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淡定的人生从舍得开始:大佛的避雷针

大佛的避雷针

这是一个来自宝岛台湾的故事。

有一个先生带着自己的小孩到南部乡下去玩,顺道参访南台湾的寺庙,突然发现台湾的大佛愈来愈多,而且好像在比高一样,十几层楼高的大佛到处都是。有一些很小的寺庙前面也建了大佛,在视觉上造成一种荒谬之感。

有一天,他带小孩去参观一座刚落成不久的大佛,有十层楼那么高。

孩子突然指着大佛像说:爸爸,大佛的头上有避雷针。

是吗?他顺着孩子的手势往上看去,由于大佛太高了,竟使他的帽子落了下来。

孩子问:大佛的头上为什么要装避雷针呢?

他说:因为大佛也怕被雷打中呀!

孩子说:佛为什么怕被雷打中?在天上,是不是雷公最大呢?

孩子的话使他无法回答而陷入沉思,他们千里迢迢跑去礼拜的佛像,祈求能保佑他们平安的佛像,自己也怕被雷打中哩!佛像既不能保佑自身的安危,又怎么能保佑他们这些比佛像更脆弱的肉身呢?

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古人的故事:

苏东坡有一次和佛印禅师到一座寺庙,看见观世音菩萨的身上戴着念珠,苏东坡不禁起了疑猜,问佛印禅师说: 观世音菩萨自己已经是佛了,为什么还戴念珠,她是在念谁呢?

佛印说:她在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字。

苏东坡又问:她自己不就是观世音菩萨吗?

佛印禅师说:求人不如求己呀!

看着眼前大佛像头顶的避雷针,大概也像观世音菩萨手里的念珠一样,是在启示人们:求人不如求己呀!

人因为蒙蔽了自己的佛心,很多人就把佛像当成避雷针;人如果开启了自己的佛心,就不需要避雷针,也不需要佛像了。

佛像需要避雷针,是由于佛像太巨大了。

人需要避雷针,是由于自我与贪婪太巨大了。

我们把佛像盖得很巨大,那是源于我们渴望巨大、不屑于向渺小的事物礼敬。很少人知道渺小的好,唯有自觉渺小的人,才能发觉世界如此开阔而广大。

把佛像盖得很大很大,那是出神的境界。

知道佛是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那是人化的境界。

权势、名位、财富很大很大,那是出神。

掌大权、有名位、富有的人还能自觉很渺小,那是人化。

佛像不必盖得太大,因为心中有佛,佛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如果心中无佛,巨大的佛像与摩天大楼又有什么不同呢?

平凡普通的老百姓一旦心中有佛,胸怀就会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尘世的权势、名利不会成为他的欲望,又怎能拘限他的自由呢?

位高权重的公卿王侯一旦心中无佛,胸怀狭小,欲望永无终极,名利权位正好成为围困他的砖墙,又何乐之有?

因此,佛像把避雷针装在头上,人应该把避雷针装在心中,时刻避免被利益与权力的引诱击中。只要能甘于平凡、安心于平淡的生活,在平常日子也有生的意趣,那么,避雷的银针就已经装上了。

【人生感悟】

太大的佛像,会给自己带来遭雷击的危险;太大的欲望,也能让人被引诱击中,陷入痛苦的深渊。一个人只有甘于平淡,安于平淡的生活,胸怀才能无限宽广,心中无挂碍、无恐惧,尘世的权势名利才不会拘限人生的自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六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六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十六集) 尊敬的各位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下午好。我接收到大概有七、八条的问题,估计如果用一个半小时来解答,当然大家会有收益,但是还是不够大家听经收益大。我就想两全其美,...

办公室鱼缸风水大有学问 看你都选对了吗

办公室鱼缸风水大有学问 看你都选对了吗

风水其实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一种气场,冥冥之中影响着我们的运势,很多人都知道有家居风水一说,但对于工作的人来说,办公室也有它自己的风水气场。水生财,不少企业就会在办公室里放鱼缸养鱼,今天就来看看办公室...

除恐灾患经一卷

除恐灾患经一卷

除恐灾患经一卷 [第394部第42册一卷] 第0394部~除恐灾患经一卷 姚秦三藏法师释圣坚 除恐灾患经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四部弟子大众俱会。说上妙法。尔时维耶离国。厉气疫疾。威猛...

老鼠听经

老鼠听经

清朝的时候,在浙江省杭州武林门内,有一座庵堂,住持是上静下然尼师。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作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师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

钟茂森:不净观真正让我们看到人身体的本质,欲心立刻就淡了

钟茂森:不净观真正让我们看到人身体的本质,欲心立刻就淡了

钟茂森:不净观真正让我们看到人身体的本质,欲心立刻就淡了 现在特别是这个社会里头,那真的叫淫风日炽,天理沦亡,人都已经到了不知羞耻的地步,造作邪淫的罪业简直就是好像无所谓,太放肆了,不知道这里面的...

净土法门法语:他们两个在讲是非,妖魔鬼怪来了

净土法门法语:他们两个在讲是非,妖魔鬼怪来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过失,最大的障碍,就是传播是非,修行人为什么不成就?在一块,你听听,所讲的都是是非长短。前面我看到有一则公案,我也跟诸位提起过。它说有一个修禅定的法师,在定中看到两个出家人在谈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