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念容易飘浮不定

远行与独行,无形隐深窟。谁能调伏心,解脱魔罗缚。

僧珈逻仕达是舍卫城的一位长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儿子时,以他的名字为名。这男孩后来也出家为比丘。有一次这年轻比丘停留在某个村子的精舍时,有人供养他两件袈裟,他决定把其中一件供养给长老比丘—他的舅舅。

结夏安居以后,年轻比丘就去找长老比丘,并把袈裟供养给长老比丘。但长老比丘说自己的袈裟已经足够了,所以加以拒绝。年轻比丘多次恳请,但长老比丘坚决拒绝。年轻比丘因此十分伤心,认为舅舅不喜欢他。他甚至觉得既然舅舅坚定拒绝与他共享必需品,他最好还是还俗,过世俗的生活。

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心念纷飞,思绪紊乱,心中想著,还俗后,就卖掉袈裟,买只母羊,然后快速生育,就有足够的收入,娶妻生子,他再携带妻小搭车去探访舅舅。他甚至想到在路途上,他会告诉妻子,由他来照顾孩子,但她却要他驾车,不要管孩子的事,而他坚持要照顾孩子,就去抢孩子,结果孩子却掉下车子,被轮子辗过,他非常忿怒,拿棍子要打老婆。

其实,这时候,他正用扇子帮舅舅扇凉,但由於胡思乱想,而不小心打到长老比丘的头。长老比丘明白年轻比丘的心念,就告诉他:“你自己不能打老婆,怎么来打舅舅呢?”年轻比丘十分惊讶,侷促不安地想立刻离开精舍。但长老比丘却设法带他去见佛陀。

佛陀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很仁慈地告诉年轻比丘,人心旁骛不定,即使是遥远的东西,心都能够加以胡思乱想。所以人应努力使自己从贪、嗔、痴三毒中解脱出来。

心念无色无相,纷沓而至,神游虚空,是识的基础,能够调伏心的人,解脱魔障。

摘自《法句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带业可以往生吗?

达真堪布:带业可以往生吗?

达真堪布:带业可以往生吗? 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必须消业了才能往生吗,能不能带业往生? 答:往生前可能有业障,当然业障太重了,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消业积福是往生四因之一。带业往生是业障没有彻底消...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禅定中出现的景象和神通?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禅定中出现的景象和神通?

满一上师:如何对待禅定中出现的景象和神通? 问:满一上师:听说安住中还可以看到别的景象,可预见未来,是否这样?怎样做到的?怎样才能用神力帮助别人? 答:问这个问题的还是个十四岁孩子,说明他的善根、...

佛教名词:佛教中的“三界”如何解释?_佛教三界是指哪三界

佛教名词:佛教中的“三界”如何解释?_佛教三界是指哪三界

三界(佛教解释)三界(梵语:trayo dhātava? ,巴利语:tisso dhātuyo)指众生所居之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乃迷妄之有情,在生灭变化中流转,依其境界所三个层次;又称作三有生死,...

士兵无故杀狗惨死

士兵无故杀狗惨死

几年前我遇到一件真事,一个解放军战士,十九岁当兵,名字叫关旭。这个战士个子很高,长得很精神,在承德围场地区当兵。一天一个排长带着他和另一个战士,每人手持一把短把冲锋枪在草原上巡逻,这时有一条比毛驴稍...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

第一章 在家弟子的典范有一次,佛陀为了比库们的利益,曾列举二十一位著名近事男(Upasaka,或译为「优婆塞」、「信士」)的名字,他们都已证得解脱的道与果。这个表列中的第四位是靠近沙瓦提城之马奇卡桑...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基督教旧约圣经中大卫王的邪淫报应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基督教旧约圣经中大卫王的邪淫报应

基督教旧约圣经中大卫王的邪淫报应大卫王是以色列的第二任君主,也是名气最大的一代大帝,智慧无双。旧约圣经称大卫是被上帝所羔之人。并预言,救世主将出于大卫的子孙中。(耶稣基督在凡世人的家谱中被列为大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