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法音集:修学佛法

修学佛法

守成法师著

往昔印度有一国王,名多味象,心性柔和,奉事婆罗门教。一日,其王忽然大发善心,欲大布施,遂倾国库藏,积七宝如山,亲手施与,凡有来乞者,每人一撮而去,如是数日,其所积之七宝,丝毫不减。

是时佛知是王宿福应度,即化为梵志,往诣其国,国王闻有他国梵志入境。即便出而相见,礼问起居曰.君远道前来,何所求索?梵志答言:吾从远来,为欲乞施珍宝,持作舍宅。王言大善,随即自取满一撮去。梵志取一撮后,方行七步,还著故处。王问:何故?梵志答曰:此一撮只足作舍,复当娶妇,惧不足用,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三撮。梵志取去未久,复还故处。王言:何故?答言:此足娶妇,复无田地,奴婢车马,是以不取。王言:更取七撮。梵志取后,行不数步,又复回转。王言复何意故?答言:若有子女,当复嫁娶,以及吉凶用费,计不足化,是以不取。王曰:既然如是,我愿尽此积宝,悉数与汝,汝持用之,决无亏短。梵志仍然不取,掉头便去。王甚怪之,重问何故?答言:谛念人命,处世无几,万物无常,旦夕难保,世缘繁重,忧苦日深,虽积宝如山,无益于已,贪图欲乐,徒自勤苦,不如息意,求无为道,因此之故,是以不取。王闻是言,意即开解。

于是梵志现佛光相,踊住空中,为说偈言:虽得积珍宝,嵩高至于天,如是满世间,不如见道迹。王见佛光,又闻此偈,遂与诸臣,同受五戒,得法眼净。

按:人之欲望,无有止境,得少贪多,得多求富,所谓:得陇望蜀,贪婪无餍。殊不知,荣华犹如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况人寿无定,朝不保夕,三十夜到来,随喜恶业之升沉,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记得寒山诗云:人生不满百,常怀千载忧,自身病始可,又为子孙愁。此诗确为现实人生之写照。人素以求欲为乐,洵如在黄连树下弹琴,以苦为乐。《智度论》上说:诸欲求时苦,得之多怖畏,失时怀愁恼,一切无乐处。

我人若要求乐,当舍世欲而修学佛法,佛法是了生脱死,离苦得乐之妙门,非一切外道可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湖北严云霞念佛往生记实

湖北严云霞念佛往生记实

湖北严云霞念佛往生记实老伴严云霞,患肝癌晚期,一九九九年五月六日往生,享年六十二岁。一生未皈依,未受戒。临终前二月,要请观世音菩萨像,我及时为他起草发愿文,她在菩萨前虔诚上香发愿念佛求往生。其后即在...

挽回前男友后他说只做朋友应该怎么办

挽回前男友后他说只做朋友应该怎么办

女生基本上都会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很喜欢作死。而且很多女生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毛病,认为自己的男友只有这样才是喜欢自己,爱自己的表现。殊不知,男人只是在忍耐,而且忍耐心是有限的,当他主动想你提出分手的时候...

达真堪布:这种境界是不会退失的,永远不会退失,任何情况都不会

达真堪布:这种境界是不会退失的,永远不会退失,任何情况都不会

达真堪布:这种境界是不会退失的,永远不会退失,任何情况都不会 莲师法会第一天问答整理 1、法会期间念的莲师心咒数量能不能加在三年发愿的数量里?请上师慈悲开示。 可以,没什么不可以的。但是最好不要加...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则·比丘尼说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第十则·比丘尼说

第十则比丘尼说很早以前有一头母象,牠的名字叫作磨荼。尽管磨荼的体型巨大,但牠性情十分温和,从不发怒,也从未伤害过任何人和动物。磨荼本来只是为主人驮驮货物、运运东西,当然,有时也驮着主人四处游玩或是打...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五集)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五集)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五集)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是最后一集来研讨「华严科学宇宙观」,我们今天从第九个专题开始讨论,第九个专题讲的是「反物质与暗物质」。 一九三三年,...

星云法师:相互体谅

星云法师:相互体谅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乐,一起郊游,一起戏闹;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了解、互相包容,这才是可贵的情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父母儿女,有丈夫妻子,有长官部属,有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