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禅理来自生活

禅理来自生活

禅,其实非常简单,即使你并没有真正懂得禅理,而你在举手投足之中却处处体现了禅理,那么不要刻意地寻求禅,禅就在生活当中,只要你用心去体会,处处都是禅。

禅宗清净,佛理明心。若是把参禅看成诵经打坐,却只得其形,而未得其实。修禅修心,拜佛亦是拜心。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万物皆禅,万事皆禅。修练在自身,作为在天地。

唐时有位官员,姓薛名简,就曾问过六祖慧能大师: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师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就必须坐禅习定,请问大师您有什么高见?

慧能大师回答说:禅理需要用心体悟,怎么能仅靠打坐呢?

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必须知道,禅不能从坐卧之相去计较。六祖说: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原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从这一教导中,我们可以真正体会到,行住坐卧,搬柴运水,乃至扬眉瞬目,一举一动,哪一样不是禅的境界?只有寓禅于行住坐卧的生活之中,才能体悟真正的禅趣!

自古以来,许多禅师都非常注重在生活中开示弟子,在生活中常常都可以领略他们风趣诙谐的禅风,赵州禅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天有几个学僧来向赵州禅师请教禅的问题,第一位学僧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道:你吃粥了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了!

赵州禅师开示道:去食堂洗钵盂去!这位学僧听到这些似有开悟。

第二位学僧也说道:弟子初入禅林,请求师父开示!

赵州禅师反问他道:你来多久了?

学僧回答:今天刚到!

赵州禅师又问:你吃过茶没有?

学僧回答道:吃过了!

赵州禅师指示他说:到客堂报到去!

第三位学僧已在赵州禅师的观音禅院参学十几年,所以他也上前说道:弟子前来参学,十年有余,不曾蒙受老师开示,今日想辞别下山,到别处去参学!

赵州禅师听后,故作惊讶道:你怎可如此冤枉我,从你来此禅院,你每天拿茶来,我为你喝,你端饭来,我为你吃;你合掌,我低眉,你顶礼,我低头;哪里有一处没有教导你?学僧听后,用心思考。

赵州禅师道:会就会了,假若用心分别,思维则离道远矣!

学僧开悟,但问道:如何能保住呢?

赵州禅师道: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生活就是禅,禅就是生活。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溪水是禅,青山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真正学禅决不仅仅是参参禅,念几句弥陀,更在于参悟禅宗道理,在于以慈悲的行来实践开悟的知。生活中一切皆是禅!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禅例。

从前有一位云水僧,他听说无相禅师禅道高深,便来找其论禅。

禅师有事外出,侍者便说: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转告。

云水僧说:不行,你年龄太小。

侍者说:年龄虽小,可智能却不小!

云水僧一听,噢!果真如此吗?那我就考一考你。

说完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便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手指,侍者伸出五根手指;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却用手在眼睛上比划了一下。

云水僧看后慌忙掉头就走。他边走边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圆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的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比了个大圆圈,说有天空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戒五年;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在他眼中。一个侍者就如此高明,那无相禅师的禅道不知会有多深!所以我还是走吧。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了,侍者向师父讲述说:师父,今天来了一位云水僧,他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就用手比了个小圆圈,说你家的饼只有这么一点大。我便用两手比划说,有这么大呢!他只伸出一个手指说,一文钱一个吗?我伸出五根手指,说一个要五文钱。他又伸出三个手指说,那就三文钱吧!我指指眼睛说他太不识货了,没想到他却走了。

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侍者,你懂吗?

侍者摇摇头,一脸的不解。

滔滔不持戒,

兀兀不坐禅。

酽茶三两碗,

意在镢头边。

唐仰山慧寂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拉珍文集] 想长远一点,一切都还在蔓延

[拉珍文集] 想长远一点,一切都还在蔓延

想长远一点,一切都还在蔓延拉珍佛弟子都会讲两个字“因果”,可惜,真明白进而笃信因果的人却很少。第三世多杰羌佛、释迦牟尼佛、十方诸佛开示了众生一个事实:“因果”是构成整个宇宙的最根本的规律。三世多杰羌...

为新型肺炎疫情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为新型肺炎疫情向观世音菩萨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这次从武汉发生的新型肺炎疫情,许多人受到委屈、苦难和惊吓,祈求您的慈悲加被,让我们具备勇气与智慧,面对疫情,能够处变不惊,面对疾病,能够冷静宽心。慈悲伟大的观世音菩萨,有些地方...

理净法师:念佛不专心是否业障太重?

理净法师:念佛不专心是否业障太重?

理净法师:念佛不专心是否业障太重? 问:我最近念佛老不专心,念着念着就被杂念打消了,很努力的念努力的克制自己不去打妄想还是不行,是不是业障太重业障现前扰乱?请问法师要怎样对治呢?答:对于初学者来说,...

修学佛法

修学佛法

修学佛法守成法师著往昔印度有一国王,名多味象,心性柔和,奉事婆罗门教。一日,其王忽然大发善心,欲大布施,遂倾国库藏,积七宝如山,亲手施与,凡有来乞者,每人一撮而去,如是数日,其所积之七宝,丝毫不减。...

挽回前男友的短信发了有用吗

挽回前男友的短信发了有用吗

现在这个社会可能男女之间面对的困难是非常多的,有一些人呢在分手以后就不知所措了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挽回,比如对于女人来说,如果前男友决定走了,就会写一些挽回前男友的短信,那么这样的短信是有用的吗?其实不...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蜜蜂不会错过花期

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蜜蜂不会错过花期

蜜蜂不会错过花期信用是做人的资本。失去信用,也就失去了为人的尊严。信用不可轻易用承诺来代替。听信承诺,不留下依据,即使一时相处得很好的朋友或亲戚也有翻脸的时候。所以,信用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不是单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