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积德 感动狐精

江西地方,有一位曾经做过御史的田公,他住宅左傍,有一间空屋,夜里常常有狐精在内作祟,拍桌抛器,放火泼水,滋扰不堪,田公曾亲自禳祝,并用了各种方法,都不能将狐精驱除。后来听到,邻村有位姓孙名永的相士,精通易数,就邀来请他占卜。相士到来。天已晚了,就留他宿在那间有狐祟的空屋里.夜深人静后,田公即叫家人去观察动静,过了一会,那家人回禀道:“今夜狐不吵闹,只听得狐作人语道:‘这位孙相士,是有道德的,天神都很钦敬他,今夜宿在此间,我们不可侵犯他。’说了这几句话,就寂然没有声息了。”

田公听了这段报告,心中已有几分明白。隔了几天就请孙永带眷属来常住在那屋里。夜间又派人去察探,回报说:“狐又作人语道:‘现在孙相士常住此处了,我们应当赶速远避才好。’”从此这屋里的狐患,就此平静了。

后来田公将两次所听得的狐语。去问孙相士,平生究有何种德行,竟能感动异类。孙相士沉思了片刻道:“我自以命相薄技,仅足糊口,不能有所建树,因而平日为人算命相面,占卜休咎时,因机乘便常劝人以改过迁善挽回定数;对于貌也夭亡的人,就劝他戒杀放生,常存慈心以延寿;对于时运蹇薄的人,劝他扶危济困,广积阴德以邀福;对于运正亨通的人,就劝他借福散财,广行布施以保泰;对于命中无子的人,就劝他戒淫节欲,修德行善以求嗣。随机劝导,志专利人,每以诚恳的态度,婉转的语调,将‘命由我造,福自己求。’的道理,劝人修心补相。能够接受我的劝告,从此回心修善,终得转祸为福而得长寿的人也是不少。我这样改短命为长命的借术劝人,已有三十年了。狐语所指,大约就是这点不费一文的口头功德吧?其实这种功德,何人不能做,何必是我才能做呢?可惜他人不肯做罢了。”

田公听了,感叹着说:“先生能以命相小术,诚心劝人,历久不倦,终得上感天休,下格异类。我现在才知道金钱爵禄,远不及存心利人的功德。我很悔恨当初在官时,不能广修济世利人的功行,将很好的机会,白白的辜负了,到如今只落得为异类所揶偷,真是惭愧极了。”后来孙相士活到八十岁,有两个儿子,都中了举人,很是贵盛。这正是口舌劝人的余庆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二、阐陀的疑惑

佛教故事:阿含经和生活禅修:十二、阐陀的疑惑

阐陀的疑惑林崇安教授一、前言当年印度的悉达多太子离开王宫出家时,是由车匿一人在深夜驾车送行。车匿,或叫做阐陀。六年后,悉达多太子成佛,称做释迦牟尼佛。再过六年多,阐陀也跟随着佛陀出家修行。但是阐陀跟...

名僧、高僧、大师、法师

名僧、高僧、大师、法师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僧人方可入传。因为名僧知名,道德学...

达真堪布:取舍善恶与观五种圆满矛盾吗?

达真堪布:取舍善恶与观五种圆满矛盾吗?

达真堪布:取舍善恶与观五种圆满矛盾吗? 问: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应该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应该对善恶、好坏分得清清楚楚,明明了了。这与观五种圆满是不是有矛盾?达真堪布答:没有矛盾,站的角度不一样。站...

真觉上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到底那个对?

真觉上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到底那个对?

真觉上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到底那个对? 弟子问:请问上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到底哪个对? 真觉上师答:在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叫“法门无量誓愿学”。很多人于是东学西学,最后把自己搞乱了。于是有些人...

素三蒸

素三蒸

原料:甜玉米,南瓜,豇豆(自己喜欢的蔬菜都行,比如藕、红薯、茼蒿等)辅料:姜,小葱,芝麻油,橄榄油,美极鲜味汁(或生抽),米粉做法:1、南瓜去皮切片(稍厚一点),豇豆切段,玉米切成小段,葱姜切末。2...

海涛法师:家里环境很苦,我该怎么办呢?

海涛法师:家里环境很苦,我该怎么办呢?

海涛法师:家里环境很苦,我该怎么办呢? 问:家里环境很苦,丈夫死了心里也痛苦,只有一位儿子却又不结婚,我该怎么办呢? 答:这是一位印度女众问的,其实我们的痛苦,你以为是环境带给你的,或者因为丈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