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怎样让家庭和睦?

达真堪布:怎样看待夫妻反目成仇?怎样让家庭和睦?

问:现今社会中,有很多明星夫妻貌合神离,曾经恩爱幸福,最后却反目成仇,令很多人不大喊“不再相信真爱了”,请问上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些无常?又有哪些修行的方法,可以保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答:情人也好,仇人也罢,都不是永久性的,今天的情人也许成明天的仇人;今天的仇人也许成明天的情人,变化无常,又难以左右。不过,不必大惊小怪,一切缘法的自性本来如是。

曾经恩爱的夫妻若真不想最后反目成仇,就要做到善始善终。其实也都没什么,能在一起就好好过,实在不能在一起也不要太执着。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是缘聚缘散嘛!所谓“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倘若能以这份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心态去面对,就自在多了。

两个人为什么要在一起?

就是为了幸福快乐嘛,若想令这种幸福快乐延续的时间长一些,那就要做到相互忍让。但是,“忍”不是克制,而是能接受对方的缺点;“让”不是随便,而是给对方一个自由的空间。

其实人的一辈子很短暂,很快就会过去的,要惜福惜缘,也要随缘洒脱。总的来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缺乏智慧,包括面对夫妻的聚散。无论是明星夫妻还是普通夫妻,道理都是一个。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超度婴灵需要什么?超度婴灵需要做的事

超度婴灵需要什么?超度婴灵需要做的事

超度婴灵需要什么?超度婴灵需要做的事谈超度昨日,有个缘主说:婴灵有那么多,超度得过来吗,治标不治本。这句话听起来不无道理,但却是错的。师父如同阳世间的医生一样,没有哪个医生能救天下所有人,也不可能医...

走路念佛免遭爆炸

走路念佛免遭爆炸

【肆】念佛免难三十、走路念佛免遭爆炸(1)世间无常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您听了可能会瞪他一眼,认为他又在说些老套。在这里不妨说一件我自己...

佛母加持化险为夷感应二三事

佛母加持化险为夷感应二三事

佛母加持化险为夷感应二三事 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师兄的感应事迹,随喜赞叹。我持准提咒到现在已一年多,虽然明显的感应事迹不多,但有三件事却让我印象极深。 我爱人于2009年5月初教我念准提咒心咒(那时我并...

农村四合院风水不好该如何化解 这几种方法不妨尝试一下

农村四合院风水不好该如何化解 这几种方法不妨尝试一下

以前的人们会住在同一个四合院里,这样会显得更加的热闹。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这种习惯,但是还是有很多人的人喜欢建造具有庭院风格的房子,如果你发现你家的四合院风水不是很好的话,那该如何去化解呢?今天就给大...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饶益众生才能得到解脱,但是一定要从家人做起。没有要求、不要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这就是修行。家人和周围的人是与你最有缘分的众生,是最需要你的众生,一定要从他们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大范围。从父母、儿女,再慢慢扩大到亲朋好友,扩大到邻里同事,扩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最后扩大到所有的众生,需要这样的过程,不是一下子要做到。

  

    先把家里内部的关系搞好。连最有缘分、最了解你的众生都没有度化,想去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是不可能的。第一个事情没有做好,第二个事情能做好吗?

 

    寂天菩萨的《入行论》中也讲了,发心的时候要慢慢扩大范围,尤其是实际做的时候更要按次第。从自己身边有缘的众生做起,无缘的众生你想帮也帮不了,想度也度不了。“我对外人挺好,但是我对家人不行。我对其他人有慈悲心,但是对家人始终发不出来慈悲心。”这就说明了你就是没有慈悲心!那些外人不经常接触你,不太了解你,也不是特别需要你,所以没有什么矛盾和冲突。家人不一样,天天接触,互相太了解了,太熟悉了,你那么自私,互相很难相处。其实你跟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你真正的心态,真正的面目!对外人乐乐呵呵的,挺祥和的,这都是装的,时间长了也不行。

 

    所以从家人做起,好好地过日子,这就是修行!你周围的人,你的家人,这些都是众生,你一边伤害他们,让他们起烦恼,一边供佛拜佛,佛菩萨能高兴吗?不可能的!没有条件地、不求回报地去关心他们、照顾他们、为他们付出,他们不可能不感动,一定会对你五体投地,一定会跟随你,跟你学,跟你修,这不就度化了么!你表法没有表好,他知道你学佛学成这样,连人都做不好,还能被你感化吗?还能跟随你吗?不可能的!

 

    你要转变自己。你自己转变了,所有的都会转变。有些人学佛修行以后真转变了,所以周围的人也转变了,命运也转变了。身体健康了,家庭和睦了,工作顺利了,一切吉祥了。你完全发清净心为他人好,完全是饶益他人的,不自私,不自利,他人自然而然就会跟随你。清净心有这个力量。

把菩提心从家庭扩大到法界

    我们真正能够为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解脱;我们真正能够饶益众生的时候,才能得到自在。没有自私自利,没有要求、不求回报地去关心照顾他人,就是饶益众生。  ...

弗成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弗成思议!和尚诵《金刚经》两只乳鸽竟转成人身

释明度住并州石壁寺,家世若何,姓甚名谁,那村夫氏,在佛教史传上皆未详载,只知道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的人。这位法师,就当时全部佛教的建树来说:在佛史上虽没有他的记载,但根据他的行履来说,他对佛教的供献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