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舍利弗曾为蛇身

有一次,某位施主送了一些很好的食物到僧团,那时有些年轻的比丘出门托钵去了,而几位长老比丘已托钵回来。施主就把食物平分供养僧众,长老尊者当然都有一份,不在精舍的年轻比丘也各留一份。但是,佛陀有规定不残食戒也就是当天的食物一定要当天吃完,过了中午就不能吃了。

其中和舍利弗同住一间的一位年轻比丘还没回来,可是时间已快要过午了,有人向舍利弗建议说:长老,眼看时间就要过午了,您为年轻比丘留的这一份,留着也是浪费掉,不如您把它用了。舍利弗想想也是有道理啊!因为过了正午,这食物就不能吃了,丢掉又很可惜,于是舍利弗就把那一份必须咀嚼的食物也吃了。

正当他吃完时,那位年轻的比丘回来了,舍利弗就告诉他:哎呀!你回来晚了,某某长者送来美食,本来也帮你留了一份,可是你太晚回来了,所以我就吃了。年轻的比丘听了心里很不欢喜就回他一句:好吃的东西,大家当然都想吃。

舍利弗听了心里很不舒服,他觉得只因为吃了他那份就被说得这么难听,好像说他很馋嘴一样;舍利弗就回应他: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

从那时候起,不管是早上或中午,他真的都不再吃须经过咀嚼的食物。时间久了,大家都很为他的身体担心,心想:长老为了这件事而拒绝食物,要如何是好呢?大家就议论纷纷。佛陀看到三三两两的比丘在那儿交头接耳,即问道:你们在讨论些什么呢?其中一位弟子就如实向佛陀报告。

佛陀说:这是舍利弗的余习未尽啊,在久远劫前,有一个人不小心踩到一条蛇的尾巴,蛇回过头咬了他一口!没多久,那个人的脚就肿起来了。家人很着急,赶紧请医生来,医生看了之后说:这是被毒蛇咬伤的,治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那条蛇抓回来,让它把毒液吸回去,他就不会有生命危险:另外则须以药物治疗,不过时间上可能要比较长。这两种方法让你们选吧!

家属觉得让蛇再把毒液吸回去,这方法最快了,于是就把那条蛇抓了回来,医生想尽办法要使蛇舔回毒液,但是那条蛇不肯就是不肯。大家又想了一个办法:生起一堆火要逼它就范。但是,蛇宁可爬入火坑也不愿意把毒舔回去。医生看到这种情形,赶紧把蛇拨开,不得已才用药物为伤者治疗。

佛陀说完这个故事,又向比丘们说:你们知道吗?当时那条蛇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位医生就是我。当时那条蛇宁死也不肯吞下一口闷气,现在的舍利弗和当时毒蛇的习性不是一样吗?年轻比丘轻轻的一句:好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想吃!他听了就不愿再吞食必须咀嚼的食物,这种习气不是很像吗?

舍利弗经过累世的修行,他的智慧那么高,平常说的话哪一句没有道理?平常哪一种是非看不开呢?但也仍有余习存在。凡人也是这样,人我是非在别人身上时,我们都看得很清楚,但是,若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时,却往往解不开,这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习气,这些无明习气若能去除,那么距离成佛的目标就不远了。

由此可知,我们要常常警惕自己当是非发生在别人身上时,我们可以排解,可是要记得反问自己,若发生在自己身上呢?我们是否能够突破?修行就是要修到既能排解他人的烦恼,也能扫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真学佛者,也才是真正超凡的人!

所以,我常说离开人群没有什么法可修,在人群中才会有很多烦恼让我们磨练;学佛,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修行就是要去除烦恼、净化自己的心思,烦恼习气尽除才是真正的证果,真正开智慧的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疼痛”的那部分是宝

“疼痛”的那部分是宝

疼痛的那部分是宝一般情况下我们生病的时候,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不舒服,我们就感到反常,机能不如以前。等身体恢复健康以后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生病的器官机能比以前强多了。一个叫阿费列德的外科医生揭示了这个谜...

佛教故事:禅·看开:第五章 看轻得失

佛教故事:禅·看开:第五章 看轻得失

第五章 看轻得失佛陀说,名是缰,利是锁,尘世的诱惑如同绳索一般牵绊着众人。一切烦恼、忧愁、痛苦皆由此而来。要想摆脱,首先要舍弃名利,看轻得失。有个词叫作茧自缚,能很好地让我们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得与失...

海涛法师:放生可以找别人代替吗?

海涛法师:放生可以找别人代替吗?

海涛法师:放生可以找别人代替吗? 放生可以找别人代替吗?答:当然可以,最主要是能够救生命,自己没办法参加,有些人出钱、有些人出力帮你做,但是如果你能来参加,有跟众生结法缘的机会,更有参与共同放生的功...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丑女的故事

佛教故事:滴水藏海:丑女的故事

丑女的故事河北昌黎赵家庄有个赵员外,夫人早早谢世,撇下一对双胞胎女儿,大的叫桃儿,小的叫杏儿。都说双胞胎模样长得一样,可这姊妹俩长得差出了格:姐姐花容月貌,让人不敢直眼瞅;妹妹奇丑无比,也让人不敢直...

佛教故事:关键是如何运用

佛教故事:关键是如何运用

关键是如何运用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

来自“人间天堂”阁骨岛的人生遐想

来自“人间天堂”阁骨岛的人生遐想

春节期间,女儿就策划好,一家人“自由行”去泰国度假。主要目的地——阁骨岛。那时济南尚有早春的料峭寒意,可到了曼谷,步出机场大厅时,迎面而来的则是阵阵热浪,顷刻间感受到了热带旱季的气候。我们计划在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