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方便教化

方便教化

众生有种种根性和好乐,而佛法亦有种种教化的不同,若执定方来医变症。势必难收效果。有一种顽强根性的众生,在外表看来似难感化,若遇明眼人大善知识识得其有善根潜伏著,不妨使用强硬的手段来方便教化,令其改邪归正而得到佛法的薰沐。这里有个劫贼恶奴的故事,写在下面,以供读者赏识。

从前佛在世的时候,舍卫城中有一愚人,名叫恶奴,平素不务正业,专以劫夺他人之财物来过生活。时有一比丘,常在冢间坐禅行道。一日,乞食时至,于是,著衣持钵入城乞食。时有长者,见彼比丘,威仪庠序,心生敬信,即入舍内取一条毡施彼比丘,在还诣冢间的时候,遇彼贼人,恶奴见是比丘持一条毡,便从索取。比丘基于不贪的心意,即时与之。明日,恶奴更来,复从索衣,比丘又复持与。于第三日,比丘刚要外出行乞的时候,恶奴复来索钵,时彼比丘作是念言,我唯此一钵,用著乞食以济身命,而彼贼复索无有厌足,今当设计授彼三归,令彼不复再来。作是念已,即语贼言:待我须臾当与汝钵。贼闻是语,即便坐待。比丘于茅蓬内取绳张施罥索,一切安置就绪,语彼贼言:我今疲极不能起身,汝自伸手从窗口入,我授汝钵。贼闻是语,随即伸手窗内,于是,比丘挽索,罥其手而系于柱上,比丘外出,举杖考打,打一下,念一声当归依佛,彼贼痛不可言,遂有种种呵责。复更考打,念声当归依法,彼贼倍复疼痛,转更呵责。复更考打第三下,念声当归依僧,彼贼疼痛昏迷,良久乃苏,而自念言,行者考我,彻于心骨,痛不可言,若不伏首,授我四归,必死无疑,作是念已,即便引伏求饶。于是,比丘释之,贼往佛所,高声唱言:今者世尊实大慈悲,令彼比丘授我三归,脱不得死,不然,若授四归,命早休矣。尔时世尊,知彼贼人心已调伏,即为说法,令彼心开意解,当下即得须陀洹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

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

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智慧在于隐藏,真正的才华在于沉默。泥问佛祖:“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切荣华富贵,而我却饱受讥嘲冷落,我不嫉妒、不为自己抱屈吗?”佛祖说:“从来没有做母亲...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3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3)

佛教故事:玄奘精神 第73节: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3)

玄奘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公然挑衅的外道,于是把他叫进了那烂陀寺,还是要跟他辩--在玄奘眼里,侮辱那烂陀寺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还请来了戒贤法师和其它高僧为这次辩论作证。此消彼涨之下,玄奘一开始就占据了上风-...

和合术最简单的方法帮我挽回了感情

和合术最简单的方法帮我挽回了感情

我的男朋友是一位富二代,认识他的时候我大二他大四,刚进大学他就开始追求我,我承认我的长相属于中上水平,性格也还不错,他说看到我一眼就喜欢上了我,后来经过慢慢的接触,我发现他的人品还不错,经常给我很多...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

魏德东教授:论佛教唯识学的转识成智魏德东方东美先生说:“假使你讲唯识而执着识,认为识是真实,这可以说是一个根本错误的思想,永远不能解决问题。”(注:《华严宗哲学》上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

永海法师:难遭难遇

永海法师:难遭难遇

难遭难遇《增一阿含经》一六○经 白话: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诉比丘们 :「有两种人出现世间为一般人难以得遇。一种是懂得佛法,能讲说佛法的人; 另一种是听闻佛法之后,能受持的人。所以,比丘! 你...

百年佛教之谜慈禧为何哭着跪拜虚云老和尚

百年佛教之谜慈禧为何哭着跪拜虚云老和尚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正值伏天8月,腐烂的尸体臭气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