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智法师:怎样才能让正法久住?(246—250)

纯智法师:怎样才能让正法久住

?(246—250)

第五章菩萨戒

246、为什么戒具有这样的重要性?

答:《大涅槃经》中说:“戒是一切善法的阶梯,亦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戒是诸善根之最导者,如彼商主导诸商人;戒是一切善法胜幢,如天帝释所立胜幢;戒是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能疗恶病犹如药树;戒是生死险道资粮;戒是催结恶贼铠仗;戒是灭结毒蛇良咒;戒是度恶业行桥梁。”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不论断惑证真,戒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戒,这一切都谈不上。因此,戒是最重要的,也是不能忽视的。如人之双眼,失去就会眼前一片黑暗一样。

247、学佛要想解脱是否一定要持戒?

答:要想解脱必须要持戒。如果不持戒,戒学有所亏损,想了生脱死是不可能的,就是人天功德,亦是与你无份,所以三世诸佛出现世间,无不慎重的推尊戒法。《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这是向上、向善、向光明、向解脱的起点,所以要想解脱,必须持戒。

248、我每天都读诵大乘经典,但不持戒有功德吗?

答:对大乘经典的受持读诵,是有大功德的,而且所得的功德,胜过七宝财施,是诸大乘经典所一致强调的,所以一般的佛教弟子,大多受持读诵经典。但是,《大涅槃经》上说:“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翻译就是:受持经典固然是好的,但是要以清净身心来受持,亦就是要以修持净戒来读诵,如果只是受持经典而不重视净戒,甚至毁犯净戒,佛陀认为这个受持经典的人,不是真正的佛弟子,而是属于魔王的眷属,不但不因为他受持是经而欢喜,且根本的不让他受持是经。想想持戒是多么地重要呀!

249、为什么说戒行对“做人”很重要?

答:一个人在世间,其地位的高下,不在他的种族尊贵、不在他的色相端严、不在他的博学多闻,而全在他有无德行,一般所说的德行,就是佛法所说的净戒。做人,不论是做个普通的人,还是做个学佛的人,戒行的确是最为重要的,如果没有戒行以及智慧,纵然有着高贵的种族、端严的色相、广博的学问,在佛看来,犹如禽兽。反之,能够修持净戒,做个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尽管他的地位卑下、见闻极为孤寡缺少,但是可尊为人间的胜士,值得每个人的恭敬尊重,所以戒行为做人之本。

250、怎样才能让正法久住?

答:正法久住世间,关键不在别的,而在于佛教弟子能否持净戒,如果每个佛教弟子,持戒清净,行六和敬,就可使三宝不断,正法久住。《法华经》说:“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顺佛正法,不违其教,是故能令三宝不断,法得永住。”是故,佛法要想能长住世间,每一个佛教弟子,都必须要严守戒律,只有如法如律地持戒了,佛法才能长住世间。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生活中最益于排毒的食物

生活中最益于排毒的食物

芹菜:芹菜中含有的丰富纤维可以像提纯装置一样,过滤体内的废物。经常食用可以刺激身体排毒,对付由于身体毒素累积所造成的疾病,如风湿、关节炎等。此外芹菜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改善睡眠。苦瓜:苦味食品...

达真堪布:经常见到一些不应该见到的东西,为什么?

达真堪布:经常见到一些不应该见到的东西,为什么?

达真堪布:经常见到一些不应该见到的东西,为什么?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小时经常见到一些不应该见到的东西,但是长到18岁之后就见不到了。这是为什么? 仁波切:有的孩童的...

巧拌三样——凉拌三丝

巧拌三样——凉拌三丝

材料:厚百叶、香菜、胡萝卜; 调味料:盐、糖、素易鲜、麻油; 方法:各类菜洗净、切丝,用开水焯烫,控干水分,装盘,加入盐、糖、素易鲜、麻油拌匀;喜好吃辣,可以加辣椒末;喜欢酸的,可以加点醋。 更多...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

第二章 多次出家的前世因缘劝人还俗的恶行《长部注》告诉我们,吉答比库为什么在最后一世证得阿拉汉果(arahant)之前,必须还俗那么多次。在很久、很久以前,咖沙巴佛(Kassapa)传法时,有两个朋...

佛教经典有关素食的描述

佛教经典有关素食的描述

今生一直吃肉,死了到哪去?《楞严经》上说:「食肉之人,死堕恶道,受无量苦。」恶道指的就是地狱道、饿鬼道、畜牲道。因此,我们知道一个吃肉的人,总有一天会无法转生为人的。我们再看看八指头陀的话──「池鱼...

生根活佛:教育孩子,应从爱,还是孝而开始

生根活佛:教育孩子,应从爱,还是孝而开始

生根活佛:教育孩子,应从爱,还是孝而开始问:对于小孩的教育,应从孝的思想开始,还是从爱的思想开始?答:现实生活之中对小孩的教育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自古以来教育孩子是孝顺父母和尊敬师长的道德和品德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