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供佛的水果会受果报吗?

问:听您说‘吃自己供给佛的水果,是触犯了支分盗戒。’请问如何忏悔呢?后来把钱补上行不行?

答:我在五戒中已经讲过,供佛的食物最好是以菩提心布施出去给其它众生,这样符合上供下施的意趣。但若普通的佛子,以恭敬心为求加持故而将撤下来的供品食用,则不犯盗戒。但若以贪口欲之心食用,则是犯盗的支分罪。若是灌过密宗顶的佛弟子以及菩萨戒弟子,则当发菩提心,将供品念咒加持后,施与其它非人众生。

若是受持五戒的佛弟子以贪吃之发心摄持,而食用自己供佛之食物,则即触犯了盗的支分罪。若触犯了支分罪而不懂得忏悔,将来必会因此罪业堕落恶道。因自己发心供佛的物品,从自己发心供佛的那一刹那起,这些水果物品已经成为了佛物,非是自己的东西了。所以若是供完佛后,自己以贪吃之发心私自取用就是触犯了盗戒的支分罪。

再者,供品被供到佛前之时就成为了佛物,既然成了佛之物品就有护法神来守护,若自己因贪嘴私自享用供品,此时就会令护法神不欢喜。佛虽然没有执着心,也不会不欢喜,但是护法有守护佛物的职责,所以会令护法不喜。

那么犯了这样的过失如何忏悔呢?其实愚僧在前面已经讲过忏悔的方法了,用前面所说的各种方法都可以忏悔的。(照光法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法海搜珍·序

佛教故事:法海搜珍:法海搜珍·序

法海搜珍序陈旡我居士选材/陆渊雷居士译释序一切宗教哲学思想议论,以及实行方法,最圆莹最究竟最真实者,莫如佛法;然而佛法的流行与被信仰,非但不及其他宗教,而且不及普通哲学。这为什么缘故呢?一则大多数人...

达真堪布: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达真堪布: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达真堪布: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 应该把钱捐到寺院里,还是布施穷人?这两者有没有区别?答: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包括我们做这些善事,都要随缘去做。你认为:我不应该施舍穷人,应该捐给寺院。这也...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忍辱太子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忍辱太子

忍辱太子在毗婆尸佛时候,婆罗奈国的国王,聪慧贤能,很受国人尊敬。可是国王没有子女,这使国王很忧郁。后来经过十二年不懈地向天神祈祷,王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这男孩生来心地慈善,相貌和悦,具备大人物的面相...

我不感到意外

我不感到意外

我不感到意外那是一片特别香甜的白兰瓜,兰州特产。清清凉凉地入口,甜润细腻,蜜汁在唇齿间留下的香味久久不散。我的胃已经提抗议了,对面的两个人还在不断地把新切开的瓜往我这边推。夏初的衣物有微风掠过,让人...

宽运法师:佛与众生的差别在哪里

宽运法师:佛与众生的差别在哪里

佛教里头经常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其实这个自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但是我们很多的时候都是心外求佛。祖师经常说:过去的心不可得,现在的心不可得,未来的心还是不可得。如果心外求佛更是无所得呀!所以很多...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6-17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6-170)

166、有个好吃懒做的小孩,他的父亲时时刻刻都指望他能改掉这个不良习惯。然而那个孩子一点也没有改正自己缺点的意思。父亲不得不随时随地提防自己的孩子,担心他会把家里的钱或值钱的东西偷到外面去换吃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