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知义法师:和父母有代沟,怎么处理?

居士问:我父母的思想和我们有很大的距离,以致于有些事情的看法不一致,怎么办?

知义法师答:你的父母辛辛苦苦地送你读书,目的是希望将来显亲扬名,光耀门楣,造福社会,利乐众生,想不到你会说出这种话来!不一致,听他们的,不就一致了吗?

当然有些做父母的,因为生活环境所迫,少读点书,以致思想和当前社会环境,似乎有点脱节,这是事实,另一方面,道德观念比较浓厚的,比较守旧,也是构成上下思想不调和的因素。无论为何,‘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做子女的,务须做到‘敬顺’二字。从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所谓色难的‘色’字,就是态度和表情的意思,即是说,不管父母说的对不对,都要无条件的接受,这就叫做敬顺。千万不能表现出不高兴,更不能反对,如真有不妥当的地方,也要心平气和的说明理由才对。大多数年轻人的思想是自私的,更以为自己会算点X加Y,认识几个洋文,以为了不起,稍不如意,就说父母是老顽固。要知道做父母的,是以全家人的福利为福利,而你只顾自己,当然会有距离。当然,有事弟子服其劳,是说家里的工作,有空也要尽力分担一部分,不能贪玩和偷懒。有酒食先生馔中的酒食,倒不一定是指酒肉,凡是好吃的东西,都可叫做酒食,所谓先生馔,要让长辈们多吃一点,(先生不一定是专指老师)。因为父母物质享受的时间比你们少,让他们多吃点,也算是尽孝。以经济眼光来说,你也不吃亏,你能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你的子女才会孝顺他们的父母。

书应该是为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而读的,并不光是为了升官发财,如果不孝顺父母的人,保证也升不了官,发不了财。读书再多,也不过是个书架子而已,有什么用!

以世间法来说,孝顺父母只是讲究口体之养,佛法的孝顺父母除了菽水承欢,养生送死之外,还要使父母能了脱生死。请看‘父母恩重难报经’和‘地藏经’,完全是讲孝亲之道。所以有人批评佛教消极无性,真是天大的冤枉!

有空不妨把这两部经看看,就不会这样任性了。现在你感觉你的父母好像不够资格做父母似的,但愿你将来是模范,不过我耽心你这样下去,定会一代不如一代!

居士问:听了师父的教训,我一定改过,想起来我实在是自私。

知义法师答:你能改过,欢喜无量,既然要改就要从心地上著手。关尹子说:‘利害心愈明,则亲不睦;贤愚心愈明,则友不交;是非心愈明,则事不成;好丑心愈明,则物不契,是以圣人浑之。’所谓浑之,依佛法说,就是不要把我看得太重,须知六亲眷属,皆由宿世业力因缘而成,务须敦伦尽分,各尽其责,如有不如意的地方,要忍让,绝不可存有丝毫敌意。就一般的事情来说,别人帮助了你,你也要报答人家,何况父母有养育之恩,更要尽力报答才对,不然,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从这两年的观察,你的本质并不坏,‘爱之深,责之切’,我才力加劝诫,希望你了解,教人为善去恶是我们的责任,好自为之。

居士:我决定改过,绝不辜负师父的期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读《金刚经说什么》多情乃佛心

读《金刚经说什么》多情乃佛心

有人问:假如你流落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你带哪本呢?我说两本行吗?一本“野外生存手册”;一本“金刚经说什么”。前者可以帮助我的肉体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后者则是在极度荒凉危险的环境中我唯一可能的精神支柱...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03)“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03)“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佛:蓝色代表坚固、不变异、本性空,象征药师佛慈悲、加持的自性本质。 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欢喜助人圆满人生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欢喜助人圆满人生

欢喜助人圆满人生阿那律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刚刚出家时,曾经在佛陀说法的时候昏昏欲睡,被不客气地训诫了一顿:咄男子!蛤蟆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知佛名字。阿那律很是惭愧,于是,向佛陀请求原谅自己的倦怠...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获福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布施获福

布施获福世人总认为,供养与布施,获得一福报最殊胜的,莫过于供养佛了。但佛陀以平等的观念,却不以为然。经云:「供养三世一切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当此末法时期,人多注重看人表面。若有真正修持的人...

陈由斌:戒女色

陈由斌:戒女色

陈由斌:戒女色 陈由斌居士编著经典阐释: 戒女色 佛陀在诸经中皆严厉诃斥女人之失,甚至形容女众是“人尽可夫”的物件。其实我们应该先了解什麽才是“女人之相”?《涅盘经》中云:“若有不能自知佛性者,我...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宣化上人:肺炎病一旦爆发,大悲咒可以抵御

诚诵〈大悲咒〉治众难佛说〈大悲咒〉能治世间八万四千种的病患,现在爱死病(艾滋病)和肺炎病,也是八万四千种的病患其中的一部分。◎ 宣化上人学佛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天比一天要有进步,一天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