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心生菩提树: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一天,佛陀站在云端俯瞰人间,他看到城市里熙熙攘攘,人们都在匆匆地前行。佛陀若有所思地问他的弟子:弟子们,你们看呀,人们整天都忙忙碌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弟子们双手合十,恭声答道:佛陀,人们整天这样地忙忙碌碌,不外乎是为了名利二字。

那么,有了名利又能怎样呢?佛陀接着问道。

有了名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有了利可以满足肉体的奢侈。一个弟子回答。

那无名无利的平民百姓,他们整天到晚劳累忙碌,又是为了什么呢?

佛陀,平民百姓劳累忙碌是为了养家糊口,穿衣吃饭。一个弟子平静地答道。

穿衣吃饭又是为了什么呢?佛陀接着问。

一个弟子站起身来,躬身答道:佛陀,人们吃饭穿衣是为了滋养肉身,享尽天年的寿命呀!

佛陀用清澈的目光环视着弟子们,沉静地问道:那么,你们来说说肉体生命究竟有多长久?

佛陀,有情众生的生命平均起来有几十年的长度。一个弟子充满自信地回答。

佛陀摇了摇头说:你并不了解生命的真谛。

另一个弟子见状,充满敬重地说道:人类的生命如花草,春天萌芽,灿烂似锦,冬天则枯萎凋零,化为尘土。听了他的话,佛陀露出了赞许的微笑,说:你能够体察到生命的短暂迅速,但是对佛法的了解,仍然限于表面。

这时,又听得一个无限悲怆的声音说道:佛陀,我觉得生命就像蜉蝣虫一样,早上才出生,晚上就死亡了,充其量只不过是一昼夜的时间!

喔!你对生命朝生暮死的现象能够观察入微,对佛法已经有了进入肌肉的认识,但还是不够透彻。

在佛陀的不断否定、启发下,弟子们的灵性越来越被激发起来。这时又有一个弟子站起来说道:佛陀,其实人们的生命跟朝露没有什么两样,看起来不乏美丽,甚至有的时候是如此的凄美壮观,但是只要阳光一照射,一眨眼的工夫它就蒸发消逝在这个空间而变得无影无踪了。佛陀含笑不语。弟子们更加热烈地讨论起生命的长度来。后来,一个弟子站起身来,断然地说道:佛陀,依弟子看来,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语音一出,四座愕然。大家都凝神地看着佛陀,期待着佛陀的开示。

嗯,说得好!人命的长度,就是一呼一吸之间。只有这样认识生命,才能真正体味生命的精髓。弟子们,你们切不要懈怠放松,以为生命很长,就抱着明日复明日的心态活下去,像露水有一瞬,像蜉蝣有一昼夜,像花草有一季,像凡人有几十年。其实生命只有一呼一吸这样的短暂呀!你们应该好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时刻,勤奋不已,自强不息。

菩提心语:

生命短暂,值得珍惜。在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提醒自己不要虚度。珍惜生命中的所有,不断前进,才不枉度此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誓愿戒除邪淫

誓愿戒除邪淫

男性最应该多吃的三种菜 多数男性对蔬菜水果这类“女性化”的食物嗤之以鼻,而更愿意称自己为肉食动物。不过,据路透社7月3日报道,英国食物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指出,只要每星期食用小量西兰花,就有助预防前列...

索达吉堪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索达吉堪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索达吉堪布: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问:我经常听一些法师说:“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既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这个我一直不太明白,您能不能帮我开示一下?索达吉堪布答:这是...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81-28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281-285)

281、著名的钢琴家及作曲家1.J.帕岱莱夫斯基预订在美国某大音乐厅表演。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夜晚黑色燕尾服,正式的晚礼服,上流社会的打扮。当晚的观众当中有一位母亲,带着一个烦躁不安的九岁孩子。小孩等...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

普照一辨禅师悟道因缘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普照一辨禅师,襄州鹿门自觉禅师之法嗣。一辨禅师出家后,精究内典,贯通宗乘,后投襄州鹿门自觉禅师座下参学。一日,一辨禅师入室参礼自觉禅师,问道:如何是尽乾坤...

72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72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应该用科学观点解释佛法吗?  所谓科学,不外是用分析、归纳的推理方式来观察、解释自然的现象,从理论而言,是属于逻辑的范围;从实用而言,是有系统的组织。能够言之成理,属于逻辑的科学;能有实际的功用,则...

峨嵋山老僧的传说

峨嵋山老僧的传说

作者:史鉴 整理 相传,明末有位老僧,在峨嵋山高峰結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唯独静静的在蒲团上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 一天,老僧忽然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