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为人处世:对小偷的布施

对小偷的布施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若言行不当或有过失,则必须鞭策自己更用心。

度人则必须应机施教,佛陀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人人的心念都不同,既然不同,就必须因时因地、运用适合众生根机的方法来化导众生,使教法深入其心,如此才是妙法!关键是,必须真正深入众生的心。

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日本奈良乡下──

在那片广漠的土地上,有一间孤伶伶的屋子,住著青九郎老先生和他的女儿。

某个严冬的夜里,风雪交加,寒风从屋子墙壁的破洞钻进屋内。这对父女都睡得很沈,而外面的风雪愈来愈大。

忽然,小屋的门开了,两个人蹑手蹑脚地潜入。他们听到沉沉的鼾声,就很安心地到处翻找东西,却只找到两包稻米。当他们各自背一包稻米向门外走去时,青九郎老先生突然咳了一声,醒了,他发现门外有人,问道:是谁啊?小偷听到这突然的一问,吓了一跳,脚没踩稳就跌倒了。

老先生起身走到门外,看到两人跌倒在地,很平静地说:外面风雪这么大,两位半夜来造访,赶紧进来喝一杯热茶吧!

两个小偷听了,面面相觑,心想:这老先生明知我们是小偷,为何对我们这么好?分明是个傻瓜嘛!

老先生又亲切地招呼他们说:进来啊!外面这么冷,来吧!小偷以为他是个痴呆老人,没什么好怕的,于是大摇大摆地走进屋里。老先生果然唤醒女儿,要她烧水泡茶。

老先生对小偷说:实在很不好意思,这么冷的天气还劳驾你们来这里,感恩你们!小偷听了觉得莫名其妙,心想:你明明知道我们来偷东西,为何向我们道歉、感恩呢?

其中一位就问说:老先生,你知道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吗?老先生说:知道啊!但是很抱歉,我虽然有两分多的田地,可是今年欠收,总共才收了这两包稻米。过去欠你们的,原本就应该还,劳驾你们跑这么远来拿,真的很感恩你们!

此时,女儿端著热腾腾的茶出来了,老先生就说:天气很冷,来,喝个热茶吧!两个小偷打从心里觉得惭愧,刚才那位又问说:你何时跟我们借过东西呢?

老先生说:可能是在过去生吧!如果以前没有欠债不还,你们也不会在这么晚的时候来到这里;而且村里有那么多有钱人家,你们却偏要来这荒芜之地,可见一定是有因缘的啊!

另一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小偷,这时再也忍不住了,他跪下来,并且五体投地说:真的很惭愧!村里盛传青九郎老先生是诚恳待人的大好人,而我们却以为您是傻瓜,实在很惭愧!

他接著又说:我也曾想重新做人,但是要从头开始谈何容易啊!生活都有困难了,如何做善事呢?

老先生说:我的生活也很困难,可是日子一样可以过啊!其实,清贫的生活很舒服,因为心无挂碍、轻安自在,这是最逍遥的人生。

老先生这分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安详自在,让这位小偷很感动;他心想:老先生处事泰然,具足定力,而且对清贫的生活如此甘之如饴,内心的修养一定很深厚!于是叩头礼拜,说:您的品德这么崇高,我希望能拜您为师,请您一定要慈悲接受!另一位小偷也说:我也很想学好,请您也收我为徒!

老先生谦虚地说:我和你们一样还在学习中,我们一起来学,相互鞭策鼓励吧!由于这两个人决心改过向善、尊师奉道,所以很恭敬地叩头,礼拜老先生为师。

原来青九郎老先生是位佛教徒,平时修行非常用心、精进,待人诚恳也很有爱心,所以逆境现前时具足定力,发挥智慧与慈悲来观机逗教,感化两个小偷回心向善。

这分定力与智慧,来自于平时精勤不懈的自我修养。修行一定要从自己做起,心若调整得好,不论遇到什么状况都能镇定面对,并且发挥智慧将恶事转往善的方向。所以,平日一定要时刻反省,要多用心!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追忆往昔,恍然如梦

追忆往昔,恍然如梦

在世人眼里,我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长辈安乐,儿子孝顺,家庭和睦,生活无忧。近四年来,我多次出境游玩,台湾、香港地区自由行,乃至到欧美国家尽情遨游,少则几天多则呆上几个月。通过旅游,我拓宽了狭獈的眼界...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狮子和罗刹国的传奇故事

佛教故事:佛经民间故事:狮子和罗刹国的传奇故事

罗刹国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匹神马名叫鸡尸,这匹马体态高大,形貌端正,浑身白净,好像是雪砌的,又像是银铸的。它的脑袋是青色的,奔走起来,就像一股狂风,而它嘶鸣的声音,则像是美妙的天鼓。当时阎浮提有五百个...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真正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真正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达真堪布:如何才能真正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问:我每天在家里佛堂看着上师的照片每天都说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但是都没有做到,如何才能真正精进认真闻思修行呢?答:就要自己去克服自己的习气,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简介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简介

作者简历  民国十九年(1930)生于江苏南通农村张氏民国三十二年(1943)出家于南通狼山广教寺昭和五十年(1975)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1977-1978年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兼大觉寺住持民国六...

还受生债有什么好处?不还受生债的有什么坏处

还受生债有什么好处?不还受生债的有什么坏处

《太上元始天尊说开库钥匙妙经》有:元始天尊於太极之先,开皇元年,在玉京山上,论定阴阳,查对生死,忽听幽冥殿上,男啼女悲,哭声哀叫,大帝问曰,何事悲哀,良久不觉,时有妙行真人,上白天尊言,阳间众生,只...

道证法师:「习惯」的牵引力

道证法师:「习惯」的牵引力

下面要讲一件真实的事情,来和大家互相勉励,我们内心如果有生气、怨恨的一口气就要趁早放下,因为现在不放,到临终不放下也不行,为什么要抱到那个时候呢?我们「一看到不顺眼的人、事,就想要骂」的习惯,也要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