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念贪财,苦修二十年仍入轮回

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高石桥有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经娶妻,生育一子,当时正在上海经商。王和尚则自幼好善,心慕修行,自从父母亡故之后,更是识破尘凡,一心想了死活,发愿毕生修行,以求修成正果。

然则自古修行人多灾祸,王和尚也经历诸多挫折。

当时王家大嫂住在上房,王和尚住在东偏房,一天到晚苦苦用功悟道。一天晚上,忽然刮起大风,屋檐下刚好挂一个饭篮,被风吹得摇扭捏摆,时不时触一下上房屋门。天明今后,王家大嫂就对着王和尚破口大骂:“你这个伪正人!常日假装修行,一本正经,结果昧着良心,不顾廉耻,终夜打我屋门!”她不只自己大声骂,更是叫来娘家父兄一路责骂,闹得四邻皆知。对于王家大嫂所说昨夜发生之“事”,王和尚确实是毫不知情,真是一头雾水,因王和尚终夜静坐,全然不知屋外发生何事。

不过自从经由大嫂这番责骂,王和尚为避免麻烦,就从家中搬出,移居田间,在父母坟墓边,搭一间茅草屋,日间外出乞食,夜间静坐修行,就这样一向苦修二十年。王和尚这一番勤苦修行,确实激动人天,观音菩萨是以化身下凡,前来点化。

是日傍晚,观音菩萨化身一位美貌女子,走至王和尚草屋前,溘然风雨鸿文,女子急速走进王和尚草屋内避雨。此时天色已黑,风狂雨骤,直至深夜,依然一向。王和尚就让该女子睡在床上,他自己则坐在门口打坐,毫无邪念。等到天明,暴雨停歇,王和尚备好洗脸水,叫那女子洗脸;女子洗脸之后,向王和尚伸谢,然后离去。王和尚看见女子洗脸时将手上金戒指摘下放于床上,临去时却忘记此事,不曾取回。王和尚看见金戒指,第一时间就想追回女子,将金戒指还她;溘然又一转念,我自己一心要苦修,自然不需要钱,但我年迈在外经商,常年不归,如今侄子家中贫穷,这金戒指不如给我侄子,算作小本资金。正考虑时,女子返回茅屋,问王和尚:“请问师长教师见我金戒指否?”王和尚被那道邪念蒙蔽,答道:“不曾见过。”女子闻言出门而去,方一出门,就飞到天空中,叫一声“王和尚”,说出一首诗偈:“苦修苦炼二十年,激动观音下凡尘,美色不贪财未断,尚须再修二十年。”王和尚是又惊又愧,跪倒在地,苦苦请求,然而观音菩萨说完这一番话,早已隐去身形。王和尚也只好大哭一场,哭罢默默考虑,菩萨说我还要再修行二十年才能成就,但自己好不轻易苦修二十年,今年已经五十多岁,若何能再受二十年苦楚?王和尚这一下如同钻进了牛角尖,越想就越后悔,越想就越难过,竟一时想不通,在草屋中上吊而死。

王和尚虽然因一念之差,未能修成正果,但上天也不负他苦修二十年之功,道虽然未修成,福倒修得很多,是以在他死后,就投生到离高石桥二十里外一户大财主家,一出生就说“我是王和尚”,因为王和尚之事刚发生不久,当地人印象很深刻,所以王和尚已转世之事很快传遍崇明。后来这孩子成年后,依然记得前世亲情,常用金钱周济王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20」“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20」“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还是分享两篇文章,补过去出国漏发!这篇分享一下《2017新年祈愿文》2017年已经开始了,我们相聚在慈悲的佛陀面前...

净土法门法语: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点福,那点善,全从口里漏失了,怎么从口业漏失了?

净土法门法语: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点福,那点善,全从口里漏失了,怎么从口业漏失了?

1 《无量寿经》一开端,佛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个道理很深。日常生活当中,喜欢批评人、随意批评人,殊不知这是最大的过失,你每天诵经念佛,所修的那一点福、那一点善,全都从口里头流出去了...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不是你想不开,而是你的心没学会拐弯

人的第一声啼哭,就意味着“人生苦旅”的开始!世间八法紧紧伴随,南无羌佛所讲法的“凡情二十法”如影随形!在人生风景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南无羌佛所开示的:万法由心生!功过就在一念间,面对人生的难题,心念...

佛教故事: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

佛教故事: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

悟禅要有佛心,需要一定的境界一天,禅师把他的三个弟子叫到身边,然后写了一句诗: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天不淋一人。然后对弟子说:你们现在说说对这句诗的理解吧!为什么不淋一人呢?第一个弟子说:两个人走在雨...

绿度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身)的感应故事

绿度母(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化身)的感应故事

度母神奇感应系列故事之一:独脚度母 从前西藏有个太太,她对慈悲救苦救难的度母有很大的信心。有一天晚上,由于附近的非人捣乱,他们夫妻吵架(如果夫妻之一离家出走,非人便打算取其性命),太太一时气不过,便...

弘一大师说放生与杀生的果报

弘一大师说放生与杀生的果报

今日与诸君相见。先问诸君(一)欲延寿否?(二)欲愈病否?(三)欲免难否?(四)欲得子否?(五)欲生西否?倘愿者。今有一最简便易行之法奉告。即是放生也。古今来,关于放生能延寿等之果报事迹甚多。今每门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