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小过

小过

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事情本来就很平常,无需计较是非黑白,看开了就是快乐。

有一天,知云和尚去参访石头禅师,二人谈兴很浓,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江边。这时一位船夫正将沙滩上的渡船用力推向江里,准备载客过江。船下水后,沙滩上留下一片被压死的螃蟹虾螺,让人看后心生怜悯。

知云看后不禁向石头禅师问道:请问大师,刚才船夫推船入江,压死不少虾螺,这是乘客之过,还是船夫之过?

石头禅师毫不犹豫地答道:既非乘客之过,也非船夫之过!

知云不解,又问:乘客、船夫都无罪过,那究竟是谁之过呢?

石头厉声说道:是你的罪过!

知云听后,莫名奇妙。

石头禅师这才娓娓道来:佛教虽讲有六道众生,但是以人为本。站在人本立场,船夫为谋生计而赚钱,乘客为了过江而搭船,虾蟹却又为了藏身而被压,这是谁之过?罪业由心造,心亡罪亦无,无心怎能造罪?纵使有罪,也是无心之罪,而你却无中生有,自造是非,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

知云听后默然不语。

石头禅师接着又说:有和无本是佛法的一物两面,有就是无,无就是有。说有说无都是片面之词。

知云大悟!

罪由心造,有罪无罪,全看有心无心。无心犯错不为过,有道是天作孽犹可恕,自然规律不可违抗,何必耿耿于怀;有心为之则罪不可赦,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即便是什么都没有做,只要心生恶念,那也是有罪的。

仰山和尚是伪山禅师的学生,有一年,师徒两个一年没见了,彼此都十分挂念,等到见面时,伪山禅师向仰山问道:这一年你都做了些什么事?

仰山说:我开了片荒地,然后种了一些庄稼和菜,每天挑水浇地,锄草除虫,收成很好。

伪山禅师赞许地说:你这一年过得很充实呀!

仰山和尚便问:老师您这一年都做了什么事?

伪山笑着答道:我过了白天就过晚上。

仰山随意说道:你这一年也过得很充实呀!刚说完,就觉得自己这么说有欠妥当,话语中似乎带着讽刺的意味,于是涨红了脸,情不自禁地咂了咂舌头,心想:我这样说,老师一定以为我在取笑他,这样说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他的这一窘态早就被伪山禅师看破了。就在仰山盘算如何补救的时候,伪山禅师责备他说:只不过是一句话,你为什么要看得那么严重呢?

仰山一怔,忽然明白了老师的用意,于是说道:我们开始上课吧!伪山禅师赞许地点了点头。

偶然的小疏忽,或无意的小过失,只要不是成心为之,如果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那就随它去吧,没有必要老是把它放在心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龙猛菩萨有关前世业力的公案(图文)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龙猛菩萨有关前世业力的公案(图文)

从前,龙猛菩萨从龙宫等他方世界中,迎请了许多般若经典在人间广弘。此举令魔王波旬火冒三丈,为了加害龙猛菩萨,他投入乐行王后的腹中,成了乐行国王的一名太子,名叫具力。有一天,母后送给具力太子一件精美别致...

为什么有时信佛有时又不信,后来又去学外道

为什么有时信佛有时又不信,后来又去学外道

1、先世被外道的妄见迷惑,业力牵引2、有些闻到佛法的,一会信一会不信,都是从地狱里面出来的,后来虽然受到阎王教化,但是善根仍然很浅。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复次诸外道辈欲令弟子于三处...

瞧这一家子

瞧这一家子

庞蕴居士未习禅之前,之所以名满湖湘,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名流风仪,另一方面因了他的乐善好施。老父给庞蕴遗留下万贯家资,他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找上门问他乞助,他都不会让你空手而归。天长日久,穷亲友们摸清了他...

星云大师:第四十二节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星云大师:第四十二节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

第四十二节 阿阇世王忏悔得救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意。有一天,阿阇世王在睡梦中见到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微笑着对...

【香道文化】蜀香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香道文化】蜀香文化的历史与发展

蜀香文化源于蜀文化,是蜀文化中的精髓,亦是蜀文化沉淀后得到呈现的另一种形式。“蜀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概念,专指以成都平原、岷江流域为中心的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从文化的主体来说,...

禅宗大德故事: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

禅宗大德故事: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

九祖北天目灵峰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号八不道人。自云:古者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既蹴然不敢。今亦有儒有禅有律有教,道人又艴然不屑。故名八不也。俗姓钟,江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