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精通地理的旅行家玄奘

精通地理的旅行家玄奘

玄奘留学印度15年(629-644年),旅途往返两年,先后共计17年,行程5万多里,历经西域、中亚和南亚大小110个国家(多为城邦小国)所闻所履28国,连同附述的12国,共150个国家(据《大唐西域记》一书所记)。可算是踏遍青山人未老,追求卓越始罢休。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旅行家,伟大的地理学家和伟大的社会活动家。他对五印度各国的历史文化、山脉河川、风土人情、地理特征、宗教信仰,了如指掌,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有三点值得推介。

一是对印度国名汉语译名的定位。众所周知,中印两国交往历史悠久,从丝绸之路开始,两国之间的人流、物流和车流(马帮)不绝。国人对印度的称谓,因时因地而异,极不统一。为此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写道:详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又说: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所以印度国名的译定始于唐朝玄奘。由于在吠陀时代古印度就存在着种姓制度,且地位至高无上惟婆罗门种姓。因此,取其这一特征,玄奘也称印度为婆罗门国焉。印度国名还得名于今印巴两国境内的一条大河,中国古称信度河或辛头河,玄奘定名后,改称印度河(Indus)。

二是对印度(南亚)次大陆的地理地貌特征的沟勒和界定。玄奘在前人的基础上,把古印度疆域按其方隅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大块。并用四句话16个字对印度的地理特征作了概述。他说五印度之境,周九万余里,是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这一界定与今日印度的自然地理特征基本相符。须知,在当时缺少现代科学测绘仪器的条件下,仅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脚踏实地的实践经验,将我国一个伟大邻邦的自然特征用三言两语、十分形象地就勾勒了出来,这个创举非常了不起。然而,在玄奘访印800多年后,于1492年,西方一位大名鼎鼎的航海家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时,却把它当成印度。并把当地土著称做印度人(Indian),后人为避免混淆,把生活在美洲的土著(Indian)译成印第安人,而在亚洲的Indian译为印度人。而印度人则喜欢用英文Hindus一词来表述。哥伦布的这个历史性错误,至今成为话柄。可见我国古代留学生的智商丝毫不比洋人差。

三是让西方国家重新发现和认识东方印度文明的价值。19世纪中叶,英国已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整个印度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如何管理这个被征服的国家和了解她的历史文化,当时英国统治阶级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一派称英语派;一派称东方派。前一派主张在印度实行英国式的管理和推广英语教育来改造印度传统社会,培养一批符合英国需求的管理阶层;另一派则赞成保留和发掘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两派争执不已,后来英语派占了上风,在印度开始大力推广英语教育,输入西方文化的理念和价值。与此同时,英国也开始探索和挖掘印度文化的底蕴。19世纪中叶英国一些考古学家,如坎宁安(1814-1893年)等人就是根据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记述,陆陆续续发掘出诸如王舍城、鹿野苑、阿旃陀石窟和那烂陀寺遗址和古迹,从而使这些代表和象征佛教文化的圣地、遗迹和石窟得以重见天日。这不能不归功于玄奘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三空道人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三空道人悟道因缘

三空道人悟道因缘三空道人,嘉兴天宁竺云景昙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三空道人自幼即具大丈夫出世之志,不为富贵名利所夺。出家后,投天宁竺云景昙禅师座下参学。景昙禅师令他参赵州无字公案。三空道人于是谨遵师教...

降压好药 芹菜

降压好药 芹菜

芹菜绝对是夏日佳菜,因为它性味清凉,可降血压、血脂,更可清内热。 芹菜有两种,一种是唐芹,一种是西芹。如果你偏爱味道浓烈的食物,可选吃唐芹,用它来炒肉片,味道较强,用来榨汁,味道更是劲道十足,不是...

青果萝卜饮

青果萝卜饮

原料:鲜青果30克,鲜萝卜60克。 制法:上2味水煎取汁。频饮。 效用:用于糖尿病并发咽炎属阴虚者,证见咽干、咽喉肿痛者,有滋阴利咽生津之功效。 .no-mobile{display: none;}...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宽恕别人才能释放自己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宽恕别人才能释放自己

宽恕别人才能释放自己佛说:原谅和宽恕,比仇恨更有力量。原谅别人,才能释放自己,祝福别人,才能快乐自己。仙崖禅师曾经收过一个贪玩的徒弟,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时分趁着禅师不注意偷偷溜出院子去玩...

证严法师:哑和尚悲心掘井除干旱

证严法师:哑和尚悲心掘井除干旱

安徽省有一个地方做采石矶(位在当涂县西北),得名的来源有一段很感人的故事 。传说采石矶曾经有好长的一段时间没有下雨,八个月至一年当中,连续艳阳照的炎热天气。所有的井都陆续干涸,连原本滚滚而来、浩荡充...

我很精进,也想如法修行,可为何坚持多年生不起大受用?

我很精进,也想如法修行,可为何坚持多年生不起大受用?

纵观古今成功人士,出口成章者都是厚积薄发,从容淡定者都是事事磨砺,游刃有余者都是千锤百炼,每个成功的优秀人才都有一段至暗时光,越是昏暗火焰燃烧的光芒才越耀眼。静待花开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作为佛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