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中年僧的故事——忏悔

春去春又来(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and Spring Again)

中年僧的故事 -- 忏悔

中年僧寻出一扇磨石。

他的表情如同下了某种悲壮的决心,坚定无所畏惧。中年僧赤着膊,用粗绳捆住石头,另一端绑在自己身上。再把前不久亲手做的半跏思惟像抱在怀里。

中年僧拖着磨石蹒跚地越过冰湖,攀上山。走的正是小时候背着石头被绊倒好几回的那条路。他被身后的磨石坠得每迈一步都异常艰难。中年僧咬紧牙关,一点一点向山上爬。

中年僧的脚踩在雪里冻伤了。路上覆盖的冰层让中年僧一步一滑。他只好一手抱着半跏思惟像,一手拄着树枝支撑身体,在陡峭的山路上行进。

他赤裸的上半身被枯枝划出无数伤痕,脚肿得又红又亮。腰几乎要被磨石的重量拉断了。

中年僧想起小时候被自己绑上石头死掉的小鱼,想起拖着石头游泳的青蛙和乌鸦吃剩下的蛇的残骸。

想起了很久以前老僧对自己说的话。

「如果小鱼、青蛙和小蛇当中有谁死了,你一生都将背负着石头生活。」

中年僧想把几十年来一直压在心里的石头扔掉,想断开绑住石头的烦恼索。

他又回忆起几天前水中那条蓝色的围巾,觉得这些都是捆着自己罪孽不放的因果之链。

拖着石头累到倒下为止吧,如果这样做可以洗清罪恶如果能把那些杀孽、憎恨和执着全部洗掉如果可以的话

从中年僧的颊上流下两行忏悔的泪。

风更加凛冽,吹在中年僧身上像刀割一样。

一阵晕眩让他全身稍微松弛。佛像不小心从怀中掉下来,像受惊的野兔一样溜到远远的山脚下。这次中年僧无论如何不想放弃了。过去的日子里,他一直在逃避。如今必须面对这清晰真实的世界。

中年僧掉头下山。他被下滑的磨石牵引着,跑得飞快,心神却异常清明专注。耳边响起很久以前老僧对自己讲的《经集》中的句子。

不贪不欺

无妄无求

把混沌打破

放下一切执着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嬉笑无非假相

享乐从不久长

无挂无碍

真实地开启心房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破网而出的鱼

一去不回

过火之地

再也无物燃烧

尝尽烦恼的苦痛后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拋掉恐惧仿徨

摒弃俗念的束缚

置生死于度外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狮虎不惊于声

罡风不羁于网

荷不染于淤泥

凭灵犀一点勇往独行

中年僧拾起佛像后重新上山。风刮得更加猛烈,切挖着他身上每一处伤口。肿胀的两只脚磨烂了,中年僧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好象它们已经脱离开自己的身体。半疯狂的中年僧只管向前爬,爬,一个劲儿地爬上去。

中年僧终于到达山顶。向下望去,世界已整个沉浸在夕阳火红的光芒中。中年僧小心地把半跏思惟像放在大石头上,盘膝坐在一旁。

时间潺潺地流逝着。

中年僧嘴角浮现出淡定的微笑。那姿态就像摆在身旁的佛像,俨然是另一尊微笑沉思的「半跏思惟弥勒菩萨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学入门简要:附录(四) 选择题

佛学入门简要:附录(四) 选择题

附录(四) 选择题1.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A)五四三 (B)五九四(C)五八八 (D)六二三2.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A)四月十五日 (B)四月八日(C)五月月圆日 (D)月圆日3...

比较热门的佛教经纶大盘点

比较热门的佛教经纶大盘点

佛教经纶是佛家修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步骤,在整个修行的过曾在之中所代表的是最重要的开悟和引导的环节。佛教在世界各地流传了数千年,其所著作的佛教经纶也是数不胜数的,所以我们在修习的初期对佛教经纶的...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五章 方便品

妙华法师:智慧与解脱《维摩诘经》释论 第五章 方便品

第五章 方便品一、方便本义方便,就是权宜。圣人为教化故“以沤和之智,通权达变”,妙适时宜,随方曲济,利益众生。如疏赞云:“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有三层意思:一、方是方法,便是便用,有权实二智...

严格素食者小福特:循东方哲学的西方CEO

严格素食者小福特:循东方哲学的西方CEO

理论上,小福特(William Clay “Bill”Ford Jr.)是最不可能成为遵循东方哲学的西方CEO。他的曾祖父亨利.福特(Henry Ford)发明了用来大规模生产便宜汽车的装配线,并且...

发愿必须动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

【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

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劫来,就发如是大愿。这个愿,我们每天做功课的时候都会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一个是度众生,一个是成佛。每个人都会念,念到成了口头禅,效果就不大了,必须动心。怎么样叫“动心”呢?就像你碰到危难了——在最危险的时候,那时候想起三宝来了、想起佛来了——所发的愿。

我们都发过这个愿,因为大家做早晚课时都会发,天天发。效果呢?这就是发心的诚意,乃至于发心的愿力,是不是精诚,是不是从自己的心发出来的?在念佛,知道“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发愿也是,要念念从心里发愿,你这个愿永远不要离开你的思念,随时观想这个愿,这样效果就大了。

我们虽然不能够发那么大愿,但是我们天天这样地随着发愿,将来也一定能满愿的。但是从现在就得这样做,不要等到将来才去做——将来我们就不知道了。“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生。”今生你等着,没有什么可以等的。你一天多念一遍《地藏经》,多念千声圣号,你就积累了。

这就是地藏王菩萨所发的大愿。定自在王不是问佛,说佛这样赞叹地藏王菩萨,地藏王菩萨发何种愿?佛就跟他说了:发度尽众生的愿,一切罪众都成佛了,“然后方成正觉”。

发愿怎样效果才大?

发愿必须动心《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如是罪报等人。尽成佛竟。我然后方成正觉。】这是“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没有度尽,我就不成佛。(地藏菩萨)在久远劫来,就发如是大愿。这个愿,我们每天...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上天的福报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上天的福报

上天的福报民国初年,章太炎先生遇到一件事情,这是他的女婿朱镜宙先生告诉我的。有一天晚上,有几个小鬼抬了轿子来接章太炎先生,他说:「到哪里去?」他们说:「东岳大帝请你去当判官。」他一想:「当判官,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