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如何理解“不忘初心”?

现在社会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叫不忘初心,这是来自《华严经》里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初心是什么心呢?是圆满的心。清净、平等、正觉的心。

所以佛门常讲,发心如初,成佛有余。领悟到一切法就是自心,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所以,这一念初心很重要,正知、正念、正觉心,就是初心,它无始无终,永恒存在。

有一个小故事分享给大家,一位小男孩,学习成绩一般,常常逃课,但是他每天按时出门,放学的时候,按时回家。

一段时间后,学校老师说这个孩子没来上课,就通知他的妈妈,你这孩子逃学很久,不知最近跑到哪里去了?

母亲说,他不是天天去上学吗?早上吃完早餐,就到学校去了,怎么没去学校上课?

母亲才明白,原来孩子在外面玩儿。

等孩子回家之后,母亲不动声色,对孩子说,你学习这么努力,让妈妈很骄傲,真是妈妈的好孩子。

之后,母亲比以往更加地爱他、关心他、赞扬他。孩子就觉得心虚,连续几天,母亲都是非常地关爱他,终于孩子憋不住了哭了,承认自己没有去上学。他说,妈妈,欺骗你,我心里面很难受,但是我实在不喜欢学校里面那种刻板的教育环境。

他妈妈就告诉他说,你逃学本身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你欺骗了老师,也欺骗了家长,欺骗了这么爱你的母亲,让你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创伤,受到了污染,这是妈妈感到难过的,也是妈妈最在意的。

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美国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

这跟我们佛教的教育是一致的,当你一动这个恶念,对别人怀疑也好,起贪心、嗔心也好,首先伤害的是自己;如果起的是善心,是利益别人的心,首先利益的是自己。

佛门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看似简单,但是却非常的不简单。

我们修行,首先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从净化自己的心灵开始,遇到矛盾、问题,都要反求诸己。为人要豁达、善良,多代人着想,同时要学会承担,不要去逃避,常常给别人方便,给别人温暖和关怀。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这就是在修心,就是在修行,每动一个念头,都要学会让它们成为善念。久了,我们就会和我们的圆满完整的初心相遇。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前行 第一节 调身 1-3忘却身体

德雄尊者:入出息念修法管窥 前行 第一节 调身 1-3忘却身体

1-3忘却身体轻轻闭上眼睛,想像身体浮在虚空中,四周都是空的,没有一切生物、没有建筑物、没有大地。感受身体犹如气泡一般,只有外面一层薄薄的皮,里面都是空的。然后 感受到外面的一层皮也消失了,变成空无...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五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三十五卷

第三十五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九十七面第二行,我们看经文:  【大盗后大富。钱财恒自满。】  ...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想起我的红枣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想起我的红枣

想起我的红枣情系红枣,守望一片心的家园。风送爽金秋至,又是枣儿飘香时。每逢此时,我都会想起婆家和西北的枣树,而今在枣乡新郑求学,又勾起了我心中的红枣情愫。虽然生在河南,却是在西北的土地上成长,从小在...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嗜酒的鬼

佛教故事:因果报应:嗜酒的鬼

嗜酒的鬼有一个人以卖酒为生。一次,一个鬼来到他的酒店,喝了很多酒,却付不出酒钱来。「这位客倌,小店不接受赊帐!」店主哪里知道这是个鬼,便逼他付清酒钱。这鬼虽然爱喝酒却很老实,被逼的受不了,只得说道:...

快过年了, “掸尘扫房子”最忌讳的是什么吗?

快过年了, “掸尘扫房子”最忌讳的是什么吗?

不知不觉,2023年春节已经近在眼前。有句谚语“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又到了大扫除迎接新春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忙着打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等等,家家户户焕然一新准备迎接春节...

业力与轮回之业的分类

业力与轮回之业的分类

业的分类:业可分为很多种类。1、以身,口,意三业来分。①身业:身体的行动是一种造作,故身体的行为就是身业。②口业:用心驱使口讲话,是一种行为造作,故讲话是口业。③意业:我们的思想,也是一种造作,故驱...