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义法师:家人反对布施结缘,是否有罪

知义法师:家人反对布施结缘,是否有罪


问:我自学佛以后,对自己的财物看得很轻,有机会就做点布施结缘的工作,但家人反对,是否有罪?
答:你能把财物用来布施结缘,这是真正地得到佛法的受用,倘能做到‘三轮体空’,其福更不可思量!
好贪是二切众生的特性,不愿把自己的财物无条件的帮助别人,也是众生的通病。别人不赞成你这样做,是因为不了解布施结缘的好处,希望你能利用机会,讲些因果故事给他们听听,说明布施结缘的功德,能使先亡生天,现存益寿,家宅平安,子孙富贵。且看现在贫穷下贱、潦倒坎坷的人,都是前世贪吝不舍,所造成的,好比种田,不肯施肥,怎会有好的收获?
从前战国时候,有个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故事,那就是布施结缘。当冯谖在孟尝君那里当‘高参’,先后提出食无鱼,出无车,无以为家的要求,达到目的以后,孟尝君未来的幸福就开始了。有一天孟尝君问所有的门下客说:‘有那位懂会计的?替我到薛地去收债。’别人都不作声,只有冯谖承当了这个任务,临走的时候,问孟尝君说:‘将来有了钱,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的答覆是:‘你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到了那里以后,便召集所有欠债的人说:‘你们所欠孟尝君的钱,现在不要你们还。’且当众把欠条烧掉,因此大家都非常感谢孟尝君的恩德,冯谖因此空手而回。孟尝君问他带点什么回来?他说:‘我看你家里什么都有,缺少的是“义”!所以给你买回来了’,并且说明买义的经过和办法。虽然孟尝君当时很不高兴冯谖这种作法,但事已至此,生气也没有用。不久,齐王把薛地封给孟尝君,他到差的那天,看见许多老百姓来欢迎他,高兴的向冯谖说:‘以前先生替我买的东西,今天真的见到了!’
由此看来,布施结缘是多么的重要!

孟尝君如果过去和冯谖所结的是恶缘,怎会有今天的善报!假使冯谖当时狐假虎威,不择手段的收讨,你看他们的反应怎样?现在你这种深谋远虑的作法,和冯谖买义的办法相同,别人不谅解,和孟尝君以前的见解一样。希望你在不影响生活的原则下,继续的做,不要因他人反对而失去修行的机会。
至于他们有无罪过,别的我不敢说,但贪、嗔、痴是都有了。补救的办法,每天为他念佛回向,使他消除宿业,开智慧眼,将来定能行菩萨道,获无量福!
我想起一件事,有一天在花园里施肥,来了几位小朋友,把肥料弄去玩,我说:‘不要动,这是花钱买来的。’他们很天真的说:‘师父!买这样的东西埋在土里,多可惜呀,要是买糖给我们吃多好。’他们不愿布施结缘,正和小朋友们不懂施肥的道理一样。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如明此义,保证不会反对。(知义法师著《初机学佛决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生命应有的长度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生命应有的长度

一位担任美国一家着名跨国企业亚洲区顾问的老人退休了,两个年轻人去拜访他。老人尽管已经年过六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广博的知识和超前的思维让年轻人也自叹不如。老人善于预测经济形势,曾经很多次把企业...

禅宗小故事:木雕与佛祖

禅宗小故事:木雕与佛祖

木雕与佛祖从前,有一位禅师出家在深山中的一座古刹里,庙里只有他和一个小和尚,由于人迹罕至古庙年久失修已显倾颓之势。禅师就决定带着小和尚四处化缘重修古刹。云游化缘的日子是清苦的,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筹集...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

中竺中仁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府中天竺□(同拗,ao)堂中仁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洛阳人。中仁禅师少年时投东京奉先院出家,北宋徽宗宣和初年(1119)落发得度,受具足戒后,一度往来于三藏译经场所,专攻...

这三个佛教知识,你知道几个?

这三个佛教知识,你知道几个?

这三个佛教知识,你知道几个?这三个佛教常识,每一个学佛人都应该知道,如果你对佛教还不够了解,也可以通过这三个佛教常识,来了解一下佛教到底是什么样的?1、什么是佛?佛是什么?这是我们学佛最先要了解的,...

达真堪布:念佛没效果?问问自己是在念佛还是念魔

达真堪布:念佛没效果?问问自己是在念佛还是念魔

达真堪布:念佛没效果?问问自己是在念佛还是念魔 问:为什么念佛念了半天身体却越来越不好? 答:学佛修行的过程一定要如理如法,明理很重要。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最基础的修法都没有,还去学佛信佛,这都是...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养老之道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的养老之道

佛化家庭的养老之道「老人」是智能的表征,老人在现代家庭里,与年轻人有代沟,观念也不会一样,老人嫌年轻人没有礼貌,年轻人嫌老人意见多,彼此不满,彼此嫌弃,怎会没有代沟?最好方法是分开住。有很多家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