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静自然禅:蜜蜂不会错过花期

蜜蜂不会错过花期

信用是做人的资本。失去信用,也就失去了为人的尊严。信用不可轻易用承诺来代替。听信承诺,不留下依据,即使一时相处得很好的朋友或亲戚也有翻脸的时候。所以,信用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性的。

有几种失信与信用是可以原谅的。一是他固守信用的本质非常好,没有任何欺蒙之心,只是在扼守信用期间,迫于突发事情变故,最终导致无力承付信用的债务;二是对事先承诺信用的能力估量不足,导致不能在指定期限内完全偿负信用债务。对这些履行信用人的人品是可以理解的,但所拖欠的信用债务还需要延续一定的时间予以偿还。

错过花期的蜜蜂是很难采集到花蜜的。信用的可信度在于时间的交易。信用是以时间的准确度来衡量的。

信用是一种精确度很高的验证砝码,它只需要一次交易,就能得到人品内涵的价值。

信用的约定犹如如期而至的春天一样准时。泥土培育了种子,种子培育了胚芽,胚芽培育了枝叶,枝叶培育了花朵,花朵培育了果实。这是信用的连接,而最后的果实又把金秋的期望准确无误地带给复苏的泥土。建立良好的信用循环,事物的运行才能步入正常的轨道。

讲信用的人,就像成熟的果子包含着诚实的果核一样,他的心灵是经得起风雨长时间考验的。

不守信用的人,当他极力要获得信用度时,他的言语往往会表演得天花乱坠,以此动摇你的决心。寓言中,狐狸是编织谎言的高手,它常常花言巧语,骗取动物们的信任。这是揣怀着个人预谋博取信用的手段。

信用的分量,不可用言语来过秤,它只有通过心灵的天平,才能得出真实的数据。

信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易最频繁的无形货币,它以最终的成交结果,得出彼此人格的价值。

信用是用一串珍珠穿连起来的人格,它有效地维护着我们做人的尊严。失信于一个人,便断绝了一次与人的交往,而失信的口碑会很快传播开来,导致我们日后不为众人所相信。一旦被信用孤立,危机时刻都在窥视着我们。

信用的清泉里,沉静着明月一样莹洁透明的心灵。信用不仅仅是用于衡量物质上交易的砝码,它的核心内容是在衡量心灵的信用度。良心也讲信用,友情和爱情也要讲信用,真正的信用天平是在平衡人生灵魂的重量,是思想真诚地交流,是健康的精神与健康的智慧交换。

学会坚守信用本质,信用本质是我们为人处事的根基,牢固的信用根基,使我们拥有崇高的信誉。否则,信用危机会把我们推向孤立无援的境地。

信用也是一种价值,是维系朋友的生命纽带。当我们无奈中要失去这根纽带时,价值有时也会转变成理解,理解是信用的另一重境界。

诚实是构架信用的桥梁,没有诚实的信用,连使用一根针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我们不能拿一两次信用度来衡量一个人的品质。有时坏人和小人也讲信用,他们会巧借信用的名誉博取对方的信任。待你被信用的烟雾迷惑时,他们便露出本来的面目,变信用为强行占有。

鉴别信用的真伪有两种最基本的尺度:一是对方固定的资产是否能够达到兑付失信后的额度;另一种是其个人的潜在能力是否有后续挖掘价值可达到你要支付出去的信用额度。前一种,只要我们作一番实地考察就可以得出结论。后一种我们得权衡利弊,放开眼光去挖掘被泥土埋没的珍珠的价值。

信用不是急于求成能够得到的。信用需要时间的交流,当彼此达到默契后,信用的交换才是快乐的。

信用不是完美无缺的。不要用信用度来衡量人的一生。信用只是验证人生品行的一个分支,是我们四肢的某一处神经末梢。一旦出现问题,我们立刻会感觉到麻痹,造成行动不畅。所以根治不守信用的根源,首先要打通我们的思想气脉,树立高尚的品行,然后遵循信用的法则,方可树立诚信的形象。

信用是高等智慧的产物。动物是没有信用可言的,它们低劣的智商是建立在一种原始本能基础上需求和冲动。而我们人类是用信用来维持一个和谐美满的生活秩序,我们在彼此的信用交易中得到精神的快感,在用智慧的语言编织信用的生命网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博物馆 | 素食文化

素食博物馆 | 素食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素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绝大多数时间里的选择与实践,中国的素食文化,从来都不是单调、乏味、严苛和万马齐喑。在对植物性食材的运用上,中国人的花样百出一直令西方人惊叹。《说文解字》里...

以后的春节我还要继续这样过!

以后的春节我还要继续这样过!

这个春节太有意义了,闻法共修我再也不会不敢说、怕说错了!今年我提前安排了自己的过年计划,要让自己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春节。我赶回老家和师姐们一起恭闻佛陀的法音 。我们是按照佛陀法音《若不如是闻法,则...

寂静法师: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

寂静法师: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

生命归何处?生命靠什么?【编者注:本文开示于中国救苦救难第一道场——广东化州南山寺2013年春节佛七第八天下午。值得佛门内外每一个人阅读。】很多人说自己皈依了,其实只是拿了一个皈依证,是形式上的、名...

索达吉堪布: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该怎么看待呢?

索达吉堪布: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该怎么看待呢?

索达吉堪布: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该怎么看待呢? 问: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答:假如对佛教至高无上、高深莫测的境界一无所知,就开始随随便便说一些过失,这是非常不合理的。这就像...

星云法师:如何消除烦恼

星云法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的烦恼,心理上有贪嗔痴的烦恼,我们的烦恼真有如大海的深广、树林的茂密,起惑造业,流转生死,皆由烦恼所致。 无穷无尽的烦恼,细思之,不外由于一个“我”...

《葬花吟》引发的联想:佛陀住世渡群生,莫做黛玉收花骨

《葬花吟》引发的联想:佛陀住世渡群生,莫做黛玉收花骨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红楼梦》中的 一曲《葬花吟》,唱尽了人间伤春悲秋之痛。花谢花飞日月转轮,红消香断轮回不尽。这正是佛陀所讲的无常之显现。当人们为百年前文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