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大佛的避雷针

大佛的避雷针

这是一个来自宝岛台湾的故事。

有一个先生带着自己的小孩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台湾的寺庙,突然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建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

有一天,他带小孩去参观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层楼那么高。

孩子突然指着大佛像说:爸爸,大佛的头上有避雷针。

是吗?他顺着孩子的手势往上看去,由于大佛太高了,竟使他的帽子落了下来。

孩子问:大佛的头上为什么要装避雷针呢?

他说:因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说:佛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话使他无法回答而陷入沉思,他们千里迢迢跑去礼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他们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哩!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他们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古人的故事:

苏东坡有一次和佛印禅师到一座寺庙,看见观世音菩萨的身上戴着念珠,苏东坡不禁起了疑猜,问佛印禅师说: 观世音菩萨自己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戴念珠,她是在念谁呢?

佛印说:她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

苏东坡又问:她自己不就是观世音菩萨吗?

佛印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着眼前大佛像头顶的避雷针,大概也像观世音菩萨手里的念珠一样,是在启示人们: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很多人就把佛像当成避雷针;人如果开启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针,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针,是由于自我与贪婪太巨大了。

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们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人知道渺小的好,唯有自觉渺小的人,才能发觉世界如此开阔而广大。

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权势、名位、财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

掌大权、有名位、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盖得太大,因为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楼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怀就会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尘世的权势、名利不会成为他的欲望,又怎能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无佛,胸怀狭小,欲望永无终极,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避免被利益与权力的引诱击中。只要能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么,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

【人生感悟】

太大的佛像,会给自己带来遭雷击的危险;太大的欲望,也能让人被引诱击中,陷入痛苦的深渊。一个人只有甘于平淡,安于平淡的生活,胸怀才能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尘世的权势名利才不会拘限人生的自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基督教贵妇为何皈依佛门?

基督教贵妇为何皈依佛门?

贵夫人在年前,住在台北市我们十多个男女道友,远去台中慈明寺求受菩萨戒,先后经过七天,过著同出家人一样的生活,这是值得我回忆的一页。有一天上午,我们正在寮房休息,和我们同来求戒的余老居士夫妇,陪同几天...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陈大惠:下流”的真相,你无法想象?

道证法师:人我是非(法师墨宝) 人我是非,一扇挥去 慈悲喜舍,六字念来 佛风一扇,身心清凉 诸佛护念,福慧吉祥 一心信靠弥陀佛,无忧无虑过生活 无倦大悲常照我,欲报深恩惟念佛 行住坐卧不离佛,喜怒...

认真读金刚经感应:梦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升空

认真读金刚经感应:梦中念“南无阿弥陀佛”升空

自从看到读《金刚经》的感应后,我于2010年6月27日开始加读《金刚经》。这一看,不得了,发现各大佛学网站都很热闹,有读心经的,阿弥陀经的,无量寿经的,持大悲咒的,准提咒的,还有念佛号的,圣号的,...

双果奇缘 加倍排毒增活力

双果奇缘 加倍排毒增活力

蔬菜水果中含有特殊的抗癌物质是任何食物无法相比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将那些营造人体酸性体质物彻底放弃掉,改吃弱碱性的食物。时令蔬果最好生食连皮吃其实,对于蔬菜水果的优点我们每个人都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很多...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下跪的藏羚羊_藏羚羊的跪拜

佛教故事: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下跪的藏羚羊_藏羚羊的跪拜

下跪的藏羚羊藏羚羊是有感情的,虽然它无法用语言描述,但是它却用了下跪的方式向人祈求放它一条生路,可是母藏羚羊终究没有逃过一死。是的,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

太上感应篇图说131: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太上感应篇图说131: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

经文:见他才能可称而抑之。【原文】握发吐哺雅量宏,好贤千古羡周公。后人不践前人迹,一见才能便不容。注:前曰贬正排贤,专指大臣当国,进退人才言。又曰蔽人之善,挫人所长,泛指常人言。此曰见他才能可称而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