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静少动,清淡饮食,是一个素食吃货的自我修养


随着大暑的临近,天气愈发闷蒸,并迎来“三伏”,人体阳气达到最盛。今年入伏是7月12日,之后每十天是一个伏日,今年有两个中伏,8月20日结束。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此时荷花盛放,木槿正艳,蝉鸣嘶嘶,赤日炎炎。午后日烈时,浓荫或北窗下小睡片刻,暑日生活亦怡人。

小暑过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养生要点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尽管这时人体阳气是最旺盛的时候,但由于天气闷蒸湿热,人体出汗多,也容易耗伤阳气。因此,小暑应当继续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多静少动,注意避暑和休息,清淡饮食,静心养阳。

盛夏时节,常常会有全身倦怠乏力、不思饮食、头晕头痛和胸闷气短的现象,这便是“疰夏”,也称“苦夏”,是因为体虚而感受暑热,湿热困脾所致。要预防或消除疰夏,首先要加强营养,以清补增强体质,注意休息,减少压力。除此之外,饮食上的注意,艾灸,香,都能帮助预防和治疗疰夏。

饮食原则

暑热天气宜清淡饮食,忌辛辣油腻之物。多吃解暑的食物,如面条、粳米、绿豆、绿豆芽、苦瓜、黄瓜、丝瓜等。湿热困脾胃,容易使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可以吃一些酸味食物敛汗祛湿,健胃消食,如番茄、乌梅、山楂、柠檬、葡萄等。

夏日,避暑纳凉才是上上之选。

诗人说:“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意指心静则凉。可活在当下,在心静之前,不妨窝在家里,吃半个大西瓜,待热气从门窗潜伏入室,就煮上一碗三豆汤,一边喝一边拧转电扇,看些有趣的电视节目,读些有故事的书,便也不感觉这暑天有多么炎热可怕。

小暑,不过是这盛夏里的中转站,它提醒人们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去迎接极致炎热的大暑。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一杯浓茶 八味人生

一杯浓茶 八味人生

有人说,人生是一本书。 而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或厚或薄,或通俗,或经典,抑或是无聊,书,终归是你自己写的,因为书中有你的人生。翻开书,细品味,或跌宕起伏,或平淡无奇,书中有泪,也有欢笑。也有人说...

生姜5吃法让体内再无湿毒

生姜5吃法让体内再无湿毒

生姜是生活中常见食物,调味熬汤不可少,你知道生姜还能这样吃吗?...

中国古人养生之道

中国古人养生之道

  古人在清心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中国式养生之可行之道,今胪列如下,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1、安神定心法:孙思邈在《存神炼气铭》中指出:“若欲存身,先安神气。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

素食养生:菠菜红豆沙汤圆

素食养生:菠菜红豆沙汤圆

菠菜红豆沙汤圆,好吃又美味...

「香历史」春秋战国时期

「香历史」春秋战国时期

皇族士林对香极为推崇,香文化逐步成为“雅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典型代表。据东汉蔡邕《琴操》所述,孔子在从卫国返回鲁国的途中,于幽谷之中见香兰独茂,不禁喟叹:“兰,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遂...

怎样清除体内毒素?常吃这几种食物

怎样清除体内毒素?常吃这几种食物

海带(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李婷)人体所患的过敏、机能衰退以致癌症等疾病,很多都与体内器官、血液等受到多种污染毒害有关。有的受到有害气体、粉尘与金属微粒的侵蚀;有的受到饮食中毒素的感染;也有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