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静少动,清淡饮食,是一个素食吃货的自我修养


随着大暑的临近,天气愈发闷蒸,并迎来“三伏”,人体阳气达到最盛。今年入伏是7月12日,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今年有两个中伏,8月20日结束。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此时荷花盛放,木槿正艳,蝉鸣嘶嘶,赤日炎炎。午后日烈时,浓荫或北窗下小睡片刻,暑日生活亦怡人。

小暑过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养生要点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尽管这时人体阳气是最旺盛的时候,但由于天气闷蒸湿热,人体出汗多,也容易耗伤阳气。因此,小暑应当继续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多静少动,注意避暑和休息,清淡饮食,静心养阳。

盛夏时节,常常会有全身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头晕头痛和胸闷气短的现象,这便是“疰夏”,也称“苦夏”,是因为体虚而感受暑热,湿热困脾所致。要预防或消除疰夏,首先要加强营养,以清补增强体质,注意休息,减少压力。除此之外,饮食上的注意,艾灸,香,都能帮助预防和治疗疰夏。

饮食原则

暑热天气宜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之物。多吃解暑的食物,如面条、粳米、绿豆、绿豆芽、苦瓜、黄瓜、丝瓜等。湿热困脾胃,容易使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可以吃一些酸味食物敛汗祛湿,健胃消食,如番茄、乌梅、山楂、柠檬、葡萄等。

夏日,避暑纳凉才是上上之选。

诗人说:“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意指心静则凉。可活在当下,在心静之前,不妨窝在家里,吃半个大西瓜,待热气从门窗潜伏入室,就煮上一碗三豆汤,一边喝一边拧转电扇,看些有趣的电视节目,读些有故事的书,便也不感觉这暑天有多么炎热可怕。

小暑,不过是这盛夏里的中转站,它提醒人们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去迎接极致炎热的大暑。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粗粮正确做法 走出吃的误区

粗粮正确做法 走出吃的误区

吃粗粮有助于控制血糖但并不能降糖。粗粮能够延缓血糖的升高速度,而不是...

熏香冠架

熏香冠架

熏香冠架 “冠”字是我国古人对帽子的称法,但那时的帽子与现代人所戴的帽子不同,冠架,为支撑帽子的小型家具。 清中期 景泰蓝缠枝莲纹冠架 • 凡朴香生活...

什么叫“行香师”? 与“制香师”和“研香师”有什么区别?

什么叫“行香师”? 与“制香师”和“研香师”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制香师” 手工制香是一门传统艺术,一般人习惯将制香师称之为“制香师”。 “制”是“制作”、“制造”,有从事某种行为或工作的意思。 身为制香师必须经过长时间的艺习,学会如:沾、搓、浸、展、抡、切...

最美十二首清明诗词贴 : 南国春半踏青时

最美十二首清明诗词贴 : 南国春半踏青时

《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 凡朴香生活...

冬日进补 牛蒡补气煲不能少

冬日进补 牛蒡补气煲不能少

冬天是进补的最好时机,下面就来教大家如何善用蔬果、豆类、中药材和热性食材来炖补,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