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我发善心做事,但为何结果却事与愿违?

达真堪布:我发善心做事,但为何结果却事与愿违?

学生:顶礼上师三宝,我的问题是:如果有的时候很诚心地发比较善的心,但事与愿违,并没有向好的方向或者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而是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反馈回来,这时候该怎么处理?

上师开示:什么意思?是自己愿行不一致的意思,还是自己做的和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不一致的意思?

学生:是事情有一部分自己可以控制,有一部分是自己控制不了的,自己控制的部分做的很好,但是不能控制的部分就会导致事情没往好的方向发展。

上师开示:就是自己想做好,但是实际没做好,是这个意思吧?

学生:对,差不多。

上师开示:这是肯定的。有些事情我们想做就能做到,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想做就能做到的。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和坚持,总有一天一定能做到的。

比如我们要战胜烦恼和习气,这是有过程的,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战胜,只要不断地努力和坚持,一定有战胜的那一天,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摆脱一切痛苦了。学佛修行就像战场,有失败的时候,也有胜利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向烦恼习气缴械投降,一定要跟它们斗争到底,因为邪不压正,最终我们一定能胜利。

问:中阴身里四十九天,能观出来本尊或者阿弥陀佛,是否就能往生到净土?

答:临终的时候如果能认识一尊本尊或是一道光,你也就成佛了。但是那时候很难认识到,不是我们现在说的那么容易,那个时候特别的迷乱。本来是佛,本来是光,但是你根本觉察不到。

我们托生、入胎的时候,根本觉察不到这是一个母胎,而认为这是个公园或是一个很好的场所,想游一游,就进去了。业力牵引也是这个意思,迷惑嘛。

临终的时候,如果佛那么庄严慈悲地显现出来,我就很容易认识到,很容易接受,但是到时候不一定。你家人也好,孩子也好,这都是佛、都是菩萨,但是你认识不到。自己业力在牵引,自己心不清净的话,本来阿弥陀佛是佛、本尊,但是他不一定能以清净的形象来显现。

所以还是要自己修,心净土就净了,心不清净土就不清净,人也不会清净的。中阴界也是一样,其实中阴界是一个转化的过程,那时候你稍微能认识到,能转念的话,就容易证悟,容易往生净土,容易解脱,但是那个时候很难。

若是你的心不清净,法性中阴的时候不一定显现什么样的景象,这个心是很重要的。在世的时候,必须要把出离心、菩提心都修出来,有一定的修行的基础,临终的时候往生就容易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人生有尽业无尽

人生有尽业无尽

昨晚听家里人说,老家的蔡伯母过世了。前几年,她的丈夫(蔡伯伯)喝农药自杀了,她一个人住着,最后死在出租屋里,死了都没人知道。她生前有五个儿女,都几乎不管她,来看她的次数还不如邻居多。在我的记忆中,蔡...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悟殷法师:修证篇概论(上)

修证篇概论(上)释悟殷部派佛教时代,学派的思想,是异义无边,要如何理解部派佛教,厘清彼此错综复杂的关系?笔者于〈部派思想概论〉,曾提及研读部派佛教的根本原则:以佛法“缘起”的本质与佛教的实践性为出发...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桃花烟光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桃花烟光

桃花烟光游桃源赠刘君实真净克文宛若神仙府,疑无世俗风。人家山色里,门径水声中。柳绵共重杨,桃花相映红。烟光正和暖,游乐意无穷。禅思禅悟出家修行,最忌落入死寂顽空之中,因为真正的禅,是生机勃勃的。桃源...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测试题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测试题

测试题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

明真法师:致大定法师函

明真法师:致大定法师函

致大定法师函明真法师大老:近来如何?犹日作街头健步,晚间默诵阿弥陀佛佛圣号么?肉体总是会消灭的,心,似乎是死不了的。世人贵身而遗心,损失太多。愿加紧念佛,莫作儿戏。茶已吃了一半,还未写个“谢”字,未...

索达吉堪布:有些佛教徒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索达吉堪布:有些佛教徒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索达吉堪布:有些佛教徒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问:有些佛教徒在一段时间内学修很认真努力,但突然就因某个自己无法克服的原因退出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 索达吉堪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