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呢?有的果实未成熟而外观似已成熟;有的果实虽已成熟,外观却好似还没有成熟;有的果实成熟了,外观也已成熟;有的果实尚未熟成,而外观也还没成熟。比丘们!当知世间的果实有这四种类型。”

  “同样地,世间也存在四种类型的人,是哪四种人呢?有些人虽已成熟,却没有成熟的外表;有人还没成熟,而有着成熟的外貌;有的人尚未成熟,外貌也不成熟;有些人成熟了,外貌也很成熟。”

  “什么样的人是还没成熟,而有成熟的外貌呢?有些比丘往来行走不急不躁,眼目瞻视随佛所教,着衣持钵时也如法行步,两目视地不左右顾盼,然而,这些比丘实际上却是违犯戒律、不顺法行,佯装威仪具足,这并不是真正的沙门,梵行不清净,却自称行清净行,所有作为尽是败坏根本、破坏正法,这就是尚未成熟,而有成熟外貌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已经成熟,而没有成熟的外表呢?有的比丘行为似无约束,实际上却精进多闻,修行众善,心持戒律,具足威仪,若有少许非法恶念,便心生畏惧,这样的人就是已经成熟,而没有成熟的外表。”

  “什么样的人是不成熟,而外貌也未成熟呢?有的比丘不持戒律,不懂行走礼节,也不知出入往来的威仪,着衣持钵时,六根散乱,心常攀缘,贪着色、声、香、味、细滑之法,这类比丘违犯禁戒,不行正法,没有沙门的威仪,又酷似沙门,梵行不清净,却似修清净行,所作所为败坏根本,无法掩饰,这就是未成熟,外貌也不成熟的人。”

  “什么样的人是已成熟,而外表也很成熟呢?有的比丘持守戒律,出入行进安详自在,知进知退,眼目瞻视间,安定作主威仪具足,勇猛精进,修行众善,威仪礼节皆已成就,若有微细的非法恶念,便心生怖畏,何况是大恶、非法造作,这就是已经成熟,而外观也很成熟的人。”

  “比丘们!世间有这四种类型的修行人,大众应当落实修行,学习成为内在已成熟,外在也成熟之修行人。”比丘们闻佛所说,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七·四谛品第二十五(七)》

  省思:

  佛陀以印度的庵摩罗果生熟难知,来教喻修行人,了解何者是外熟内生、内熟外生、内外俱生、内外俱熟之行者。永嘉大师云:“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学人应当自我惕励与期许,奉行佛陀教诲,透过不断地反省检讨,惭愧忏悔,在菩提道上一步一脚印,踏实修行,作一名内外俱熟的行者。

 

点我:

相关文章

有愿易度:目犍连尊者度化村民

有愿易度:目犍连尊者度化村民

  有愿易度 经律异相  佛世有一聚落。恣行邪见。不从佛教。乃遣目连往。则倾心向化。佛言。此辈与目连有缘。往劫目连为樵夫。见山中无数聚蜂。飞来欲螫。因戒曰。汝等皆有佛性。莫兴毒害。吾若成道当度汝等...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宝峰惟照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宝峰阐提惟照禅师,芙蓉道楷禅师之法嗣,俗姓李,简州(今四川简阳一带)人。惟照禅师幼年时即超迈而恶俗,有出世志。一日,老师教他读书,读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一语时,惟照禅师恍然有省,便急忙...

放生愈疾:17.鱼疗丹毒李景文《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愈疾:17.鱼疗丹毒李景文《江慎修居士选录》

  《江慎修居士选录》  放生现报故事集----印光大师鉴定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铸板流通  民国十一年壬戍冬释印光谨撰  【原文】  第二章 放生愈疾  17.鱼疗丹毒李景文  李景文,尝...

《百业经》:(26)无畏与鼓声  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

《百业经》:(26)无畏与鼓声  孩童发心 得佛授记

  序译序 (摘录)  《百业经》是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公案,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女...

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佛陀开示:怎么做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怎样才能改变贫穷的命运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静坐时,看见一对七世都是贫穷,名叫须达的夫妇。他们这一世更贫穷,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寻找果皮或其他腐烂的食物,以维持生命。  须达夫妇...

八关斋戒传奇,这其中是道不尽的功德!

八关斋戒传奇,这其中是道不尽的功德!

  一天,有五百位天人一起来到祇树给孤独园。他们至诚顶礼佛陀,佛陀亦为他们宣说佛法大意,最后皆证得须陀洹果。阿难尊者见五百位天人因缘如此殊胜,便向佛陀请示原因,世尊于是将过去的因缘娓娓道来。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