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序言 禅意人生 目录

谈佛说禅悟人生

作者:释然

序言 禅意人生

南怀瑾

我们学佛法为什么不得成就呢?由昔业障由于被过去生(包括前一天、前一小时、前一秒钟)所造的业因障碍住了。业障的问题,讲起来很多,可另作专题讨论,在这里不详细讲。

那么,被自己的业力所障碍,不能证得道果,怎么办呢?当勤忏悔。忏悔这两个字,我们很熟,尤其是我们学佛的人,动不动就忏悔。到佛菩萨面前磕几个头,拜一拜,哭一场,唉呀!我在忏悔。事情过去之后,又是我行我素。这样是不是忏悔呢?这不是忏悔,这是作假、自欺。所谓忏悔,就是停止以前所犯的错误,永远不再犯,以后的行为只起善、不起恶。

佛在《圆觉经》里告诉我们忏悔的办法:常起希望,先断憎爱嫉妒谄曲。常常生起希望,断除业障之心,先断除憎心与爱心。憎是讨厌,爱是喜欢,这是正反两面。憎是由嗔心而来,是一种仇恨的心理,讨厌这个人,讨厌那个人,埋怨这件事,埋怨那件事,怨天尤人。我们仔细观察人的心理,很好玩!一个人做错了事,刚开始,脸红一下,过几秒钟就退了。想了一想,我还是没有错,错的是他,或是别的什么原因才促使我这样。甚至归咎于社会问题,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我的错,是社会的错。请不要忘了社会也是人组成的,归咎于社会问题,这是推托之辞,不负责任的行为。把错误推给人家,把责任推开,或是排斥一切,这种心理是憎。

憎的反面是爱,爱不只是男女之间的爱欲,还包括了广义的贪爱。爱就是执着、占有。假如把自私的贪爱反转过来,变成牺牲自我,爱护别人,就是慈悲。

嫉妒的心理属于嗔,嫉妒的心理也有很多种,发生在感情方面的情况比较多,比较明显。因为求之不得,贪之不足,所以产生嗔恨,见不得别人比你好,也因为智慧不明了,自己的心结解不开,佛学称为结使,共有九十八个。修行就是去除这些结使,把这些结一个一个解开来,就是修行的成果。例如,一个内心充满仇恨的人,经过修行,变得非常慈悲;或是一个愚笨的人,经过修行,变得聪明豁达。但是,很多人学佛的结果,变得越来越笨,脾气越来越大;信了教以后,越学越脱离现实生活,变得精神兮兮,古里古怪,几乎每个宗教都是如此,看了真使人害怕。再说,宗教徒彼此之间互相排斥,也是一种嫉妒;不管男女老幼都有嫉妒心理,你的学问比他好,他会嫉妒;你的事业比他好,他会嫉妒;你长得比他美,他会嫉妒;你在街上多看女人一眼,夫妻回家就会吵架;有些人对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很好,对于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不理睬。其实,这是嫉妒心理的反面。你为什么要有所差别?能平等对待就好了,他不能平等,修行要从这个地方检查自己,不是说我去学了一个法,又会打坐,又会念咒,又会结手印,这就可以修成佛了。

还有谄曲。谄曲就是圆滑,转个弯。讲话拐弯抹角,内心打主意、想计谋,都是谄曲。谄是谄媚,在外表上讨你喜欢;曲就是弯曲,掩饰作假。所以佛说:直心是道场。你说:我要骂他就当面骂他。这就是直心吗?不是,这是嗔心。

佛告诉我们,忏悔要去除切断憎、爱、嫉妒、谄曲这些心理,把内心洗刷干净,这才是忏悔。并不是跑到佛堂哭一场,就是忏悔了。哭是情绪的发泄,哭过以后,心很平静,那是哭累了,别的事情想不起来了。你不要以为在佛(或上帝)前一跪,一哭,忏悔之后,觉得好安祥啊!得到上帝的灵感啊!得到菩萨的加被啊!其实那是累啦,不是佛菩萨的感应。不信再过几个钟头,吃饱了,体力足了,他的脾气又来啦!注意,什么是真忏悔要搞清楚。

忏悔之后,内心洗刷干净之后,再来修止、修观、修禅那。《圆觉经》里说:求胜上心,三种净观。但是,我们一般人却相反,不求忏悔,就想修止、修观、修禅那,结果越修心越乱,止也止不了,静也静不下。先求忏悔,内心纯善,到了善的境界,中国人讲为善最乐,心理产生喜悦,生理发起轻妄,再来求定,那就容易了。

目录

序言 禅意人生

第一章 看着脚下的人生路

满院香到香满村

看树插秧

草籽中的禅机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灯笼为谁而明

求人不如求已

磨砖不能成镜

第二章 快乐在远处等你

放下就会快乐

十七个金罗汉

从欲望中解脱出来

人生的锁链

畸形的贪欲

心无外物一身轻松

禅理来自生活

第三章 往来于名利之间

持之以恒方可登峰造极

超越名利实现内心和谐

浪子回头金不换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谦虚有礼,谦让有度

放松尽情,坦然面对

第四章 拨亮生命的烛光

参透生死之道

心中无色

善恶有无之间

追寻内心之美

篱笆上的钉子

搬柴运水皆是禅

寻找真正的禅心

第五章 心态改变命运

敢于肯定自己

认识你自己

身怀宝藏不自知

让心灵保持清净

第六章 进退之间的智慧

第七章 让内心获得圆满

第八章 驶向幸福的彼岸

第九章 挣脱固有的形式

第十章 禅机中的智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民间佛教故事:莲花池神对修行人的追问

民间佛教故事:莲花池神对修行人的追问

有一位修行人,习惯每天在大树下诵经、持咒、打坐、修法。一天,他打坐感到昏沉,就起身到林间散步,偶然走到一个莲花池畔,看到莲花正在盛开,迎风摇曳,十分美丽。他心里升起一个念头:这么美的莲花,摘一朵放在...

致少年——什么才是您真正需要的爱?

致少年——什么才是您真正需要的爱?

2019 年 4 月 17 日,上海 17 岁少年汤某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到母亲批评后,母亲载他回家途经卢浦大桥时,男孩趁母亲在桥上停车的间隙冲出车子跳桥身亡,母亲紧随其后因没能抓住他而跪地痛哭...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83)“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8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殊胜的药师法门分享连载A:1.为别人治疗时,应当修和自己业缘较深的本尊法。基于和本尊的亲密关系,感应会很迅速。不过治愈...

本月结婚黄道吉日查询  选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

本月结婚黄道吉日查询 选个适合结婚的好日子

结婚,是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情,因为只有成了家,人生才圆满。古人对于结婚择吉日是非常讲究的,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查询老黄历了,那本月的结婚黄道吉日有哪几天呢?本月结婚黄道吉日共9天:公历2020年5月15日...

星云法师:如何对待子女

星云法师:如何对待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助。如何对待子女呢?有五点意见: 一、教育子女不可为恶:我们教育子女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让他做坏事。他讲坏话了,告诉他不要讲坏话;他有不当的行为,告...

真正的勇敢

真正的勇敢

一个来自于日本禅宗的故事:     铃木大拙在他的书中记载了一个日本江户时期的故事。大家知道日本参禅过程中提倡的是茶禅一体,人喝茶,茶道本身就是参悟的过程。那么他写道,当时有一个著名的茶师,他跟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