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以他的名字为名。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有一次这年轻比丘停留在某个村子的精舍时,有人供养他两件袈裟,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他的舅舅。

结夏安居以后,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并把袈裟供养给长老比丘。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足够了,所以加以拒绝。年轻比丘多次恳请,但长老比丘坚决拒绝。年轻比丘因此十分伤心,认为舅舅不喜欢他。他甚至觉得既然舅舅坚定拒绝与他共享必需品,他最好还是还俗,过世俗的生活。

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心念纷飞,思绪紊乱,心中想著,还俗后,就卖掉袈裟,买只母羊,然后快速生育,就有足够的收入,娶妻生子,他再携带妻小搭车去探访舅舅。他甚至想到在路途上,他会告诉妻子,由他来照顾孩子,但她却要他驾车,不要管孩子的事,而他坚持要照顾孩子,就去抢孩子,结果孩子却掉下车子,被轮子辗过,他非常忿怒,拿棍子要打老婆。

其实,这时候,他正用扇子帮舅舅扇凉,但由於胡思乱想,而不小心打到长老比丘的头。长老比丘明白年轻比丘的心念,就告诉他:“你自己不能打老婆,怎么来打舅舅呢?”年轻比丘十分惊讶,侷促不安地想立刻离开精舍。但长老比丘却设法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很仁慈地告诉年轻比丘,人心旁骛不定,即使是遥远的东西,心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所以人应努力使自己从贪、嗔、痴三毒中解脱出来。

心念无色无相,纷沓而至,神游虚空,是识的基础,能够调伏心的人,解脱魔障。

摘自《法句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精湛素食 菩提素心

精湛素食 菩提素心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生猛海鲜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逐渐让人们吃腻了胃口,于是返璞归真、符合健康养生的素食又成为新餐饮潮流的最佳代表。素食不但能够降胆固醇、降血压,使人健康长寿,容颜美...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三) 前世今生

【民间佛教故事】连载(三) 前世今生

因果不昧, 傻娘与如归法师的前世今生(三)再过些时日,先生突然找到了傻娘,就问狗娃姓啥?傻娘用笔写下娟秀的字:张。先生说就叫狗娃“张知恩”吧,让她知道母亲的养育之恩!看到先生为儿子赐名,傻娘连忙跪下...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4)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4)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虽欲除妄,倍加虚伪,如来...

无论诵经还是念佛菩萨名号,按照这个方法回向,功德就大了

辗转回向的功德不可思议在佛门中修福太容易了,举心动念都有不可思议的福德。无论读诵大乘经典、持念圣号也好,念佛菩萨名号、闻大乘经典,例如我们念完一部经,如果你懂得回向的方法,由近及远,先回向你自己。你...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轮回观

欲海回狂白话卷二:受持篇_轮回观

第二卷 受持篇 轮回观轮回观(此观修成后,便会了解六道生死轮回的情形,这是用智慧破除迷误的方便法门。)人死之后,神识脱离躯体,形成中阴身。投生时神识进入胞胎,中阴身便自然消失。就如黑暗中点亮灯火,灯...

放生之善举的意义与功德有多大

放生之善举的意义与功德有多大

放生的意义与功德《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救人一命胜造七层浮屠,每一条生命都是平等珍贵的,若能救一众生,功德已无量无边,更何况救众多生命!所以,放生即是积最大的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