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哲理小故事:天使与年轻人

天使在巡视时发现一年轻人正百无聊奈地独自借酒浇愁。年轻人对着瓶口咕咚喝下一大口酒后抱怨地说:活着有啥好?太累了!没完没了地听唠叨,无休无止地小心暗算,成年累月地辛勤劳作。在家为人子,在外为人同事,为人哥们,为人喽罗,到时还要为人夫,为人父。何时是个头呀!

年轻人一仰脖子又喝下一大口酒继续说:唉!活腻味了!爱过了,恨过了,哭过了,笑过了,乐过了,苦过了。香酥鸡、肯德鸡、道口烧鸡都吃过了。星级酒店上过了,台球、保龄球、高尔夫球,也都玩过了。人生不过如此,何时可收场呢?

天使轻轻走到年轻人桌前说:别着急,你已经快到头了!也马上要收场了!还不赶紧回家去?

年轻人一楞,抬起朦胧的醉眼盯着天使问:你,你,你是谁?你说的是,是,是啥意思?

我是天使,听了你的话才来好心地告诉你,你早已病入膏肓,最多只能活三天,快回家叫家人为你准备后事吧!

天使的话一说完,年轻人顿时觉得胸口一阵剧痛,险些翻倒。他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地回到家中,一下子躺倒在床上。家人听说了这事之后,一定要年轻人去医院诊治。年轻人一边呻吟一边不耐烦地伸出三个指点头说:我只能活三天了呀!到医院一折腾不就只剩两天了吗?任凭家人怎么劝说,年轻人就是执意不从。

年轻人的疼痛感在逐渐往全身漫延,他睁着双眼看着屋顶想:这人的生命也太不经事了,怎么说不行就不行、说要死就要死了呢?唉,可惜只能活三天,哪怕多几天也好呀!我还有好多事没办完呢!

母亲坐在儿子的床边嘤嘤地哭着说:儿啊,你想吃啥跟妈说,妈就是到天边也想法给你弄到!

年轻人抚摸着母亲的手难过地说:妈,儿子以前太不懂事,没少惹您生气,现在又要您忍受这丧子之痛,现在想来真是寒心呀!如果有来世,我一定做个听您话的乖儿子。您给我做一碗手擀面吧!我现在觉得你做的手擀面是世界上最好吃的!

父亲站在儿子的床边说:儿呀!爸爸脾气不好,没少打你骂你,你可不要记恨爸爸呀!

年轻人拉住父亲的手说:爸,那是我太淘气,您再打我几下吧!那滋味我都快忘了!

转眼间,两天的时间就在年轻人的回忆和与家人的话别中过去了。第三天早上,年轻人看到从窗子里射进来的阳光对父母亲说:我想再去晒晒太阳!

年轻人坐在阳台的椅子上,感觉到今天的阳光格外的漫暖,风也分外的和顺,花盆里的花朵是这样的艳丽,空中的鸟鸣是如此的悦耳,就连马路上的车水马龙竟也是不一般的亲切!

他收回目光低下头想:唉!人世竟是如此的美好和让人留恋!这一切我为什么早没有注意到呢?只可惜我发现得太晚了,我就要离开这一切到一个充满黑暗与冰冷的世界去了。原来总觉得时间过得慢,可这三天咋眨眼就没了呢?想到这里,年轻人的眼中不由自主地淌下两行清泪来。

就在泪水滴到胸前的时侯,年轻人感到身上所有的疼痛与不适一下子无影无踪了,心里充满从未有过的轻松和狂喜。他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朝着太阳张开双臂大声高喊:哈哈!我死不了啦!活着是真好哇!

天空中传来天使的声音:那就珍惜生命,用心地过好你的每一天吧!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秋季养生:晨吃桂圆补脾 晚吃桂圆安神

秋季养生:晨吃桂圆补脾 晚吃桂圆安神

桂圆肉性味甘平,入脾、心经,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是常用的补益中药食材。桂圆营养价值高,然而不同时间、不同吃法的保健功效又不同,下面教给大家几种最管用最好的吃法,赶快收藏吧。  桂圆晨吃补脾晚吃安神...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空)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空)

第一篇 空壹·前言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

心头之肉

心头之肉

心头之肉其实,在母亲的心目中,自己的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心头之肉。不怕你笑话,我现在做一切都为了我儿子。只要他媳妇儿和他好好的,要我老两口干啥,我们就干啥!这位50多岁的老婶子喘口气接着说:我一得空就想...

说说我艰难得子的神奇经历

说说我艰难得子的神奇经历

我2004年在学校做勤工俭学,结识了一位我们学校的博士生师兄,有一天他跟我说起佛教,第二天带了一本经书给我,那本书我看了一眼标题,翻了第一页就束之高阁了,一个学期过后我就还给他了,实在是看不懂,比甲...

你不相信有轮回,轮回却一直在发生

你不相信有轮回,轮回却一直在发生

有些东西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并等于不存在,有些事你可能不相信但并不等于没有发生;就像很多人不相信有轮回这件事,但轮回却真实存在。时间是轮回的。一年四季,春天耕地播种,夏天锄田除草,秋天采摘丰收,冬天敛谷...

韩廷杰教授:隋朝时期的佛经翻译

韩廷杰教授:隋朝时期的佛经翻译

韩廷杰教授:隋朝时期的佛经翻译韩廷杰隋朝时期的译经总数,各种经录记载很不一致,《开元释教录》卷七记载如下:自文帝开皇元年(581)至恭帝义宁二年(618),共经三帝三十八年,译经师九人,所出经论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