅)

僧稠 (岭东第一禅)僧稠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不止。偶然间,僧稠看一本佛经,他突然醒悟,于是投身佛门。这年僧稠二十八岁。...

大乘尊之为大乘天,小乘尊之为解脱天

大乘尊之为大乘天,小乘尊之为解脱天

这四位当中到底哪位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据说公务员考试曾有这样一道题:下面选项谁不是《西游记》中的人物?A. 张百忍 B.唐三藏 C.吕洞宾 D.嫦娥项吕洞宾是八仙之一。《西游记》里,孙悟空飘洋过...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六十一回

吉祥尊者:自然的代价 第六十一回

第六十一回第四个梦妙音天女歌一唱完,雷声震动,群龙从四方涌现,帝释带着一队天兵天将,从东方驰来。「伟大的蒙卡勒大士万岁,万万岁!您太了不起了!太伟大了!请您出来当人天首领吧!蒙卡勒大士啊!请慈悲我们...

这些细节 说明男生不想真的分手

这些细节 说明男生不想真的分手

现在这个时代,不像以前那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了,虽然那种方式限制了男女的自由,但是有层层把关,也就更加稳妥一些。而现在,很多年轻的小情侣,常常会闹分手,搞得非常不开心。不过有的时候,说分手其实都...

达真堪布: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

达真堪布: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

达真堪布: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人?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社会上常有这样的情况,善良的人常常被人伤害和利用。我们该如何智慧地去做一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