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放下就会快乐

放下就会快乐

心灵的快乐自主是生活的磐石,它是思考醒悟的结果,它源于这样一条准则,那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这是禅宗思想的最高境界。

无所住而生其心源自《金刚经》,后来被六祖慧能活用于他所宣扬的禅法之中,它可以被称作禅宗的心要。

六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是一个一字不识的卖柴村夫。有一天他在市镇上卖柴听到有人在念《金刚经》,当听到经文中的那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忽然大悟。

随后他决定去参访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他在弘忍的门下不到一年,便得以继承他的衣钵。所以禅宗在六祖慧能之后,便开始以《金刚经》印心,而这个无住的自由心法,成为中国禅学迅速传播的重要原因。

无所住就是空,是要空掉一切不合理的成见、情绪和对善恶、爱憎的执著。无所住而生其心,可被解释为清心,因为清心的人总是那样单纯,那样宽容,那样诚心,那样恬淡从容。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黑指婆罗门来到佛的面前,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向佛献礼。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于是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但是,佛陀又说:放下!

黑指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啊?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就会从生死的桎桔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理解了佛陀所说的放下的意思。

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世间的人一旦有了功名,就会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会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会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会对事业放不下。世人身体上的重担,心灵上的压力,何止手上的两个花瓶呢?但是这些重担与压力,会使人活得十分辛苦。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学会放下可以使心灵获得解脱,让自己活得洒脱。

有个后生从家里出来要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他想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之后,后生与老禅者一边品茶,一边闲谈,他冷不防地突然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回答。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什么使你这样惊讶啊?

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

后生说,今天在我来禅院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有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团团转;为了权,我们上下左右转团团;为了欲,我们上上下下奔窜;为了名,我们日日夜夜窜奔。名是绳,利是绳,欲是绳,尘世的诱惑与牵挂都是绳。人生三千烦恼丝,斩断才能自在啊。

明云禅师曾在终南山中修行达三十年之久,他平静淡泊,志趣高雅,不但喜欢参禅悟道,而且也喜爱花草树木,尤其喜爱兰花。寺中前庭后院都栽满了各种各样的兰花,这些兰花来自四面八方,全是老禅师年复一年搜集所得。他茶余饭后、讲经说法之余,都忘不了去看一看他那心爱的兰花。大家都说,兰花就是明云禅师的命根子。

这天明云禅师有事要下山去,临行前当然忘不了嘱托弟子照看他的兰花。弟子也都乐得其事,上午他一盆一盆地认认真真浇水,等到最后轮到那盆兰花中的珍品君子兰了,弟子更加小心翼翼了,这可是师父的最爱啊!也许是他浇了一上午有些累了,越是小心翼翼,手就越不听使唤,水壶滑下来砸在了花盆上,连花盆架也给碰倒了,整盆兰花都摔在了地上。这回可把徒弟给吓坏了,愣在那里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景象,肯定会大发雷霆!他越想越害怕。

下午明云禅师回来了,他知道了这件事情非但一点不生气,反而平心静气地安慰弟子道:我之所以栽种兰花,为的就是修身养性,也是为了美化寺院的环境,并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啊!世间之事一切都是无常的,不要执著于心爱的事物而难以割舍,那不是修禅者的秉性!

弟子听了师父的一番话,这才放下心来,他对师父的言行敬佩不已,从此更加认真地修行禅定。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难做到的无疑就是放下,自己喜爱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爱的也放不下。因此,爱憎之念常常霸占了我们的心房,哪里能快乐自主?

上述故事中的明云禅师正是这样一位清心的人,而他所说的那句不为生气才种花,听起来平平淡淡,却蕴含这多么丰富的哲理啊!

智尚禅师说:一个人要拿得起,放得下。而在付诸行动时,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却很难。下面我们从一些富有禅味的言语中体会如何放得下。

情能否放得下?人世间最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是一个情字。凡是陷入感情纠葛的人,往往会理智失控,剪不断,理还乱。若能在情方面放得下,才可以称得上是理智的放。

财能否放得下?李白在《将进酒》诗中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如果能在这方面放得下,那可以称得上是非常潇洒的放。

名能否放得下?高智商、思维型的人,患心理障碍的比率相对较高。原因就在于他们一般都喜欢争强好胜,对名看得比较重,有的甚至爱名如命,累得死去活来。倘然能把名放得下,就称得上是超脱的放。

忧愁能否放得下?现实生活中令人忧愁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就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所说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如果能对忧愁放得下,那就可以称得上是幸福的放,因为没有忧愁的确是一种幸福。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让我们一起来学会放得下,以此来增强我们的心理弹性,享受放得下的养生愉悦。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僧人,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做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

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当做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僧人,于是毫不犹豫地就给了他一块布。

当这位僧人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了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又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持生活。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他又回到村庄中,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他带着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山中居住,帮自己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他跟僧人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正常的家庭生活。

僧人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后来,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无处青山不道场,

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

正眼观时非吉祥。

唐轶名禅师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以毒攻毒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以毒攻毒

纪文达公,讳昀,清朝学者、文学家。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录其平时所见所闻奇异之事著《阅微草堂笔记》一书,约三十万余言,详述因果六道轮回之事征,多系真人真事。民国陈荻洲居士,依此笔记摘录百篇,题为...

自大是人生的一块绊脚石

自大是人生的一块绊脚石

自大是人生的一块绊脚石平时做事中,人若学会缩小自己,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行无碍,只有把自己缩小,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里缩小自己不是轻视自己、鄙视自己,不是要装作低人一等,更不是要卑躬屈膝,而...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7集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7集

钟茂森:《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学习心得 第7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太上老君说百病崇百药」,请看经文的第八行最后一句,也就是第三十二句: 【以贱讪贵是一病。】...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机会

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机会

天空中忽而飞过一只鸽子,它的双翅一张一合,像在诉说着自己的自由;鸽子飞过了,已无影无踪,现在幻化成了狼,他在无边的森林奔跑着,仿佛无尽头,忽的,它看到窸窣的草丛中跑过只兔子。兔子蹦着跳着,蓦然间,一...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8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18】药师禅:再美的春天也难免会有枯叶飘零,但这无碍于春意盎然的盛景;再好的晴天也会有乌云飘过,但它遮蔽不住整个世界的光明;再清澈的水也免不了会有杂质,但依然能够映照出蓝天和你...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八节 寻找佛陀的踪迹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八节 寻找佛陀的踪迹

第十八节 寻找佛陀的踪迹佛陀和往常一样,准备好去托钵乞食,他对阿难陀说道:「阿难陀,我需要休息。自从我觉悟以来已经九年,我踏遍了整个中印度的平原,步行了数千里。虽然如此,我从来没有想到休息,从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