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4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末法时期,大众多入邪见业网,为魔及外道所摄受。可是这种迷失的人,难得遇见善知识,为他开导正道。若过去久修善根,一点就通,若无善根还会把善知识当恶知识;这时我们多是都只能摇头叹息。不过佛陀慈悲早为众生留了一盏明灯,给我们那就是:“药师法门”。药师法门,一直以来都被大家忽略了,都只知道,消灾延寿,实在都忽略了,他也是一个极其殊胜的净土法门。药师经里提到,其净土殊胜与西方极乐世界相同,没有差别,也是一个很合适发愿往生的选择。人皆爱寿命、又怕生病,药师佛正好有这个愿力,消除众生的病苦与横死;又有护国消灾的效用;又有对治咒诅、邪鬼、蛊毒,这些恶咒术伤害众生;还有辅助众生事业圆满、居家安乐、退度灾星;又有听闻药师佛名号,不堕恶趣,速得出离;又恶人闻名现世改邪归正,若不能改邪归正,未来也具足正见,不会在堕入邪见之中。还有大家最需要的戒律,大家都怕受戒犯戒,药师佛以愿力加持,令大家戒行不缺。

星光“义工”感悟】药师法门利益,非常适合用来对治,现今众生的通病,也非常合适现今的修行者,再加上药师琉璃光佛愿力非但只照顾自己法门的众生,也照顾愿生西方的众生,还有其他修行十方诸佛法门之众生,都照顾到了,还帮助这些众生令他们往生无障碍,这是个殊胜难得的法门,希望大家一起来推广。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于12灌顶系列中最后之大圆满“成胎藏”灌顶大法,称念“药师琉璃光佛”,则是直接开发自性净妙琉璃光明佛性,直入法身慧命圣胎安养功德法,如来威神加持,方能信入。当生能速证无上大菩提,更能往生十方净妙佛国。绝对是“邪魔鬼怪”猖狂之混乱浊世中,最大威神、消灾解厄救度众生出离生死之法王法。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心咒:得雅他嗡贝堪则贝堪则玛哈贝堪则惹杂萨目嘎喋梭哈

“坛城”顾名思义即佛的殿堂。

药师坛城则是药师佛文化的信仰中心和药师法门以及“药师禅”的修持圣地,具有圣地胜境的殊胜加持力“道场”。

回向:此福愿得一切智,催伏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涛涌,愿度有海诸有情。

愿以此功德,遍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供成佛道。回向给法界有情众生离一切苦,得一切乐。

星光“义工”温馨提示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每天法施”分享,只要大家“坚持”看一年的“药师法门”分享,大家就能明白药师法门和药师禅。顶礼供养皈依出有坏善逝应供正等觉药师琉璃光如来!药师法门(药师禅)“法施”时应遵守戒律,对佛法不具信、未成熟的“众生”不行法施,否则失去对佛法的尊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药膳之橄榄油胆结石排石法(图文)

素食药膳之橄榄油胆结石排石法(图文)

 父亲的胆结石有十多年了,最近石头跑到胆管里,身体疼痛,必需马上转诊动手术,加上曾经做过心脏手术,故若要使用超音波震荡法和开刀,都需要经过医生的评估方可进行,尤其做超音波震荡法,对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人面。阿难此风若复出袈裟角。汝乃披风...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妻子应聘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妻子应聘

妻子应聘妻子夏小娟刚从学校毕业那阵子,求人把她分到了寿州富康粮油工贸公司,还得到一个小会计的美差。俗话说,人要是倒霉了,连喝口凉水都会塞住稀牙缝。这小会计的活儿还没干几年,就遇上了粮食企业改制,说要...

宣化上人: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

宣化上人:再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好的,也再没有比这功德更大的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汝等比丘。种种戏论。其心则乱。虽复出家。犹未得脱。是故比丘。当急舍...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和尚与苹果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和尚与苹果

和尚与苹果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省庵大师:持名念佛可兼观想,临终佛现非魔是感应道交故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